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对汉族实行的“一胎”政策,埋下了民族分裂的种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2006年3月16日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从这组数字意味着,再例将高达42%,中国的少数民族从解放初期的占4%到20年前占6%,到现就会发现,汉族在其中的比例仅占58%。这过二十年,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在20到25岁的青年人群中,少数民族的比在的占9.44%。现在汉族还占中国人口的90%左右,是因为大量的老年人和中年人还活着,几十年后,这些人去世后,中国人口的民族比例将发生剧变。按照现在的生育政策和生育率继续下去,汉族变成少数民族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各民族人口结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既成事实,没有必要刻意改变他的构成,如果人为地改变民族人口的构成,那么日后势必埋下民族分裂的种子。南斯拉夫联盟和苏联的解体就是现成的反面教材。曾经辉煌的南斯拉夫联盟在十几年内一分为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族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和民族政策的不公而造成的。在二战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到1961年全南人口中,塞尔维亚人只占42.1%,到1981年更降为36.3%。苏联的解体也是如此。在没有主体民族的国家和地区,其结果必然导致旨在争夺土地、资源和统治权的无休止的种族战争以及残酷的种族清洗。这种局面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和人民都不愿看到的。由民族优惠政策导致的民族人口比例畸形变化,很难说中国以后会不会巴尔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