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林荫道上看见一黄狗射尿,此犬龙行虎步,鹰视狼顾,三腿站立如山岳之镇,一腿抬起似降魔踢斗,一泡小便势若奔流,声如闷雷,汨汨然而不绝如缕。我心生感触,阅经据典考究之。
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圈养狗只了。约公元前7500至前5000年,从河南舞阳贾湖、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等遗址都可以发现都得骸骨。而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大多数仰韶文化的遗址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家犬的遗骸出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北方到西方,都发现有狗的遗骨。这些遗址包括: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遗址、大河村遗址、大汶口文化等遗址;西北的马家窑、马厂和齐家文化的遗址;东北的新开流、富河文化的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马家浜、崧泽遗址。在这一时期,狗的饲养普遍,不仅表现在发现狗遗骨的遗址分布的地域更加广阔,也表现在狗遗骸数量的增加。
而这些古时候的狗都不是抬腿撒尿的。这可以从《诗经》中“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的诗句看出,这里面的龙指的就是狗,毛传:“龙,狗也非礼相陵则狗吠。”马瑞辰通释:“龙,盖田犬,吠大之通名。”而龙在古人眼中是怎么样的形象呢?或飞龙在天,或匍匐于野又或潜行水中,任何关于龙的作品都没有龙抬起单腿进行方便的形象,由此可猜测,在古代,狗或腾空而尿,或入水而尿又或伏地而尿,又因为狗是陆生动物,排除前两项可以证明,狗在古时候是伏于地上来进行方便的。那么狗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成抬腿方便的呢?且听我继续道来。
到了唐代,中国古画的画风开始转变,有抽象写意变成了精工细描的写实风格。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借用画像来进行佐证。
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圈养狗只了。约公元前7500至前5000年,从河南舞阳贾湖、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等遗址都可以发现都得骸骨。而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大多数仰韶文化的遗址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家犬的遗骸出土。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北方到西方,都发现有狗的遗骨。这些遗址包括: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遗址、大河村遗址、大汶口文化等遗址;西北的马家窑、马厂和齐家文化的遗址;东北的新开流、富河文化的遗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马家浜、崧泽遗址。在这一时期,狗的饲养普遍,不仅表现在发现狗遗骨的遗址分布的地域更加广阔,也表现在狗遗骸数量的增加。
而这些古时候的狗都不是抬腿撒尿的。这可以从《诗经》中“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的诗句看出,这里面的龙指的就是狗,毛传:“龙,狗也非礼相陵则狗吠。”马瑞辰通释:“龙,盖田犬,吠大之通名。”而龙在古人眼中是怎么样的形象呢?或飞龙在天,或匍匐于野又或潜行水中,任何关于龙的作品都没有龙抬起单腿进行方便的形象,由此可猜测,在古代,狗或腾空而尿,或入水而尿又或伏地而尿,又因为狗是陆生动物,排除前两项可以证明,狗在古时候是伏于地上来进行方便的。那么狗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成抬腿方便的呢?且听我继续道来。
到了唐代,中国古画的画风开始转变,有抽象写意变成了精工细描的写实风格。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借用画像来进行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