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阿龙索,对他这个有点“傻气”的米纳尔蒂车手完全忽略中,他没有任何的特征,唯一有的大概就是年轻吧。现在的阿龙索,世界冠军,自信满满,连说话的语气也强硬了很多,更是被冠以新车王的名号。
初见莱克宁,对他这个有点羞涩过了头的22岁车手,总忍不住要笑上一下,尤其是他在哈基宁的身边时。现在的莱克宁,除了一个略显安慰的世界亚军,就是距人千里的冷淡和麻木,更是被冠以暴缸王的美称。
短短几年,两个人好像都变了很多。胜者为王,败为寇,虽然觉得阿龙索在场下有点不安分,但他成为了冠军,他可以有这个资本。而看到英国站后的莱克宁,从他的表演中感到莫名的痛心,甚至与比去年欧洲站还要痛心,他好像丢失了什么,放弃了什么。
有人说是阿龙索的稳定,理智和出色的赛车成就了他的世界冠军梦,莱克宁是因为赛车问题还有就是驾驶技巧的问题,盲目追求冠军。这也是双方车迷互相指责的主要焦点。而我却觉得是阿龙索你生对了时代,而莱克宁你生错了年代。
现在的F1被FIA这个行政管理者变得我越来越看不懂了。安全和降低成本成了他们叫的最响的两个词,甚至是牺牲赛事的精彩程度。然而对于他们所谓的安全和降低成本,他们做了什么?01年莫斯里叫嚣着要限速,05年的一场比赛只能用一部引擎和一套胎,到现在的两场比赛用一部引擎,V10变V8,现在讨论的引擎冻结计划,甚至是更可笑的05年进站要不加油,要不换胎。而我认为他对车手最大的保护就是那个“汉斯”,而其他的,莫斯里更愿意听专家和自己的,而不是车手的和车队的。莫斯里显然低估了车队中一群叫天才的人,车队工程师。他们在这场你变我变的游戏中显然要比莫斯里快,他们会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法来对抗限制,结果呢,看看今年的各队支出和赛场上的速度吧,莫斯里显然是白忙了。而我们这些“任人宰割”的上帝们,看到的是什么?车手们老老实实的比赛,比以往更学会了保护,比以往更高的完赛率,而稳定成为了胜利最高的砝码,而不是速度。显然阿龙索知道这个答案,在FIA的答卷上得了满分,而从不发现FIA改变的莱克宁得了零蛋。阿龙索和莱克宁也许在天分上没什么区别,但阿龙索知道怎样能得到冠军,而莱克宁显然还在固执的坚持赛车本来的最基本要素——速度,却没有发现其实现在大概不是最快说了算的年代了。当莱克宁在赛场上暴缸时,我只是心痛一下下,因为我认为他还在为我们这些车迷们保留着赛车的本质,然而莱克宁在英国站第一次进站前,我个人认为是一种保护赛车的开法,也许在最后一块阵地上坚守的人也开始投降了。
阿龙索胜利了,在FIA“变相”的安全和降低成本的时代他成为了强者,他的稳定获得了成功,而莱克宁,这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也许更适合活在崇尚进攻和速度的8,90年代。也许莱克宁真的是生错了年代。
PS:又一个无聊贴,看它能沉的多快,抱歉,没能给在我帖子里回贴的人一个八卦贴。
初见莱克宁,对他这个有点羞涩过了头的22岁车手,总忍不住要笑上一下,尤其是他在哈基宁的身边时。现在的莱克宁,除了一个略显安慰的世界亚军,就是距人千里的冷淡和麻木,更是被冠以暴缸王的美称。
短短几年,两个人好像都变了很多。胜者为王,败为寇,虽然觉得阿龙索在场下有点不安分,但他成为了冠军,他可以有这个资本。而看到英国站后的莱克宁,从他的表演中感到莫名的痛心,甚至与比去年欧洲站还要痛心,他好像丢失了什么,放弃了什么。
有人说是阿龙索的稳定,理智和出色的赛车成就了他的世界冠军梦,莱克宁是因为赛车问题还有就是驾驶技巧的问题,盲目追求冠军。这也是双方车迷互相指责的主要焦点。而我却觉得是阿龙索你生对了时代,而莱克宁你生错了年代。
现在的F1被FIA这个行政管理者变得我越来越看不懂了。安全和降低成本成了他们叫的最响的两个词,甚至是牺牲赛事的精彩程度。然而对于他们所谓的安全和降低成本,他们做了什么?01年莫斯里叫嚣着要限速,05年的一场比赛只能用一部引擎和一套胎,到现在的两场比赛用一部引擎,V10变V8,现在讨论的引擎冻结计划,甚至是更可笑的05年进站要不加油,要不换胎。而我认为他对车手最大的保护就是那个“汉斯”,而其他的,莫斯里更愿意听专家和自己的,而不是车手的和车队的。莫斯里显然低估了车队中一群叫天才的人,车队工程师。他们在这场你变我变的游戏中显然要比莫斯里快,他们会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法来对抗限制,结果呢,看看今年的各队支出和赛场上的速度吧,莫斯里显然是白忙了。而我们这些“任人宰割”的上帝们,看到的是什么?车手们老老实实的比赛,比以往更学会了保护,比以往更高的完赛率,而稳定成为了胜利最高的砝码,而不是速度。显然阿龙索知道这个答案,在FIA的答卷上得了满分,而从不发现FIA改变的莱克宁得了零蛋。阿龙索和莱克宁也许在天分上没什么区别,但阿龙索知道怎样能得到冠军,而莱克宁显然还在固执的坚持赛车本来的最基本要素——速度,却没有发现其实现在大概不是最快说了算的年代了。当莱克宁在赛场上暴缸时,我只是心痛一下下,因为我认为他还在为我们这些车迷们保留着赛车的本质,然而莱克宁在英国站第一次进站前,我个人认为是一种保护赛车的开法,也许在最后一块阵地上坚守的人也开始投降了。
阿龙索胜利了,在FIA“变相”的安全和降低成本的时代他成为了强者,他的稳定获得了成功,而莱克宁,这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也许更适合活在崇尚进攻和速度的8,90年代。也许莱克宁真的是生错了年代。
PS:又一个无聊贴,看它能沉的多快,抱歉,没能给在我帖子里回贴的人一个八卦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