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温室大棚、育苗基地、检测室……看到这些,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传统的农业模式正在悄然转变。
精准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绿色食品生产——这些对农民来说不再陌生。信息、生物工程、生态环保等高新技术进入我市的农业领域,传统的农业产业正发生一场历史性大变革;甚至,工商资本涌入农业领域,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进入并参与改造传统农业。
亮点一:“绿金革命”带动现代农业转型

“绿色成金”的思维方式正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它涤荡着千百年来传统的农民理念,进行着一场翻天覆地的现代农业“绿金革命”。
“绿金革命”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一种叫“天丝香”的优质稻米,其种植模式是传统耕种方式从未提到过的:施肥用的是菜籽饼——油菜籽榨油后的废弃物;治虫用的是“性诱剂”,利用生物性激素,引诱雄虫自动扑入水中,借此控制虫量;在稻田里,还养起了鸭子、鲤鱼,成了天然的灭虫机器。“天丝香”一公斤卖到了20元,甚至40元——这样的天价,如何使村民不动心!
亮点二:特色农业水涨船高

黄岩富山乡李家山村一高山茄子种植户,种植的茄子亩收2500公斤,平均零售价6元/公斤,亩产值15000元。
这样的“万元田”,到处都有。台州北部的括苍、天台山脉成了我市主要的山地蔬菜生产基地,涉及天台、仙居、黄岩、临海四个县(市、区),这几年,以绿色、特色为发展主线,全市山地蔬菜面积快速增长,天台已发展到了3.3万亩,仙居2万亩。草莓、西蓝花等一些特色产业甚至开始在山地种植。
亮点三:智能温室大棚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摇篮的需求。


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到大棚种植上,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模拟技术,模拟出最适合棚内植物生长的环境,采用温度、湿度、CO2、光照度传感器等感知大棚的各项环境指标,并通过微机进行数据分析,由微机对棚内的水帘、风机、遮阳板等设施实施监控,从而改变大棚内部的生物生长环境。
比较人工的控制来说,智能控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相对恒定的控制大棚内部的环境,对于环境要求比较高的植物来说,更能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造成生产损失。
相对生产来说,将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到大棚生产以后,产量与质量比人工控制的大棚都有极大的提高,对于不同的种植品种而言,提高产量与质量相对不同,对于档次较高的经济作物来说,生产效率可以提高30%以上。
相对运行成本来的核算,对于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企业来说,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设备的投入与运行,可以完全由节约下来的劳动力成本中核算出来,使用时间越长,光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就是一笔巨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