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把一台数据恢复的服务器给客户送了过去,中午还找在那公司干活的哥们蹭了顿好的。听我哥们说,他们老总听说硬盘被损坏的时候急的满头大汗,一个五十多快六十的中年老头一改平时稳重的形象,几乎忙成了一只大马猴……想想也是,重要的东西全在里面,这么几块加起来还没20Kg的硬盘里面的数据只怕都不止2亿。我是在国家信息中心干了这些年,这样的事情见多了,但是这些资料可能事关公司存亡,叫人家老板怎么能不急呢。
想起22号一个新闻,说4月2日,一个姓顾的女士乘坐飞机,把苹果电脑忘在飞机上,空姐捡到交给了南宁机场。但是万万没想到,当乘客去领时,机场却称失物已经被另外的人领走了。后来记者帮着这个顾女士各种查,才把电脑追回来,而且系统已经给人重装了。去微博上翻了一下,看到她有发博说“电脑中有我十年来大量作品文稿、论文…现在全化为灰烬!一个文字工作者最珍贵的财富不是别的,是多少个灯下苦熬的夜晚写就心血之作。”其实我之前看到这条老沉转的微博就在想了,先不说冒领的事情怎么处理,也不说被冒领以后可能出现的数据外泄,毕竟这个事情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我就只说说我们行业内的东西。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数据、资料这些有多重要你们都知道。顾女士这是找回来了,数据也是可以恢复的,只要不再被覆盖就好办。但是既然这些数据这么重要,十年多的东西就不应该全放在一台电脑里,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懂。想我刚刚来国家信息中心的时候就一直碰到这样的事情,或者说工作的路程上布满了这样的倒霉蛋。其实对于这样的重要资料,备份永远比修复重要,我自己的就是,买了个320G的移动硬盘,把重要的数据全放里面了。
万一要是关键的数据没保存好丢失了,数据恢复也不是说是谈虎色变的东西。之前有客户就是这样,带着硬盘过来说要数据恢复,结果拿了一看以前被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开过盘,搞成了数据二次破坏,回天乏术了就。最离谱的我听过一个,硬盘里面居然还有烟灰!!开玩笑,还说是十万级的无尘间呢……要我们这你带着烟进去怕是得现场开除……
所以说,数据恢复的时候找个有信誉度的部门也很重要。因为硬盘里面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不说机密吧~也得是个人隐私的东西,陈冠希那些破事估摸着你们也知道,所以信誉度和安全性也很重要。再说就是一个流程,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不过国家信息中心这边是有一个严格的流程规定的,不论是送修时相关资料的签订,还是保密协议和开盘协议一类的东西,或者是司法鉴定,都有一套符合规定的严谨流程,毕竟是发改委下属部门嘛。
现在做数据恢复的企业啊单位啊也不少了,不少个人都会来我们这做数据恢复的工作。其实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小,但是技术含量还是很丰富的,如果出了差错可能会照成数据永远丢失。所以我建议(好吧我也当回专家了),当选择了高技术、高信誉度的部门做数据恢复以后,一定要签写相关的接收协议,仔细阅读,并且签订保密协议、开盘协议,这样才能把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最小化。
我这人比较啰嗦,说了这么半天其实就是一句话:对待自己的数据,一定要谨慎又谨慎啊!
想起22号一个新闻,说4月2日,一个姓顾的女士乘坐飞机,把苹果电脑忘在飞机上,空姐捡到交给了南宁机场。但是万万没想到,当乘客去领时,机场却称失物已经被另外的人领走了。后来记者帮着这个顾女士各种查,才把电脑追回来,而且系统已经给人重装了。去微博上翻了一下,看到她有发博说“电脑中有我十年来大量作品文稿、论文…现在全化为灰烬!一个文字工作者最珍贵的财富不是别的,是多少个灯下苦熬的夜晚写就心血之作。”其实我之前看到这条老沉转的微博就在想了,先不说冒领的事情怎么处理,也不说被冒领以后可能出现的数据外泄,毕竟这个事情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我就只说说我们行业内的东西。
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数据、资料这些有多重要你们都知道。顾女士这是找回来了,数据也是可以恢复的,只要不再被覆盖就好办。但是既然这些数据这么重要,十年多的东西就不应该全放在一台电脑里,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懂。想我刚刚来国家信息中心的时候就一直碰到这样的事情,或者说工作的路程上布满了这样的倒霉蛋。其实对于这样的重要资料,备份永远比修复重要,我自己的就是,买了个320G的移动硬盘,把重要的数据全放里面了。
万一要是关键的数据没保存好丢失了,数据恢复也不是说是谈虎色变的东西。之前有客户就是这样,带着硬盘过来说要数据恢复,结果拿了一看以前被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开过盘,搞成了数据二次破坏,回天乏术了就。最离谱的我听过一个,硬盘里面居然还有烟灰!!开玩笑,还说是十万级的无尘间呢……要我们这你带着烟进去怕是得现场开除……
所以说,数据恢复的时候找个有信誉度的部门也很重要。因为硬盘里面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不说机密吧~也得是个人隐私的东西,陈冠希那些破事估摸着你们也知道,所以信誉度和安全性也很重要。再说就是一个流程,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不过国家信息中心这边是有一个严格的流程规定的,不论是送修时相关资料的签订,还是保密协议和开盘协议一类的东西,或者是司法鉴定,都有一套符合规定的严谨流程,毕竟是发改委下属部门嘛。
现在做数据恢复的企业啊单位啊也不少了,不少个人都会来我们这做数据恢复的工作。其实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小,但是技术含量还是很丰富的,如果出了差错可能会照成数据永远丢失。所以我建议(好吧我也当回专家了),当选择了高技术、高信誉度的部门做数据恢复以后,一定要签写相关的接收协议,仔细阅读,并且签订保密协议、开盘协议,这样才能把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最小化。
我这人比较啰嗦,说了这么半天其实就是一句话:对待自己的数据,一定要谨慎又谨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