前几天去一个亲戚家。听到一个故事,就在我们安远孔田镇南坑村有一个讨饭的老人死于多年前(死前还一直以乞讨为生)。本来这不奇怪,但要说她有一个比县长的官还大的儿子呢?她拒绝儿子的善养,宁愿自己乞讨一生,也不愿拖累儿子。她对儿子只有一个要求:“无论你是多大的官,都要对得起老百姓,因为你小时候吃过百家饭!”
几十年前她带着儿子去讨饭,和儿子走散了。几十年后她的儿子寻找到了她,把她接回去报达恩情。和儿子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毅然走出儿子的家门继续乞讨为生。儿子含泪对母亲说:“妈,您儿子现在做官了,您还继续乞讨?这样您让儿情何以堪?”老人拉住儿子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娘宁愿乞讨为生也不要拖累你,看到你现在的成绩娘很高兴。记住要做一个好官,无论你是多大的官,都要对得起老百姓,因为你小时候吃过百家饭!”此后老人回到以前居住的破茅屋继续乞讨。
老人死后的今天,我看到老人住过的茅屋和她用过的东西一直还在那里,我心里感受颇深。不知道这位老人的儿子现在怎么样了,是否依然为母亲的心愿在仕途上为百姓着想呢?
几十年前她带着儿子去讨饭,和儿子走散了。几十年后她的儿子寻找到了她,把她接回去报达恩情。和儿子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毅然走出儿子的家门继续乞讨为生。儿子含泪对母亲说:“妈,您儿子现在做官了,您还继续乞讨?这样您让儿情何以堪?”老人拉住儿子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娘宁愿乞讨为生也不要拖累你,看到你现在的成绩娘很高兴。记住要做一个好官,无论你是多大的官,都要对得起老百姓,因为你小时候吃过百家饭!”此后老人回到以前居住的破茅屋继续乞讨。
老人死后的今天,我看到老人住过的茅屋和她用过的东西一直还在那里,我心里感受颇深。不知道这位老人的儿子现在怎么样了,是否依然为母亲的心愿在仕途上为百姓着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