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670贴子:1,754,460
  • 10回复贴,共1

求助关于清末时期,外国在中国依靠法外治权做出违法之事的案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拜托啦


1楼2011-05-15 18:16回复
    关于这个“会审公廨”的司法机关,发生过很多这种性质的事情。
    举个例子,1905年有个大闹会审公廨的事件。
    找篇文章:


    IP属地:中国台湾3楼2011-05-15 18:51
    回复
      2025-08-25 23:53: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海公共租界特殊的司法机关----会审公廨
           不久以前,人们经过浙江北路七浦路口,还可以看到一幢古朴的建筑,这就是过去的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它最早设于南京路香粉弄,1899年9月才移建于此。1905年,这里曾发生轰动一时的大闹“会审公廨”事件。
      大闹会审公廨事件的起源,还得从上海租界特殊的司法制度说起。自1843年租界在上海开辟后,外国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中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在租界内设立了领事法庭(Consular Courts)。当时租界内的中国人违法犯罪,仍由清政府的上海地方官(上海知县和苏松太兵备道)审理,而租界内的外国人违法犯罪则可以完全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由各国驻沪领事自行审理。自1853年“太平天国”浪潮席卷长江下游一带以及上海县城发生小刀会起义后,上海华界及其邻近地区有大批难民涌入租界,使租界内人口剧增,不仅改变了先前“华洋分居”的局面,而且华人很快就占了租界居民的绝大多数。“华洋杂处”后如何维护租界内的安全与秩序就成了一大难题,而管理租界内为数众多的华人居民,更是这道难题的焦点所在。为此,先是在1864年,英美租界(后称公共租界)内设立了一个司法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由苏松太兵备道(俗称上海道台)委派官员会同英国领事审理租界内发生的华人案件。接着在1868年4月,根据上海道台和英美等领事商订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英美租界设立了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英文名为Mixed Court)。
      会审公廨是上海历史上在特殊时期、特殊区域成立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由外国领事参加会审或观审;纯粹华人案件,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
      虽然名义上属于中国的司法机构,但是会审本身就反映了外国人对中国在租界内的司法主权的一种损害,中国谳员在职权的独立行使上已经受到了外国领事的越权干扰,双方必然要发生各种矛盾冲突。不仅如此,外国领事还以工部局(驻沪外国侨民设立的租界管理机构,英文名称为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及巡捕房为工具,擅自扩大外方陪审官的权力,无论什么案子外国领事均欲插手,甚至强行陪审并讯断纯粹华人案件,使中国谳员几乎丧失了当堂发落人犯的权力。公共租界内人犯的拘留提押,也几乎全由工部局捕房来执行,然后再转送公廨审判。很明显,外方这种侵占中方**权和审判权的蛮横做法就是为了将租界内的华洋居民统统置于外方管制之下。
      在中国谳员与外国领事、公廨与捕房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中,与后来发生的激烈风波直接相关的是派捕监视公廨问题和女犯监禁问题。到了1905年,双方的矛盾已经很尖锐。例如巡捕将押解会审公廨讯断的人犯,无论定案与否,都要带回捕房,而不是留在公廨。按过去的惯例,由公廨发落的女犯一向羁押在公廨所建的女所(即女看守所)里,但此时外国领事,尤其是英国副领事德为门(Twymen),竟借口公廨女所污秽不洁,要将女犯押入工部局新建的女西牢。对于外方的霸道言行,中国地方官府几次三番向驻沪外国领事团提出抗议,但都毫无效果。
      


      IP属地:中国台湾4楼2011-05-15 18:51
      回复
        一则报道揭开了大闹会审公廨事件的序幕
        大闹会审公廨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
        1905年12月9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星期六,《申报》第四版以“公廨讯案巡捕房大起冲突”为题,详细报道了黎黄氏案的发生,并惊呼:“似此冲突,盖设立会审公堂以来所未有也。”这起案件由此迅速引起上海民众的广泛关注。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名广东籍妇女黎黄氏,在四川做官的丈夫去世后,准备将其棺材送回家乡安葬。黎黄氏及其旅伴三男二女从重庆乘轮船沿长江而下,准备经上海回广东,由于同行的还有十五名女孩子,途中引起了巡捕房的怀疑。12月8日(十一月十二日),黎黄氏一行人等刚刚抵达上海,便被巡捕房以拐带人口的罪名拘捕,送交会审公廨审理。此案由中方谳员关絅之、襄谳(副谳员)金绍成和英国副领事德为门会审。据黎黄氏供称,随行女孩是广东的亲戚来信托买,作为丫鬟或是婢女,都有身价凭据,另外船中还有一百多件随身行李,显然不是人贩子所为。由此,关絅之认为工部局方面所控拐带罪名证据不足,决定照章将黎黄氏一行暂押公廨女所听候发落,先查验卖身凭据和亲戚信件,以搞清事实真相。谁知先是捕房捕头跳出来说,黎黄氏系拐犯,必须由捕房带回。接着,德为门也出面帮腔,坚持要捕房将人犯带回,改押工部局女西牢。
        关絅之不得已再次声称:“女犯押于西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无此条例,且又未奉道谕,不能应允。”德为门却粗暴地说:“本人不知有上海道,只遵守领事的命令。”说罢令巡捕带回人犯。处于这种局势下,关絅之也愤然说道:“既如此,本人也不知有英领事。”并命令廨役将黎黄氏等带下。德为门仗势欺人,竟越权喝令众巡捕上前,强行将各犯夺下。终因巡捕仗着人多势众,人犯竟被夺去。进而巡捕在公堂上大打出手,围殴与其争夺人犯的廨役,打伤二人。副谳员金绍成见状上前劝阻,谁知西捕打红了眼,目无长官,竟持棍欲击,被金一把将木棍夺下。此时,堂上堂下人声鼎沸,早已乱成一团。廨役赶紧关闭公廨大门,众巡捕挟持着人犯出不去,竟然直接向关絅之索取钥匙。关絅之怒斥道:“毁门可,打公堂可,即杀官亦无不可!” 巡捕虽然胆大妄为,却还不敢杀害中国官员,最后还是强行破门而出,将黎黄氏一行关入囚车扬长而去,后将黎黄氏等人押于西牢,十五名女孩子则送进济良所(为妇女提供救济教其从良的地方)。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大闹会审公廨事件。
        


        IP属地:中国台湾6楼2011-05-15 18:52
        回复
          当上丵海方面的交涉尚无结果时,北丵京的外国公使团从全盘利益考虑,认为没有必要将事态扩大,于12月13日命令上丵海外国领事团将黎黄氏押回公廨女所释放。但是工部局捕房却故意藐视会审公廨,15日竟将在押的黎黄氏等人及十五名女孩子直接送到广肇公所释放了事,而不是递交公廨。领事团则不顾中国民众的抗议,拒绝撤换英国副领事德为门。这两个举动更加激怒了刚刚经历过抵制美货运动、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的上丵海市民。上丵海华人商务总会立刻发表声明,呼吁租界华人商店一律罢市以示抗议。
          12月18日,公共租界中国商人开始集体罢市,英商船坞、工厂华工罢丵工,这一天上午九时,愤怒的民众围攻老闸巡捕房(在今贵州路,近南京路),关絅之和金绍成两位谳员前去制止无效,有人一把火烧了捕房。位于南京路上的工部局市政厅(今南新雅大饭店处)前也有群众集会示丵威,印度巡捕竟悍然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华人三名,打伤多人,酿成震惊中外的血案。在其他地方也有流血冲突发生。在这一天的流血事件中,华人死伤计有三十余人,死者十一人。洋人有被殴受伤者,德国和比利时驻沪总领事外出也遭到了攻击,另有部分外国人私有财产受到损失,其中英国副领事德为门的汽车被烧毁。
          流血事件发生后,上丵海道台袁树勋亲自前往现场弹压,劝告华人商店开市。12月19日,《申报》分别刊布了上丵海道台的严禁暴动告示和安民布告。


          IP属地:中国台湾8楼2011-05-15 18:53
          回复
            黎黄氏案的了结
            围绕黎黄氏案的解决办法,中外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来我往的外交斗争。
            由于罢审、罢市、罢丵工在继续,繁华的公共租界几乎陷于瘫痪,洋人束手无策,流血冲突发生后的第二天,即12月19日,工部局总董安徒生(Anderson)等人便去与道台袁树勋和谳员关絅之会谈,磋商黎黄氏案的解决办法。工部局方面口头上承认巡捕哄闹公廨确实错误,同意以后女犯概归廨内女所收禁,但认为撤换德为门问题是中英两国政府方能解决的问题,惩处行凶捕头木突生一事,要待工部局调查后决定。同时外方恳请关絅之出面劝说商人开市,恢复秩序。关絅之要求派英国水兵和西捕印捕各五十名听其调遣。安徒生一口答应,于是关絅之就率领外国军警走上丵街头,沿途宣告:工部局、巡捕房已经认错悔过,女犯今后不再押西牢了。洋人军警听从华人官员调遣,可谓租界历史上第一次。因此中国民众的愤怒情绪开始平息,社会秩序渐渐恢复。但是由于工部局和领事团的态度依然强硬,事件并未得到真正解决。
            12月21日,两江总督周馥奉命赴上丵海与领事团商议事件解决办法。在他来沪的前一日,公共租界商店已经恢复营业。周馥到沪后,即一方面严禁暴动,一方面刊布安民告示。12月23日,会审公廨应周馥的要求重新开审。开审第二天,又值英国领事陪审,竟仍然由德为门出席,关絅之当即拒不承认,结果英方只得改换他人。
            到了1906年2月初,大闹会审公廨事件最终有了解决结果:外国领事团同意今后女犯一概由会审公廨收押发落,并将以前所押西牢女犯都送回公廨。中外互派差捕至捕房和公廨巡视,但巡捕不准擅入上房及办公场所,廨差不得进入巡捕房总巡的写字间。对于英国副领事德为门,英方不答应撤换,但不久以后就将其调到镇江去了,算是保住了英国的体面。捕头木突生因查无证据未予惩办,实际上是指认有误,副谳员金绍成后来认出,当天在公廨殴差辱官的西捕并非木突生,而是杨树浦捕房的捕头爱尔斯。


            IP属地:中国台湾9楼2011-05-15 18:53
            回复

              尾声
              虽然弱国无外交,但是经过努力,在大闹会审公廨事件的善后处理上,中国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果。1906年3月14日,清政府外务部与北京外国公使团订立协定,双方重新承认1868年《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由于中国官民的奋力抗争,外国公使团被迫放弃先前与清政府外务部商谈修改《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的计划,列强企图将历年侵犯会审公廨司法主丵权的成果,通过修改章程条文的形式加以固定的企图遭到了挫败,会审公廨因此恢复原状。
              对于在流血冲突中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中外双方曾互相提出索赔要求,最终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英国方面先经工部局提出,后由领事团和英国公使要求,但都被中方拒绝,而中国方面的赔偿要求,也同样不被承认。事情一直拖至1907年12月,中英双方商量的结果是,大闹会审公廨事件中的赔偿问题,由上丵海道台袁树勋以个人名义赔偿英国5万两银子了结。其他中外索赔要求,一概被双方拒绝。大闹会审公廨事件,至此才算完全告终。
              在大闹会审公廨事件中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关絅之赢得了国人的拥戴,声誉鹊起,后擢升知府、知州等官职,1911年辛亥革丵命后,上丵海形势一度动荡不已,关絅之又受命第四度出任会审公廨谳员,继续维护中国主丵权。1926年12月,经过长期的交涉,中丵国政府代表与外国领事团代表签订了《收回上丵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 1927年1月1日,会审公廨被中丵国政府收回。
              (完)


              IP属地:中国台湾10楼2011-05-15 18:54
              回复
                拥抱百合姐 谢谢哦


                11楼2011-05-15 19:43
                回复
                  2025-08-25 23:47: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抱个小月亮


                  IP属地:中国台湾12楼2011-05-15 20:04
                  回复
                    嘻嘻 偷笑
                    !~! 成精品了
                    不过如果是百合姐发的就好了


                    13楼2011-05-15 21:37
                    回复
                      么么,我俩一起发的也一样的


                      IP属地:中国台湾14楼2011-05-15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