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蓝微倾吧 关注:1贴子:62
  • 10回复贴,共1

【素材】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弹 弦 乐 器。 古 代 称 琴、 瑶 琴。 现 代 称 古 琴、 七 弦 琴, 是 中 国 历 代 文 人 雅 士 所 崇 尚 的 乐 器 之 一。 弹 弦 乐 器。 古 代 称 琴、 瑶 琴。 现 代 称 古 琴、 七 弦 琴。 在 中 国 古 代 文 献《诗 经》、《左 传》、《国 语》、《吕 氏 春 秋》 等 都 有 记 载。 在 东 周 时, 各 国 乐 官 多 精 通 琴 艺, 如 楚 国 钟 义、 晋 国 师 旷 等。 孔 子 琴 艺 娴 熟, 他 教 授 的“六 艺 ’ 中, 即 有 弹 琴 诵 诗 的 内 容。 汉 魏 以 来 的 司 马 相 如、 蔡 邕、 嵇 康 都 以 弹 琴 著 称。 唐 代 李 峤、 李 欣、 李 白、 韩 愈、 白 居 易、 张 枯 等 诗 人, 为 弹 琴 写 下 了 不 朽 的 诗 句。 宋 徽 宗 赵 佶 热 爱 琴 艺, 曾 广 搜 天 下 名 琴 藏 于 特 设 的“万 琴 堂”。 南 宋 末 年 以 来, 随 着 古 琴 演 奏 艺 术 的 发 展, 由 于 演 奏 风 格、 师 承 渊 源、 所 据 传 谱 的 不 同, 形 成 众 多 的 琴 派, 各 有 卓 越 的 琴 家 和 琴 曲。 著 名 琴 派 有 浙 派、 虞 山 派、 广 陵 派。 近 代 有 浦 城 派、 泛 川 派、 九 嶷 派、 诸 城 派、 岭 南 派 等。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弹琴》



1楼2006-06-25 16:59回复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睿弹琴


    3楼2006-06-25 17:00
    回复
      2025-09-01 07:2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江上调玉琴,
      一弦清一心。 
      冷冷七弦遍,
      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
      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
      可以徽黄金。
      ——常建诗《江上琴兴


      4楼2006-06-25 17:00
      回复
        鹤鸣秋月
        琴当秋夜听,
        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
        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
        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
        高闲自可


        5楼2006-06-25 17:00
        回复
          丝桐合为琴,
          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
          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
          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
          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
          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
          羌笛与秦筝。
          ——白居易《废琴


          7楼2006-06-25 17:01
          回复
            闻君古渌水,
            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
            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
            竟日有余清。
            ——听弹《古渌水


            8楼2006-06-25 17:01
            回复
              伶官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


              9楼2006-06-25 17:01
              回复
                古 琴 造 型 优 美, 常 见 的 为 伏 羲 式、 仲 尼 式、 连 珠 式、 落 霞 式、 月 型 式 等。 主 要 是 依 琴 体 的 项、 腰 形 制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区 分。 琴 漆 有 断 纹, 它 是 古 琴 年 代 久 远 的 标 志。 由 于 长 期 演 奏 的 振 动 和 木 质、 漆 底 的 不 同, 可 形 成 多 种 断 纹, 如 梅 花 断、 牛 毛 断、 蛇 腹 断、 冰 裂 断、 龟 纹 等。 有 断 纹 的 琴, 琴 音 透 澈、 外 表 美 观, 所 以 更 为 名 贵。 
                宋玉对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其为高山流水,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2楼2006-06-25 17:03
                回复
                  2025-09-01 07:1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异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具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来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嵇康《琴赋》序


                  13楼2006-06-25 17:03
                  回复
                    古代比较有名的琴:
                    《清角》 
                    黄帝的琴。
                    《绕梁》 
                    楚庄的琴。宋明帝大明中,沈怀远被徙广州,作琴也名之。 
                    《焦尾》 
                    汉吴人有烧桐爨者,蔡邕听到火烈声,知道是良材,请用它来制琴。果然有美音,而尾特别焦,故名焦尾 
                    《绿椅》 
                    司马相如的琴。 
                    《凤皇》 
                    赵飞燕的琴。 
                    《春雷》 
                    唐所斫,宋时藏宣和殿万琴堂,称为第一
                    《冰清》 
                    为唐开成中郭亮制,建中靖国修,事见周公谨《云烟过眼录》所载。其一为岳珂《□史》所载。唐代宗大历三年三月三日,雷氏所斫。贞元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后为钱塘沈振所蓄。腹有晋陵子铭,颇知名于士林。
                    《玉振黄鹄秋啸》 
                    三琴指唐人雷氏所斫。皆焦尾、白玉岳轸,并皆藏于宋代内府。
                    《琼响 》 
                    唐代宗大历五年,道士卫中正奉圣旨斫。崇宁三年马希先奉圣旨重修,藏宋内府。 
                    《秋籁 》 
                    唐三慧大师斫,鲜于伯机宝爱终世。
                    《怀古》 
                    张受益收,断纹如丝发而色赤。
                    《南薰》 
                    洛中董氏所藏。 
                    《大雅松雪 》 
                    大雅乃黄玉轸足,二琴皆子昂所收。其以大雅名堂,松雪名斋,义取诸此。 
                    《浮罄》 
                    元时藏赵节斋氏。 
                    《奔雷》 
                    唐人雷威斫,樊泽卜氏藏。 
                    《存古》 
                    吴沂永斋藏。
                    《寒玉》 
                    唐人沈镣斫百衲 

                    《唐人雷威斫》
                    内外皆细纹,腹内容三指,内题云:大宋兴国七年岁次壬午六月望日,殿前承旨监杭州瓷窑务赵仁济再补修。
                    《响泉》 
                    即蔡邕所传,开成至宝,内府监收。或云唐李勉制。
                    《乌玉》 
                    大中五年,处士金儒斫,于琴名下刻高士谈家藏宝六字,初藏宣和殿,后归于金。晋士谈,削去高士谈家藏宝六字,尚有书迹。其色赤如新栗壳,断纹隐起如虬,真奇物也。
                    《冠古韵罄 》 
                    二琴皆唐人张钺斫,蜚声士林。
                    《洗凡清绝》 
                    吴钱忠懿王能琴,遣使以廉访为名,而实物色良材。使者至天台,宿小寺,夜闻瀑布声,止在檐外,晨起视之,瀑布下淙石处,正对一屋柱,而柱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则良琴在是矣。以刀削之,果桐也。即赂寺僧,易之,取阳而二琴材驰驿以闻乞。俟一年斫之,既成,献足懿,一曰洗凡,一曰清绝。为旷代之宝。后钱氏纳土太宗朝,二琴遂归御府。
                    《混沌材 》 
                    来自高丽,异宝也。 
                    《万壑松》 
                    白玉轸足,唐人所斫,宣和御府物。 
                    《雾中山》 
                    伊南田户店筼筜谷隐士赵彦安,获一古琴,断纹奇古,真蛇蚹也。声韵雄远,中题云雾中山三字,人莫晓也。后见《蜀郡三山闲话》云,雷氏斫琴,多在峨嵋、无为、雾中三山,方知为雷琴耳。 
                    《蔡邕琴》 
                    莫承之藏,
                    池之侧有隶字云:中平四年,逐客蔡邕吴中斫。 
                    《雷威琴》 
                    一为李氏藏,中题云:峄阳孙枝匠成雅器,一听秋堂,三月忘味,故号忘味。为一代绝品。其一姚伯声获于渑邑,喜而不寐,中题云:合雅大乐,成文正音,徽弦一泛,山水俱深。雷威斫。欧阳询书。忘味匹也,或云过之。其一膝达道所蓄,中题云:石山孙枝,样剪伏羲,将扶大隐,永契神机。徐浩书。字类石经。其一中题云:唐大历三年仲夏十二日,西蜀雷威于杂花亭合。 
                    《玉涧鸣泉》 
                    咸通三年,西蜀雷迅土 
                    《石上清泉》 
                    唐人斫。
                    《秋塘寒玉》 
                    唐雷氏斫。 
                       古人造琴的经验收录在一些琴书中,最早是北宋时期的造琴法。一种见于《太音大全集》(1413年以前刊),一种见于《琴苑要录》(宋人编,明代抄本)。明代《风宣玄品》(1539年刊)等都收有系统的造琴法。有的琴腔内或琴背上刻有制作者或监造者的姓名和年代,优良的琴经常有人写诗题词刻在琴背,并根据琴的特点、造型和作者的意愿命名。如:九霄环佩、海月清辉、太古遗音、雪夜冰、幽涧泉等。
                      名曲-由于派别较多,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等。所形成的代表作也不尽同。现存较为常见的的琴谱有:《流水》、《潇湘水云》、《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凤求凰》等。


                    14楼2006-06-25 17:03
                    回复
                      • 221.209.57.*
                      帮我把冷冷七弦遍的意思告诉一下谢


                      15楼2006-08-10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