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二十多年前,到了麦收季节老百姓会先拿出自己的一小块地“按场”,一家人拉着石头的碌碡压,压好了之后在上面打麦子晒麦子,等秋种的时候再翻耕。那时候农村到处都没有水泥路,所以也就没有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情况。90年代以后,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全面铺开,农村的道路建设搞的比较好了,水泥路柏油路到处都有,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情况就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农村里谁家也不会再去“按场”了,打麦子都是在路上完成的。
其实这个问题得客观对待,也不能一味的批判,毕竟麦收时间很短,就那么几天,利用一下村里的水泥路也未尝不可,但对于交通量比较大的主干道路,则应该适当限制甚至完全禁止,道理很简单,方便固然重要,道路的畅通与安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