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复习吧 关注:64贴子:395
  • 4回复贴,共1

我们的化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化学与生活

林丽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食盐是怎么来的吧?现代人类经过对化学的研究,食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过去,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常常做菜没有盐或者盐中缺碘,导致了“大脖子病”等等。
      日常生活中,化学还给人类带来许多方便,洗衣粉和肥皂是家用去污的好产品,啤酒是人们喜欢的饮料,蒸
馒头时放些苏打,馒头蒸得又大又白又好吃,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
     化学与医学也密切相关,供氧器就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制氧,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我就是其中一个。人们还应用科学的方法制造生理盐水,减轻病人的痛苦。近代,人类发明了许多新药品,攻克了不治之症,如青霉素等。但是,癌症和艾滋病仍令医生们束手无策,这两个重大难题,相信我们未来的接班人一定能够解决的。
     在一些重大的科学领域里,化学的作用也不小,火箭发射所需燃料,就是利用了氢氧燃烧得水的原理。可是残酷的人类又把化学带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毫无人性地利用人做化学试验。现代人类已采取了措施,比如禁止使用核武器。
     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变化,有利也有弊,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在警告我们,臭氧层空洞威胁着我们,环保成了化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一重大问题。
     对于我们这一代担负的任务,只有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善人类生活,或许将来,化学的益处更多些。弊处少一些。

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

聂聪

      公元前四百三十一年,希腊斯巴达克人为攻占雅碘人占据的成市,将硫磺等混合物点燃后放其城下,从而大获全胜。这种施毒法被称作“希腊火”,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武器。
      所谓化学武器,就是指通过爆炸、蒸发、布洒等方法分散的剧毒液体或气体物质,进行大规模杀伤的武器,主要分六类: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和刺激性毒剂。
     由于化学武器有着兵不血刃可夺城拔赛的特殊作用自它一问世便倍受青睐。十六世纪后人们开始研制真正的化学武器。现代战争中,德国率先于一九一五年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从此化学武器被频频用于战争。尽管化学武器杀伤力极强,能克敌制胜,但它的使用是灭绝人性的,如使人全身糜烂的芥子气,造成神经系统超负荷运转而死亡的沙林,无一不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二战期间,德国曾用大量毒剂杀害了数万战俘;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使用毒剂逾一千六百次,两者都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
     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九日,为全面禁止、彻底销毁化学武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生效,其履约机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也随之正式成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衷心希望,今后的战争将不再使用这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

化学与现代战争

杨臻

     去年5月,北约向南联盟投下贫铀炸弹。铀是什么呢?铀矿中所含的铀元素由23492U、23592U、23892U三种同位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铀——238,约占99.2742%,而铀——235仅占0.0054%。铀——235被中子轰击后,会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原子能,宏观世界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
  贫铀亦称贫化铀,是从天然铀中提取用作核    燃料成核武器装料——铀---235后的核废料,其主要核素成分为铀——238。铀——238是a衰变放射性核素,半衰期4.49x109年。
  70年代,美国首先发明铀——238作为金属坚韧度高,穿透力强,因此用来制成的称为贫铀炸弹可穿透坦克和装甲车,并释放出有放射性的“铀尘”,对人体造成长期的危害。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首先使用了这种贫铀炸弹。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轰炸中,又使用了这种武器。



1楼2006-06-13 21:08回复
      在食方面,化学同样重要。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各种饮用酒,经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槟榔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食物,在食用前,槟榔必须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食用。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 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
      化学无时不在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洗涤剂是含磷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人们清洗器具、纺织、造纸、农药等部门。用磺铁矿燃烧制硫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 “王水”检验金子是否纯。用酸洗去水垢。用汽油乳化橡胶做粘合剂。用氢氟酸雕画玻璃。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爽口的汽水,用小苏打做可口的饼干。用腐蚀性药品清除管道阻塞。生活中,化学的频繁使用不是举例能举完的,它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它使碳这一元素形成了美丽高贵的金刚石和柔软廉价的石墨两种天壤之别的形态,跟人们开了玩笑。人们将在他的一个个玩笑中不断摸索进步。而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它的进步而进入美好的未来。

     化学与生活

    李锦

      生活丰富多彩,在不经意之中,人们经常遇见一些化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但人们很少注意到其中的微妙与有趣。
      大家对“咸鱼”一定不陌生。可为什么鱼加上点盐就可长期放置,而不腐蚀、变质呢?其中的关键是食盐。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细菌的作用。只要控制生物细菌的生长,就能防止食物腐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电解质,它的饱和溶液渗透压大于非电解质溶液(微生物细菌中的细胞中蛋白质溶液)的渗透压。当渗透压大的溶液和渗透压小的溶液间隔以半透膜(如细胞膜)隔开时则溶剂分子将从渗透压小的一方渗透到渗透压大的一方。即在食盐溶液存在下,微生物细菌细胞中的水分子将不断进入食盐溶液中去,导致细胞干枯致死,而起到防腐的作用。氯化钠不仅创造了“       死海不死”的特例,而且在防腐领域也有良好的表现。
      水乃生命的源泉,水的硬度高低跟人体健康关系极大。高硬度水中的Ca2+、Mg2+能跟SO42-结合,使水产生苦涩味,还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暂时性的腰胀、排气多、腹泻等现象,这就是“水土不服”的秘密。
      了解化学,懂得生活,同时也可避免“大降横病”。
      1938年3月14日,比利时的哈塞尔特城处在零下15℃ 的严寒中,横跨在阿尔伯运河上的一座雄伟壮丽的钢桥,突然间发生巨响,不到几分外钟即折成几段,坠入河中。此事故的肇事者是钢铁中的磷。磷是钢的有害元素之一,能使钢产生冷脆性,使钢在常温下轧制和加工时容易断裂,尽管它能提高钢的硬度,但显著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可见,生活中了解化学是必要的。
      生活的方式不断变化,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不断增多。请经常关注身边,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与生活

    庄晓晖

      要问化学与生活有什么关系?我要说:高品质的生活少不了化学。怎么,你不信,那就陪你到王太太家走一趟吧!
      碰巧,王太太正在厨房煮饭。只见王太太拧开液化气开关,不到10分钟,一盘可口的炒白菜就煮好了,这盘鲜美的菜中加入含碘的食盐,不仅味美,而且有保健防病的功能呢!又炒了一盘三层肉之后,王太太做起了馒头,这时酵母可派上了用场,你瞧,一个个馒头经过发酵之后,吃起来特别松软。不一会儿,王叔叔来吃馒头了,真奇怪,王叔叔戴着眼镜,橱房里这么雾气腾腾的,镜片怎么不见模糊?原来,他用了含羧甲基纤维的防雾剂,使原本镜片的疏水表面变成了亲水表面,这样就不易凝起水珠了。唉呀!王太太今天做得馒头还剩下几个,留着会不会坏呢?没关系,王太太自有妙招,她用小苏打和36度的白蜡制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和馒头一起装进一个瓶子里。这样经过二氧化碳处理的馒头放上1~3天,仍然保持清香不变质。饭吃完后,该洗碗了,可是刚才盛三层肉的那个盘子油腻腻的,不好洗啊!这对王太太来说可是家常便饭了,只要用加碱的热水洗,就能很好地洗去油污。洗完碗筷,王太太又在干什么呢?原来她正在用消毒柜给碗筷消毒呢!这种消毒柜是根据氧气在高压放电时生成的是臭氧来制造的。臭氧是一和种强氧化剂,能有效地杀死细菌,防止细菌繁殖再生,从而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3楼2006-06-13 21:08
    回复
      2025-11-14 12:19: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化学与生活紧紧联系着,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好化学知识。

      环保与化学

      赵微

          “环保”是21世纪的首要课题。它与化学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此,我们就谈谈大气污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污染大气。从原始人的刀耕火种,到工业革命后使用大量矿物能源,对大气造成了巨大污染。
      大气污染物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工污染物两类。其中,硫的氧化物是最古老的大气污染物,而且一直被用作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物。它们能在大气中形成微蓝的白色 毛状烟雾,且在转变成硫酸后,可使污染地区的能见度降低。SO2可由木材、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产生。
         NO的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但实际上几乎产生于所有的燃烧过程。在常温下,空气中含氮气79.02%,氧气20.91%,两者均较稳定。但在燃烧着的高温火焰中,两种气体可化合为NO。
         在日常生活中,会不断接触厨房的各种蒸汽、洗涤剂烟雾、化妆品和地毯、织物、气溶胶、烟草的烟以及近年来家用杀虫剂等。来源于室外的昆虫微粒,人畜排泄物散发的气味,沼泽地产生的甲烷气体以及田野道路上的灰尘,都是我们接触的室外污染物。
         环境中发生的问题与环境污染往往要谈到污染成分,污染物的含量,污染物产生的化学机理等,这些都要在具备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否则,调查研究常常是不够深入或只能做一些表面文章,研究环境问题可以促进对化学学科的学习。

      人类的天然保护伞———臭氧

      朱冕

      1986年,美国科学家通过 星发现,在南极和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正在危及人类的生命,发出保护臭氧层的呼吁。
          臭氧,是一种带有特殊臭味的物质。雷雨过后,我们能闻到这种气味。在地球上空7至30公里大气层中,来自太阳的高能紫外线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光解,生成两个氧原子,然后三个氧原子结合便生成了臭氧。大量的臭氧分子结集于高空大气中,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具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辐射的作用。科学家指出,臭氧层变稀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臭氧层空洞形成,主要是人类活动释放的物质引起的。首先,人类使用超音速飞机产生NO等废气,NO与臭氧反应生成O2和NO2,NO2又与氧原子作用,生成NO和O2,排放出的NO等气体,增大了臭氧分解速度。其次,人类广泛地用作冷冻剂和气溶胶的氟里昂—12(CFCl3)和氟里昂(CF2Cl2),一旦扩散到空气中,与高能紫外线作用,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同样起着破坏臭氧的催化作用。
          近几年来,科学家纷纷提出保护臭氧层的问题,限制某些损害地球臭氧层的化学产品,并向南极上空输送臭氧,以弥补臭氧空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祸害。

      高中化学学习小结

      郑懿

      通过一个学期的高中学习,我对高中化学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高中化学知识需要整理,系统地归纳。其次,要把学过的内容与刚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只要你知道Cl2的性质、用途、制法等,就可以基本掌握整个卤族的性质、用途、制法、递变性等,剩下的就只需掌握其它元素的特殊规律。再次,要善于发现相似性,例如,卤族元素与氧族元素有许多相似性,如它们都有强氧化性等。最后,应注重知识的应用。

      化学与现代战争

      林敬硕

      现代战争是指现代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条件下进行的战争。现代战争的破坏性增大,战场范围也变得广阔。
          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特点是(1)中毒途径多,可呈气、烟、雾、液态使用,可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口食等。(2)杀伤范围广,染毒空气无孔不入。(3)作用时间长,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持久。(4)影响因素多,受天气和地形地物的影响非常大。
          化学武器是施放毒剂的武器。毒剂种类可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失能性毒剂。
          沙林棱曼、维埃克斯、敌敌畏属于神经性毒剂。
      


      8楼2006-06-13 21:08
      回复
        • 124.164.8.*
        adnwqnrnwqknflkqnfiqwnklcnqwfni3qnfnqwknfl3q2


        10楼2007-03-29 21:35
        回复
          • 222.205.89.*
          = = 没记得写过这种东西..........ORZ


          11楼2007-04-05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