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侠吧 关注:876贴子:1,869
  • 4回复贴,共1

证道一贯真机卷二法财侣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5-16 07:56回复

    上阳子曰:“金丹大道,古人万劫一传,并非等闲细事。天机秘密,古圣仙真,著书立说,皆不可成段诀破。其中孔窍多门,名号不一,真是不可以意见猜度。猜之身中,则顽空枯坐,乃有磨砖作镜之机。猜之身外,则闭气房中,适犯抱薪救火之戒。用兵、用将,则疑于采战,而言三峰之术者,已斥其非。入口、入腹,则疑于服食,而用金石之剂者,已罹其祸。至于用闺丹,则秽质可疑。指炉火,则耗财可悯。诚哉慧如颜闵,未有无真师而自悟者也。所以云:‘性由自悟,命假师传。’然真师难遇,必须具大智慧眼者,方能别之。昔吕祖识师于长安,杏林拜师于缰锁,乃具大慧眼者也。否则,如退之遇韩湘于蓝关,元晦遇紫清于武夷,彼二贤者,岂无智慧?特以自恃、自见,不肯虚心,所以遇而不遇也。”
    缘督子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如士农工商,小伎、小术,尚资于师,况超凡入圣,生死大事耶?是以前圣竭力尽心,勤苦事师以求斯道,信受奉行。既已成道,则前我而仙者,是我祖父。后我而仙者,是我儿孙。传此道脉,则本师为我慈父矣,安敢不尽其孝哉?至如吴真君反事许祖,古灵赞反师弟子,此盖论道不论迹。不耻下问,莫甚于斯。尤为奇特,盖所重者,道也。”
    缘督子曰:“世人盲修瞎炼,不达真诠,难明至理。丹经万卷,如入海数沙,永无实证。若宿有善缘,得遇真师,将天机妙用,逐一诀破,妙眼天开。如贫得宝,如病得药,如囚遇赦,如死再生,胜如万两黄金。黄金易尽,妙法无穷。
    “昔如来云:‘若说是事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上阳子曰:“人之惊疑,器识鄙浅,姑置勿论。云何诸天,亦复惊疑?则于其间,必有可惊、可疑之事者。’
    “抱朴子葛洪幼年慕道,历览万书,智齐十哲,慧过颜闵,莫能自悟,后遇郑思远真人密授口诀。住古圣真,不能臆度,今人何其谬也!”
    上阳子曰:“无地寻师,不明金丹奥旨,便可绘祖师纯阳,重阳、丹阳三仙真形,晨夕香花,一心对像。诵此《金丹大要》一篇,乃至十遍、百遍、千遍,日积月深,初心不退,愈加精勤。自感仙真,亲临付授。理路透彻,心地虚灵,即时脚跟踏得实际。何以故?上界敕命,见授丹阳真君掌领仙籍,巡行天下,察人功勤,注上丹台。分遣真人仙子,下为人师。移文录司,主借丹财,成就学仙之士无上妙道,必成真人。”
    上阳子曰:“我师缘督子数指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致虚续曰:既自虚无中来,却非天之所降、地之所出,又非我身所有,非精、非血、非草、非木、非金、非石,是皆非也。自非师指,谁得而知之乎?”
    吕祖曰:“辨水源清浊、金木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
    上阳子曰:“虽圣师叮咛,犹恐乖错,安得凡夫而自悟耶?”
    张紫阳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许祖曰:“丹经须是口相传。”
    萧紫虚曰:“先天、先地最玄机,福浅焉能得遇之?”
    上阳子曰:“纯阳、海蟾、重阳诸祖特愍世人陷溺。垂慈救劫,故出没变化,往来尘世,必其可度者度之。是以金丹之道,神仙能授与人,而不能必其成。却能知其必成之人,是以度之必成之人耳。”
    上阳子曰:“余昔未闻,拟若得之,要与世人尽谙此道,不相瞒隐。及既得闻,审思密视,果无其人堪传此道者。吕祖云:‘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俗眼看来,丈夫而非男儿乎?”
    上阳子曰:“仆自遇至人,盟授大道,即欲图就此事。而以功缘未立,用是求诸仙经,搜奇摭粹,作成《金丹大要》。书成立后,不恤起处。每过名山,及诸城邑,随方作缘。低首下心,开导世人,诱进此道。四十年来,求者纷纷,卒未见有大力量而精进者。”
    上阳子曰:“余作《金丹大要》十卷,书成,又虑世人非得口传,宁有自悟?遂用携书竭厥,屈己求人,稍有可提可挈者,莫不低首俯身奖词劝诲翼进。此道或遭诟骂,始自隐忍。偶获一人、两人之知,即来千人、万人之谤。但欲行道,不顾是非。遇诸讪则喜而受之,是法器则勉而进之。其间可入门者,则引之而升阶。可升阶者,则引之而入室。凡用心至于此者,盖欲续大道于一线,提流俗于火坑,使世知有金丹之道不诬也。”
    


    2楼2011-05-16 07:56
    回复
      2025-08-30 02:14: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张紫阳曰:“知者唯简陋易,昧者愈烦愈难。”
      《悟真篇》曰:“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薛紫贤曰:“神仙不肯分明说,说与分明笑杀人。”
      石杏林曰:“简易之语,不过半句。证验之效,只在片时。”
      上阳子曰:“未遇真师谈道难,既闻玄妙却如闲。”
      钟离祖曰:“此道分明事不多,奈缘福薄执迷何。”
      《黄庭经》曰:“至道不烦诀存真,”又曰:“治生之道了不烦。”
      《参同契》曰:“字约而易思,事省而不烦。”
      邱长春祖曰:“采取要师指。”
      邱长春祖曰:“牵将白虎归家养,制伏须求法口传。”
      邱祖曰:“峨嵋山上星,北海潮中月。天机师秘传,莫与凡夫说。”
      邱祖曰:“人能得诀好修真,及早寻铅接命。”
      邱祖曰:“微妙真机在口传,人能得法可成仙。”
      邱祖曰:“莫把无为是道,须知有作方真。”
      邱祖曰:“必成仙佛,事真有,实能够超脱轮回,及早寻师友。”
      邱祖曰:“相传一味水中金,呼谷传声响应。”
      《契》曰:“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
      许祖《石函记》曰:“其诀至禁,诀之在口。”
      张三丰曰:“一诀天机值万金”,又曰:“劝贤才,莫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
      达摩租曰:“不说法,不谈经,单传直指见娘生。”
      马祖《还丹歌》曰:“玄微妙诀无多言,只在眼前人不顾。”
      又曰:“在眼前,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难比。”
      泥丸祖曰:“眼前有路不知处,造空伏死徒冥冥。”
      《破迷一笔勾》云:“真修行,口诀师亲授。劝迷徒,你把私心自用一笔勾。”
      又曰:“铅汞跟着走,龙虎眼前有,若知生身的根由,才晓得造化在手。”
      《执中篇》曰:“死他生我神仙诀,舍己从人造化方。”
      吕祖《三字诀》曰:“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着丑,行着妙。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吞入腹,自知道。药在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滓质物,自继绍。二者余,方绝妙。要行持,今人叫。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认得真,老还少。不知者,莫与告。些儿法,合大道。精气神,不老药。静里全,明中报。乘鸾凤,听天诏。”
      张三丰曰:“入嵩山,感得火龙亲口传,命我出山,觅侣求铅。”
      《青羊宫题词》云:“先天,是神仙亲口传。神仙、神仙,只在花里眠。”
      《玉线经》曰:“未得真传,难得者信心。已入真宗,难忘者情种。”
      《洞玄经》曰:“家中原有至宝,世人障蔽难明。”
      吕祖《鼎器歌》曰:“须要真师真口诀,指破阴阳三品丹,方可存心待明月。”
      吕祖《采金歌》曰:“此妙诀,要师传,不得真师枉徒然。得之莫作容易看。至人传,非人远,万两黄金不肯换。”
      正阳祖曰:“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莫怪频登此言词,轻慢必有阴司折。”
      《敲爻歌》曰:“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
      吕祖曰:“身在世,也有方,只为时人莫忖量。”
      “真阴真阳人不识,露出一勾清净月。”
      《采真机要》曰:“口诀还须口口传,又因口诀路通玄。能知火发灵光透,献出青龙惹妙铅。”
      上阳子曰:“先天一炁,状如细雨密雾,亦如明窗尘,亦如黍米珠,其道易知,其事易成,初无难也。
      “万善无亏必遇师,须于言下悟玄机。若无善行难遭遇,纵有师传未免疑。”
      马丹阳宜曰:“师恩深重终难报,誓死圜墙炼至真。”
      《敲爻歌》曰:“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
      


      6楼2011-05-16 07:58
      回复
        《葫芦歌》曰:“混沌七日死复生,全凭侣伴调水火。”
        《无根树》曰:“托心知,谨护持,时恐炉中火候非。”

        彭真人曰:“寻灵山,选福地,造丹房,建星坛,安炉灶,铸鼎室,交合真友,总览纪纲,若头头具备,方得从事于斯也。”
        阴真君曰:“不得地,莫妄为。须隐密,审护持。保守莫失天地机,此药变化不思议。”
        真一子曰:“彻声色,节嗜欲,去名利,投灵山,绝常交,结仙友,隐密潜修,昼夜不怠,方可希望也。或不如是,则虚劳勤耳。”
        泥丸祖曰:“莫近丘坟污秽田,亦嫌战地产人眠。钟来灵气方为福,便是求仙小洞天。”
        又曰:“山林静处最宜良,或在城中或在乡。土得厚时丹得厚,妄为立见受灾殃。”
        又曰:“室宜向木面朝阳,兑有明窗对名光。照顾有名人莫晓,暮阴不得闭金墙。”
        吕祖《黄鹤赋》曰:“择善地,慎作事之机密。置丹房,造器皿之相当。”
        《悟真》曰:“须知大隐居朝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金石诰》曰:“闹非朝市静非山,时人欲识长生药,对境无心是大还。”
        《天仙正理》曰:“福地者,不逢兵戈之乱,不为豪强之侵,不近往来之冲,不至盗贼之扰,略近城市,易为饥食之器,必远树林,绝其鸟风之聒。屋不逾丈,墙必重垣,明暗适宜,床坐厚褥,加以清浩菜茶谈饭。调养口腹,安静气体,亦易易事耳。”
        《修真辩难》:“或问‘在市在朝,未免有人情世事,何能一心修道’?答曰:‘在市在朝,正是奋大用发大机处,乃上等作法。盖金丹在人类中而有,在朝市中而求,古人通都大邑,依有力者,正在此耳。’”
        


        11楼2011-05-16 08:01
        回复
          此吧有真文!


          12楼2011-05-22 14: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