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90,771贴子:14,656,215

回复:夏天快到了,同袍们拿这些资料举办“中国古代冰文化”汉服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表示……要是福州三坊七巷有冰窖就好了
可惜没有


IP属地:福建16楼2011-05-01 23:17
回复
    恩恩~~~~~所以我的想法是找个周日,在北京能赏花的地方铺一野餐布,几个人在那里饮冰赏花
    顺便讨论搞个汉服宣传视频神马的,目前有剧本达人和影视公司朋友都被我发展成同袍了呵呵,但是这个事情感觉只有在轻松的环境和心情中才有动力做耶!夏天用复古的方法吃冰糕我觉得挺有挑战性的哈哈   = =
    


    17楼2011-05-01 23:20
    回复
      2025-08-14 22:16: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个冰糕你哪弄?


      IP属地:福建18楼2011-05-01 23:22
      回复
        【制作提示】
        从冰窖中取出的藏冰,当然都是大块的,所以,人们在吃冰之前,首先要把大块的冰敲成小块。
        冰敲成碎块之后,也还要加甜料,吃起来才有滋味。后世的刨冰一般是浇桂花酸梅汤。酸梅汤的历史是很长远的,《千金方》中就提到了乌梅汤,而宋代笔记如《武林旧事》也提到“卤梅水”。不过,在唐宋时代,好像人们还没有把酸梅汤和冰块拉到一起,那时有另外的时髦。唐彦谦《叙别》诗中说“碧碗敲冰分蔗浆”,似乎是说,人们把蔗浆作为冰块的浇卤。蔗浆,就是甘蔗榨出的浆汁,是在唐代风行过的一种甜料,其作用接近后世的玫瑰卤、桂花卤。
        (五)宋代:乳糖真雪
        【制作提示】
        宋代《西湖老人繁胜录》“诸般水名”中列出一种“乳糖真雪”,推测起来,应当是向白雪中加“乳糖”。据《本草纲目》“石蜜”条,“以石蜜和牛乳、酥酪做成饼块者为乳糖”,而“石蜜”就是“白沙糖”。这样说起来,乳糖简直就和今天的“大白兔”之类牛奶糖的基本元素很接近了。这种宋代的牛奶糖究竟怎样和“真雪”结合在一起,如今已经没法推测,《梦粱录》卷十三提到一种“乳糖浇”,难道乳糖可以被做成粘稠的糊状,当作一种浇头吗?莫非“乳糖真雪”就是把粘稠的乳糖浇头倾倒在白雪上?这可越说越有冰淇淋的味道了,我们还是就此赶紧打住,不要再妄猜下去。总而言之,宋代人口福不浅,是无可怀疑了。另外,从往冰块上浇蔗浆,到把乳糖与真雪相结合,发生在冰食上的调味甜料的改变,也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糖这种重要食品在唐宋之际的进展情况。
        (六)马可·波罗在中国看到和尝到的元代“冰淇淋”:
        【缘由】
        西方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如今欧洲人大吃特吃的冰淇淋原本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元朝的时候,由马可·波罗把它的做法带回了欧洲。
        【制作提示】
        在十六国南北朝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相继入主中原,给长江以北地区的生活风俗带来很大变化,反映在饮食上,就是奶制品的食用一度非常普遍和流行,奶制品在饮食中地位很高。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不厌其烦地细细介绍如何养牛、马、羊,如何挤奶,如何做酪、做酥,就说明了奶制品在当时的普遍和重要。贾思勰对“抨酥法”的介绍,可知当时所说的“酥”,与今日我们所吃的奶油、黄油大致相近,可视为同一类奶制品(当然在制作工艺上不一定完全相同)。
        可知作为原料的酥中是加了糖、蜜一类的甜味剂的,因此就像蜂蜜一样甜。其制作工艺,看来是把酥加工得松软,甚至让酥近乎融化,然后,由妇女们拿在手里,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造型。在其他文献中,也提到过这种“滴酥”的工艺,但是说得都不详细,让人无法了解到具体的做法。不过,它多少让人联想到今天向蛋糕上挤奶油裱花的方法,不知二者之间是否真有什么传承关系。
        (七)老北京刨冰:
        老北京的刨冰是向冰凌上浇桂花酸梅汤,而红豆刨冰则更复杂些,要放上煮烂的甜红豆。不过,就算如此,红豆刨冰这种冷食,也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鲜东西,这玩意很可能在宋代就有了。
        【古人如何吃冰】
        他们在空地上支起了大长案,案周围摆上长条坐榻,精英们并排盘腿坐在长榻上,又吃又喝,也不在乎附近就簇拥着许多农夫、村妇看他们的热闹。长案上陈设着杯盘等物,在最中间的地方,一只圆盘内,高高伫立着一种体积颇为硕大的、山峦形的食物。
        ---------------------------------------------------------------------

        


        20楼2011-05-02 02:01
        回复



          


          21楼2011-05-02 02:06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掌上百度22楼2011-05-02 08:43
            回复
              多谢资料
              好样的东西
              我建议福州也看看地点,办一次


              IP属地:福建23楼2011-05-02 0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