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宇宙之广大,或许有可能诞生与地球生命形式完全不同的生命——基本成分不同(比如基础元素是硅而不是碳的硅基生命)、遗传物质不同(不是DNA和RNA)、生活环境和外在形态更是完全不同(八爪鱼或大蟑螂吗?参见各种离奇的科幻小说)。但人类认识地外生命的过程,还是要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生命开始。此类搜索的第一步(除了派飞船到邻近行星上去挖细菌),就是寻找条件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过去十几年来,人们差不多研究过了100光年以内的所有恒星,在1000多颗恒星的周围发现了约100颗行星。如果这个接近10%的比例具有代表性,那么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银河系的2000多亿颗恒星中可能有200亿颗拥有自己的行星系统,完全有理由猜想其中存在与地球非常相像的星球。
根据法国巴黎天文台的Jean Schneider的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人类已经发现了100颗太阳系外行星。可能由于对其中某些行星的身份认定存在不同意见——或者还有网页更新速度不一的缘故,美国加州-卡耐基行星搜索小组及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统计表还不足100之数,前者为92颗,后者则为82颗。在Schneider的统计表中,这第100颗太阳系外行星绕HD2039恒星运转,质量为4.12个木星质量,与恒星距离为2.19个天文单位(即地球与太阳距离的2.19倍),绕其恒星公转周期为近1210个地球日,HD2039恒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293光年。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都是与木星相似的巨型气态行星,大部分行星的质量比木星大,最大的甚至有13.75个木星质量。但这并不表示其它恒星周围的行星真的大多是类木行星,只是我们现在的观测能力有限,只能先看到这些大行星罢了。行星本身不发光,只会反射恒星的光芒。想想人类当初发现冥王星尚且那么困难,要在几十、几百光年的距离上直接看到一颗行星,实在还不是目前的水平能达到的。1999年底曾有英国科学家报告说,他们从5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的光芒里分离出了行星的光芒,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半年后,研究者承认,重复研究表明原先的结果可能是随机误差导致的,只是空欢喜一场。
根据法国巴黎天文台的Jean Schneider的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人类已经发现了100颗太阳系外行星。可能由于对其中某些行星的身份认定存在不同意见——或者还有网页更新速度不一的缘故,美国加州-卡耐基行星搜索小组及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统计表还不足100之数,前者为92颗,后者则为82颗。在Schneider的统计表中,这第100颗太阳系外行星绕HD2039恒星运转,质量为4.12个木星质量,与恒星距离为2.19个天文单位(即地球与太阳距离的2.19倍),绕其恒星公转周期为近1210个地球日,HD2039恒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293光年。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都是与木星相似的巨型气态行星,大部分行星的质量比木星大,最大的甚至有13.75个木星质量。但这并不表示其它恒星周围的行星真的大多是类木行星,只是我们现在的观测能力有限,只能先看到这些大行星罢了。行星本身不发光,只会反射恒星的光芒。想想人类当初发现冥王星尚且那么困难,要在几十、几百光年的距离上直接看到一颗行星,实在还不是目前的水平能达到的。1999年底曾有英国科学家报告说,他们从5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的光芒里分离出了行星的光芒,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半年后,研究者承认,重复研究表明原先的结果可能是随机误差导致的,只是空欢喜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