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19日漏签0天
我们永远的4班吧 关注:32贴子:4,65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2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我们永远的4班吧
>0< 加载中...

[快看]程老师今天的话...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据悉, 程老师今天的话让不少人担心. 程老师是学校里最好的物理老师, 若是错过, 就全玩完了. 虽然之前他说过要带我们班, 但在现在看到我们的态度后, 又会怎么想呢? 老师最讨厌态度差的同学, 所以我想, 老师有可能...

综上所述, 我来发点物理的资料, 建议大家copy下来后再打出来看看, 记忆力差的抄一下.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阅读材料  失重状态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举一动都受到重力的影响,人们也早已习以为常了.要是一旦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了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宇航员们体验到了失重情况下的生活.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也还是受到重力的,只不过当他们关闭发动机后在大气层外飞行时,好像不受重力似的(道理要到高中物理中才能学习).这种状态通常叫做失重状态.

在失重状态下,人可以飘浮在空中,要举起笨大的物体,也不用费很大的力气,真是“轻而易举”.宇航员要睡觉,躺着站着都行,没有不同的感觉.实际上,宇航员是钻进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去睡的,就像虫茧挂在树枝上那样.

在太空中吃饭也很特别.不能吃碎渣飞溅的饼干,以免碎渣长久飘浮在空中,吸入气管.早先宇航员的食物装在像牙膏那样的管里,吃的时候往嘴里挤.现在制成了可以在太空吃的普通饭菜,如一口一个的小面包、外面裹着一层蛋白质薄膜的蛋糕、用塑料袋装的各种冷冻压缩食品等.在失重状态下,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宇航员喝水时要把水挤到嘴里去.

希望本书的读者中将来有的能当上宇航员,飞到太空中去,从事新奇的科学研究,也体验一下失重状态下的生活.


2025-11-19 20:1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怎样画力的图示?

 

答  1.确定受力物.明确所要画的力是作用在哪个物体上.例如做拉力的图示,拉力应作用在被拉的物体上;做压力的图示,受力物就是被压的物体.

 

为比例标度,尽量不用1倍的力的大小作比例标度.另外,若同时画一个受力物所受多个力的图示,也只能取一个比例标度,而不能每个力取一个标度.

3.确定作用点.力的作用点的确定分两种情况:一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它所受的所有的力,其作用点都可以取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即物体的重心处;二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把它所受的接触力(如压力、拉力、支持力等)的作用点取在物体的表面接触点上.

4.根据力的大小,按比例标度,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截取一条线段,并画出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箭头应画在比例标度内.

5.最后在图示旁标出所画力的大小及其符号.

例  1.用一根绳子拴住一个木箱,并用300牛的力拉它,请用力的图示法将下列各种情况的力表示出来.

(1)绳子与地面平行;

(2)绳子竖直向上;

(3)绳子与地面成45°角,且指向右上方.

分析:由上题可以看出,虽然是同一个物体受力,且大小不变,但受力的方向不同,这样就可以看作是三种不同的情况,可以选取不同的比例标度和不同的作用点.

答:如图8-4(1)(2)(3)



2.如图8-5所示,一个小球挂在墙上.现已知小球重150牛,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为100牛,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为50牛.用力的图示表示出这三个力.

答:如图8-6.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图8-4(1)(2)(3)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图8-6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重力的方向能说成是垂直向下的吗?

 

答  不能.

解析  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总是垂直于水平地面的.如果只说垂直向下,则可能是垂直于一个斜面向下,而与水平地面不再垂直,这样的描述就不是重力的方向了.因此必须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弹簧秤是实验室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

首先要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其次观察指针是否指零刻线处,若不指零,应先使指针调零.

再其次是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弹簧秤的挂钩,使弹簧不至于被卡住,影响实验过程.

最后再用弹簧秤进行测量.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何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G=mg?

 

答  1.公式中的g随地球上纬度不同或高度不同而略有不同,但通常情况下,把g取做常数9.8牛/千克.

2.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自己的质量成正比.

3.式中m单位取做千克,g单位取做牛/千克,G的单位才是牛顿.

 

样就可以用弹簧秤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了.

例  甲物体质量为2千克,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的3倍,求乙物体的重力.

答:∵m乙∶m甲=3∶1

∴G乙∶G甲=3∶1

∴G乙=3G甲=3m甲g=3×2千克×9.8牛/千克=58.8牛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答  不一定.

解析  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的形状是否规则,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一个金属圆环,质量分布是均匀的,而它的几何中心在圆环的圆心上,它的重心也就在圆心上,显然重心不在物体上.再如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空心正方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位置上.这些物体的重心都不在物体上.


2025-11-19 20:07: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答  不一定.

解析  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的形状是否规则,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一个金属圆环,质量分布是均匀的,而它的几何中心在圆环的圆心上,它的重心也就在圆心上,显然重心不在物体上.再如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空心正方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位置上.这些物体的重心都不在物体上.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图8-10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图8-11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图8-12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图8-13(1)、(2)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阅读材料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642年圣诞节他出生在英国北部一个偏僻的农村里,这正是伽利略去世的那年.牛顿在力学、光学、天文学、数学方面有许多贡献,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自幼喜欢读书和思考.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在科学上做出那么多的贡献时,牛顿说:“靠的是日以继夜的思考.”牛顿读书和思考时非常专心,对其他的事就往往漠不关心了,由此闹出过许多笑话.一次,他一边读书一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准备吃鸡蛋的时候,发现锅里煮的竟是自己的怀表.还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吃饭,菜已摆到桌上,可是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而回到自己的书房,很久也不出来.朋友等得不耐烦,便自己吃起来,还把牛顿的那一份鸡也吃光了,骨头留在盘子里,然后不辞而别.牛顿从书房里出来到饭桌上后,看到盘子里的鸡骨头,自言自语地说:“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原来已经吃过了.”

牛顿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获得了崇高的荣誉,但是他非常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他说:“如果说我曾经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勤奋和悉心钻研,是牛顿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5-11-19 20:01: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unnylimusic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质量和密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质量是指物体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________.在实验中测质量的常用仪器是________.

2.给下列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

成人质量60________,一只鸡的质量2000________,一头大象的质量是6.0×106________.

3.某种物质________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5.水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________克/厘米3.

6.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

7.某金属球的质量为15.8×103千克,体积是2米3,则这个金属球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若将此球截去一半,剩下的半球质量为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

8.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下:质量相等的铝和铅比较,________的体积大.体积相等的水和冰相比,________的质量较小.(ρ铝<ρ铅)

9.铁块的质量是156克,铁盒的质量是78克,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ρ铁=7.8×10千克/米3)

10.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________的质量最小.(ρ煤油=0.8×103千克/米3,ρ汽油=0.71×103千克/米3)

11.密闭的容器中有1升气体,把它的体积压缩为0.5升时,则气体的密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

12.在生产技术中需要减轻产品的质量时,尽可能选用密度较________的材料.

13.某教室长6米,宽5米,高3米,空气密度为1.29千克/米3,则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_______.

14.质量是80千克的宇航员,由地球到达月球后,他的质量应是________千克.

二、选择题

1.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

A.4∶1                         B.2∶1

C.1∶2                         D.1∶4

2.测定物质的密度,有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质量大的物体来测定,密度就大些

B.用体积大的物体来测定,密度就小些

C.一定要用体积为1米3的物体来测定

D.密度的大小与被测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有一个铝锅,已经用了10年,下列四个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质量                         B.颜色

C.体积                         D.密度

4.一药瓶恰能装满500克酒精,现有500克蒸馏水,则

[    ]

A.恰好能装满                  B.装不满

C.装不下                      D.无法判断能否装下

5.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因为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对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变,不随m、V改变而改变

6.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水未从杯中溢出,水面升高较少的是

[    ]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铝块的杯子

C.放铁块的杯子                  D.三只杯子水面高度相同

7.一定质量的水全部结成冰,体积比原来

[    ]

 

8.如果空心铁球、铜球和铅球的质量相同,则

[    ]

A.铁球体积最大                 B.铜球体积最大

C.铅球体积最大                 D.无法判断三个球体积的大小

9.将等体积的金属A和金属B制成合金的金属球,若已知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则合金球的密度ρ是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32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我们永远的4班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