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都写了感受,我也写一篇凑凑热闹。
白蛇传悲剧结尾让我想起了央视版的红楼梦,就是贾宝玉在雪里蹒跚的走向远方的镜头,那么苍茫,那么孤独,有种从眼球冷到心里的感觉。白蛇传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的,算不上痛彻心扉的话,也算触目惊心了。不知道是不是误打误撞,原来央视也视会出精品的,原来央视也不完全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冷漠的不顾别人感受只会单调操作的流水线工人。真是野百合也有春天。看了很多关于央白的评论,发现自己越发讨厌“老少咸宜”和“皆大欢喜”这两个词,拍一个作品干嘛非要老少咸宜,干嘛非要皆大欢喜,拜托,有点性格好不好,有点针对性好不好,一个好的东西,不要搞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为什么非要迎合趋势,为什么非要照顾感受,为什么非妥协,在真实的世界里,命运迎合过你的趋势吗?生活照顾过你的感受吗?现实向你妥协过吗?悲剧只不过事实加工了一下,就变得让人难以接受了。我发现一个规律,越真实越直白得东西越容易让人怀疑它得真实性,比一个人说:我爱你,这话显得十分乏味和空洞,让人怀疑他不只对一个人这么说过,而相反呢,那种浮夸的浪漫的不着边际的有的甚至带有科幻色彩的话是那样的能够捕获人的心灵,听起来是那样的深情,那样的感人,这种花言巧语天天充斥着我们的周围,所以例子不说也罢。我平常是不看韩国的东西,但觉得韩国和日本在影视业的做法是十分赞同的,这两个国家的影视剧分类十分清晰十分详尽,想看恐怖的有恐怖分类,想看言情有言情分类,想看伦理有伦理分类,影片界限十分清晰,甚至年龄都有分级,这样各取所需很好,想表现暴力就没有顾及去表现,想拍情感就更加大胆一点,没有后顾之忧,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感情这个东西不光是一起观逛街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拉拉手看场电影吹吹牛B那么简单,有些东西是人之常情,却被我们国家的影视剧毁得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因为考虑了“老少咸宜”一切激情戏我们看到的下雨天蹲在墙头的一只喵喵叫的黑猫,就是因为必须“皆大欢喜” 我们看到有些打斗场面就成了投在墙上的活动的人影。这种手法偶然用还觉得新奇能够接受,但铺天盖地的用就有点太清教徒的干活了吧。
看央视的白蛇我还有种感觉,那就是很温馨,就像见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我觉得白蛇好像是上天馈赠给象我一样的70派的一份礼物,因为小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看过赵版《新白娘子传奇》,那时候年龄比较小,不懂得什么是情,多多少少只记下了故事的大概,那种印象是很模糊的,似是而非,飘忽不定,而记忆这个东西很会捉弄人,随着总有人在念叨新白新白的,这种模糊的印象随之被加深,变得似乎清晰的很,最后变成对这个模糊的记忆记得很清楚,于是有人开始说新白经典,如果要问为什么经典,很少有人能答上来,如果不重新再看一遍,那么留在记忆中的将永远是那些模糊但同时又显得很清晰的细枝末节,而不是全部。可以说,看新白的时候我们只看到白蛇传这个故事,一种广义上经过修饰过的情,而央白的出现,让我们看到故事本身的魅力,重新补习了小时候漏掉的课程,重新温习了一下初恋时候的单纯,重新体会了一下“爱你的时候感觉大地都在动”这句话。央白的出现就像和我们这群人打了声招呼,问候了一下我们那尘封已久的内心世界。呵,看到一个新鲜的事物,却让人联想起了往事,这感觉很神奇,很微妙。
thedown 2006/06/22
白蛇传悲剧结尾让我想起了央视版的红楼梦,就是贾宝玉在雪里蹒跚的走向远方的镜头,那么苍茫,那么孤独,有种从眼球冷到心里的感觉。白蛇传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的,算不上痛彻心扉的话,也算触目惊心了。不知道是不是误打误撞,原来央视也视会出精品的,原来央视也不完全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冷漠的不顾别人感受只会单调操作的流水线工人。真是野百合也有春天。看了很多关于央白的评论,发现自己越发讨厌“老少咸宜”和“皆大欢喜”这两个词,拍一个作品干嘛非要老少咸宜,干嘛非要皆大欢喜,拜托,有点性格好不好,有点针对性好不好,一个好的东西,不要搞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为什么非要迎合趋势,为什么非要照顾感受,为什么非妥协,在真实的世界里,命运迎合过你的趋势吗?生活照顾过你的感受吗?现实向你妥协过吗?悲剧只不过事实加工了一下,就变得让人难以接受了。我发现一个规律,越真实越直白得东西越容易让人怀疑它得真实性,比一个人说:我爱你,这话显得十分乏味和空洞,让人怀疑他不只对一个人这么说过,而相反呢,那种浮夸的浪漫的不着边际的有的甚至带有科幻色彩的话是那样的能够捕获人的心灵,听起来是那样的深情,那样的感人,这种花言巧语天天充斥着我们的周围,所以例子不说也罢。我平常是不看韩国的东西,但觉得韩国和日本在影视业的做法是十分赞同的,这两个国家的影视剧分类十分清晰十分详尽,想看恐怖的有恐怖分类,想看言情有言情分类,想看伦理有伦理分类,影片界限十分清晰,甚至年龄都有分级,这样各取所需很好,想表现暴力就没有顾及去表现,想拍情感就更加大胆一点,没有后顾之忧,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感情这个东西不光是一起观逛街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拉拉手看场电影吹吹牛B那么简单,有些东西是人之常情,却被我们国家的影视剧毁得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因为考虑了“老少咸宜”一切激情戏我们看到的下雨天蹲在墙头的一只喵喵叫的黑猫,就是因为必须“皆大欢喜” 我们看到有些打斗场面就成了投在墙上的活动的人影。这种手法偶然用还觉得新奇能够接受,但铺天盖地的用就有点太清教徒的干活了吧。
看央视的白蛇我还有种感觉,那就是很温馨,就像见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我觉得白蛇好像是上天馈赠给象我一样的70派的一份礼物,因为小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看过赵版《新白娘子传奇》,那时候年龄比较小,不懂得什么是情,多多少少只记下了故事的大概,那种印象是很模糊的,似是而非,飘忽不定,而记忆这个东西很会捉弄人,随着总有人在念叨新白新白的,这种模糊的印象随之被加深,变得似乎清晰的很,最后变成对这个模糊的记忆记得很清楚,于是有人开始说新白经典,如果要问为什么经典,很少有人能答上来,如果不重新再看一遍,那么留在记忆中的将永远是那些模糊但同时又显得很清晰的细枝末节,而不是全部。可以说,看新白的时候我们只看到白蛇传这个故事,一种广义上经过修饰过的情,而央白的出现,让我们看到故事本身的魅力,重新补习了小时候漏掉的课程,重新温习了一下初恋时候的单纯,重新体会了一下“爱你的时候感觉大地都在动”这句话。央白的出现就像和我们这群人打了声招呼,问候了一下我们那尘封已久的内心世界。呵,看到一个新鲜的事物,却让人联想起了往事,这感觉很神奇,很微妙。
thedown 200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