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吧 关注:390,071贴子:7,077,277

重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苏联小说的代名词,至少是苏联小说在中国的代名词。


1楼2011-05-16 15:19回复
    钢铁》在苏联或者在当今俄罗斯乌克兰的影响怎么样不大知晓,反正在中国这几十年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前些年还有一批中国钢粉不远万里开赴乌克兰,拍了中国版电视连续剧,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册上也算是一个事件。喜欢这本书的也好,不喜欢的也好,反正大家都惦记着,没事的时候吵上几句:好书吗?坏书吗?有意思吗?有价值吗?是经典吗?如果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这样戏说:《钢铁》是中国人民的口水吐成的。
         
    


    2楼2011-05-16 15:19
    回复
      2025-08-26 02:2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果断插楼~


      3楼2011-05-16 15:21
      回复
           关于《钢铁》的话题确实已经说滥了,从最初的1942译本到最近的漓江全译本,从小人书到电影电视剧,从教授到网民没完没了的争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和佚事,种种道听途说的传闻……一本书从诞生到现在热闹了70多年,就算再美也审得疲劳,再说什么都似乎没意义了……这里只好简单说说我早年关于《钢铁》的一些往事。
             
        


        4楼2011-05-16 15:23
        回复
          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单位要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宿舍小区里开始大兴土木,东一块西一块的工地沟沟壑壑,到了晚上阴阴森森,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战场。有一次两个十几岁的大男孩把我们这些小男孩分成了两队,各带一队在工地打正规战,带我们的那个大男孩讲完了进攻战术,给我们按个头排好阵型,然后举起工地的木头条儿当马刀,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嗓子:“为了保尔柯察金!前进!”我们这帮小孩就呼啦一下冲了上去……我之所以记得这个场景,是因为后来一直犯疑:他怎么不呼喊“为了毛主席”、“为了新中国”,喊什么“保尔柯察金”啊?后来我识的字够多,开始看家里的小说,才明白“保尔柯察金”是谁。这么多年过去,那个大男孩的名字早就不记得了,但那句“为了保尔柯察金,前进”却一直记在心头。
          


          5楼2011-05-16 15:24
          回复
               我家藏有一本精装的梅益本《钢铁》,人民文学1953年6月第二次印刷,大概是我父亲年轻的时候赶时尚买的,经过我的哥哥们传到我手里的时候仍然品相良好。我看了第一遍就决定这本书属于我的一级保护文物,概不外借,绝不拿出示人。整个小学期间,我躲在家里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抄了不少警句,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背得滚瓜烂熟,作文的时候引用了无数次,一直到上中学考作文仍然用之不误,居然还能得高分。虽然很多年没考作文了,此时此刻,我还是能把这句名言默写得一字不差。
            


            6楼2011-05-16 15:25
            回复
              前些年刘小枫先生写了一篇《记恋冬妮亚》,带起了一股神交冬妮亚的风潮。其实在当年,我并不怎么欣赏冬妮亚,因为我就读的是科研所子弟学校,周围类似东妮亚的高知出身文化女生多了去了,一点都不新鲜。那时候,我神交的是丽达,那个被保尔错过的美丽又有革命魅力的女性。相比“人最宝贵的……”,我内心更喜欢丽达对薛尔基说的那句话:“看那天空,它是碧蓝的,你的眼睛也跟天空一样碧蓝。这样不好。你的眼睛应该是灰色的,像钢铁一样的颜色。碧蓝的颜色,未免太温柔了。”钢铁一般的革命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出这么碧蓝又温柔的句子,这么碧蓝又温柔的男人和女人,这么碧蓝又温柔的场面,着实让我们这些中国钢铁少年心荡不已。
                   
              


              7楼2011-05-16 15:26
              回复
                   有一次课间休息,我和我们班一位漂亮的女生聊起了《钢铁》,原来我们两家的藏书背景相当一致,她家也珍藏了一本《钢铁》,而且也是概不外借的。说起书里的人物,她说不喜欢保尔,她喜欢的是薛尔基,那个丽达爱上的蓝眼睛的薛尔基……往事如烟,仔细回想起来,原来我们灰暗的少年时代也还是有碧蓝和温柔的一页。
                     
                


                8楼2011-05-16 15:26
                回复
                  2025-08-26 02:19: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说当年喜爱《钢铁》并深受影响的几代中国青年是被苏联文化洗过脑的话,现在这拨对《钢铁》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中国时尚青年,无疑是被西方文化彻底洗过脑的。大家都是洗了脑,彼此彼此算是扯平了。我在意的是再过70年,中国会不会有咱们的《钢铁》去洗洗人家的脑?会不会有俄罗斯乌克兰的的粉丝不远万里来中国拍咱们的《钢铁》电视剧?与其大捧或者大骂别人的《钢铁》,不如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写出自己的经典《钢铁》才算厉害。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另一篇未完成的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影响远远不如《钢铁》,当年我读过《钢铁》后,最想看的就是《暴风雨》,后来终于通过地下圈子搞到了,但却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在众多描写苏联国内战争的小说中,这本并不出众,更重要的是他的《钢铁》太独特了,不可复制,《暴风雨》缺乏《钢铁》的抒情魅力,那种让人们至今争论不休的独特魅力。
                       
                       不管后人怎么评说奥斯特洛夫斯基,他能写出《钢铁》这样表面很政治化而实质上碧蓝又温柔的小说,绝对不可小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暴风雨所诞生的》,方羽译,潮锋出版社,1953)
                  


                  9楼2011-05-16 15:26
                  回复
                    冬妮娅,当你步入暮年,坐在豪华的椅子前一边享受壁炉的温暖,一边回忆一生的经历时,您是否还记得那个少年,他曾闯入你的17岁。
                       那个少年有着黝黑的面孔,有着倔强的眼睛,有着桀骜不驯的性格,有着贫苦的家境。他总是穿着破破烂烂的裤子和退了色又有些发黄的衬衣,他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你曾开玩笑的对他说:“你干吗把头发弄的像个野人的样子呢?”你曾笑眯眯的用一把精致的梳子帮他把头发梳理整齐。不知你是否察觉,在你给他梳头时,他眼中闪过的羞涩和光亮。
                       当你和那个少年赛跑时,你的靴子像闪电一样一闪一闪的,你的蓝色外套随风飘舞着,但是少年仍然追上了你。你满头大汗的靠在少年的身上喘着气,那一霎那间的事,在你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你抬起头,愣住了,少年坚强倔强的眼睛此时变得如此温柔,黑色的双眸上有你的倒影。也许你们之间那段甜蜜但无奈的故事,在那一瞬就已注定。
                       你欣赏他的倔强与耿直,他欣赏你的友善和热心,出身悬殊的你们,彼此成了知心的友人。在高山绿水间,在图书室里,在那个悬崖旁读过的时光,不仅是你一生中最纯洁甜蜜的回忆,也是他的。你还记得吗?他曾为你跳下悬崖——幸亏没受伤。
                       阶级差别,是无形的代沟。它无情地横在你和他之间。你乐于交往的人,偏偏是他的“仇人”,你和他的冲突终于爆发,从此你们好久没见面,知道那一天。
                       他从狱中逃出,在走投无路时来到你们家避难。一时的矛盾在纯洁的情感钱算得了什么?你坚决的收留了他。那一夜,你和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他就要出城参加红军,你和他以后还会见面吗?啊,青春,无限美妙的青春啊!当情欲还处于迷茫状态时,当情欲只是从频频的心跳中被隐隐约约的觉察出来时,当无意之间触及心爱之人的丰乳,而那只手因震惊而颤抖并且迅速避开的时候,当纯洁的青春的友谊阻止了那最后一部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比搂着颈项的爱人只手臂,以及像触电般似的亲吻更可亲更可爱更甜蜜的呢?!
                       载着他的火车走了,你面前是一片白色的蒸汽,那一刻你的心一定在哭,因为,他也一样啊!
                       他在革命的大地上驰骋时,你在豪华的餐厅参加贵族沙龙。你和他的感情是那样刻骨铭心,然而阶级的鸿沟却那么无情。当你再见到他时,你与他已深深植根于两个对立的阶级中,你和他的分歧越来越大,那次争吵后,你和他终于分手,你的心里一定难过,你也许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选在他那个贫穷地位的阶级,请不要怪她,谁让他是坚定的革命者?你在他心中的位置不可动摇,你可知,在他受伤昏迷时,口中所念,是你的名字!
                       当你在那个冰天雪地的筑路场和他相遇时,以是形同路人。他转身离去,丢下一句“我和你没什么好说的,”你可知道,他心里有多少的伤痛。
                       从此,你们再也没见面。
                       冬妮娅,步入暮年的你,是否珍藏着,那把给他梳过头的梳子?
                    


                    10楼2011-05-16 15:28
                    回复
                      最近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拿出来翻了翻,
                      这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书了、
                      尤其喜欢你们的阿尔焦姆·柯察金
                      也就是保尔的哥哥,
                      觉得他真的很man~~ 呵呵
                      可惜《钢铁》的故事发生的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能看懂《钢铁》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保尔的大无畏精神、
                      现在也不是特别时兴了……
                      现在这部名著只能用来语文考试中的名著题
                      以及周末老师布置的读后感作业了
                      中国教育界的悲哀啊……
                      其实每次读《钢铁》都有不同的感觉,
                      有时候着重看保尔等等正面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时候则看重当时其他派别的荒谬野蛮,
                      有时候则看保尔等人在革命生活中的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顺便补充下,作者把阿尔焦姆随便安排个妻子让我非常生气 )
                      总而言之,这部书在不断影响着我的生活,
                      虽然现在世界总体和平,
                      但是有些东西是丢不掉的……
                      而那些东西,我觉得《钢铁》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算我求那些如蜡烛般的教育事业的工作者……
                      别在把名著用来布置作业……
                      有什么用呢?、
                      你去问那些写过《钢铁》读后感的人这个故事保尔的哥哥是谁
                      能有几个人答上来?、、、
                      


                      11楼2011-05-16 15:29
                      回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在中国传播了几十多年的文学名著: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的英雄——保尔•柯察金。而在这一个多月的寒假中,我细读了此书,终于让我“认识”了这位伟大的英雄。  


                        12楼2011-05-16 15:29
                        回复
                          保尔顽强的一生深深的感动了我,当我读到他被病魔缠身、丧失战斗力,却仍然跟病魔斗争,争分秒,顽强地学习写作时,我的心里就像平静的海面突然翻起了巨浪。到底是什么能够让他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不知疲倦地工作、工作、再工作,直到结束生命?他的生命的历程,不仅有丰硕的果实,他让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坚不可摧,连过程也是发光、发热的,壮观到震撼人心,如果没有那亮得不止,照亮自己的一生,还是以照亮他人生命的行为,如何造就这么一个俄国革命者的典范呢?  
                          


                          13楼2011-05-16 15:30
                          回复
                            钢铁,是坚固的,是可靠的,就像今天我们伟大的民族基业,就像千百年来,华夏子孙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许钢铁存放时间长了会长出锈,但是,中国百年的基业,中华民族千年的精神,是永不生锈的,也就像保尔的精神一样永放光芒。  


                            14楼2011-05-16 15:32
                            回复
                              2025-08-26 02:13: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保尔•柯察金,一位为几代人所敬仰的英雄,他有着坚韧的性格,即使在再艰苦的环境中他也能自得其乐的干自己的事业而不埋怨周遭的一切;他有着坚强不屈的品质,不会再任何困难面前倒下,因为他不愿向困难屈服;他为了实现自己和社会的理想,他敢于斗争到底,亦甘愿作出牺牲,牺牲自己珍贵的爱情。即使如此,他也从未后悔过,因为他说过他首先是属于党其次才属于冬妮亚和其他的亲人。保尔这种宁愿牺牲爱情、亲情,也要执着追求党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震憾,一种心灵的震憾。  
                              


                              15楼2011-05-16 1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