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岸历史教科书中,对古代史选定的历史事件包括:夏商周三代;秦的灭亡;三国 鼎立;黄巢之乱与唐的灭亡;明的灭亡。以下分述之。
一、夏商周三代
台湾版p12~15
尧和舜都是大公无私的人,他们都把帝位传给贤能的人,不传给儿子。这种传贤不传 子的方式,很受后世的赞美,史称禅让政治。
禹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主,他不仅消除水患,而且大兴水利,使百姓过着安定的生活 。
禹年老时,也想效法舜,把帝位禅让给帮助治水有功的益。但他死后,四方诸侯不拥 戴益,而拥戴禹的儿子启。这是因为禹有治平洪水的大功,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加上启也 很贤能,所以获得诸侯的拥戴。从此,君主成为世袭,开了传子或传弟的局面。夏朝因此 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与后来的商、周,合称三代。
大陆版p8~10
相传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都是由部落推举生的。这种 公共推举首领的制度,后人把它叫做禅让制。
传说的尧、舜、禹时期,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那时候部落首领逐渐取 得了特殊地位,贫富分化明显。传说舜的家里有了储藏粮食的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来保 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建立和发展时期,共1300年左右。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 的第一阶段。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治水有功的禹,是站在阶级社会门槛上的人。他本人是由各 部落共同推举的首领,但已经拥有凌驾于各部落之上的权力。有一次,召开部落联盟会议 ,一个部落首领迟到了,禹竟然把他处死。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自称为王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国家-夏朝。
异同比较
对于禅让政治的解释上,台湾版与大陆版有很大的不同,台湾版是说「把帝位传给 贤能的人,不传给儿子」,而大陆版却强调「由部落推举产生的」,由此可以感觉出大陆 版认同这种共同推举的方式。台湾版则非常赞扬这一种政治概念。
台湾版对于夏、商、周三代都以正面的叙述,并认为尧、舜、禹是历代不可多得的 明君,肯定他们的重要性,但大陆版却说夏、商、周是我国奴隶制的王朝,其中对禹更是 大肆批评,例如:台湾版「禹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主……使百姓过着安定的生活」,而大 陆版「治水有功的禹,是站在阶级社会门槛上的人……有一次,召开部落联盟会议,一个 部落首领迟到了,禹竟然把他处死」
台湾版认为启的继位是,因为百姓感念禹的恩德,加上启也很贤能,所以获得诸侯 的拥戴,但大陆版却说启是自称为王,并在小字的部份说启和益为王位相互战争,结果启 胜利了。
二、秦的灭亡
台湾版p47
秦始皇在统一后的第十二年,死于东巡途中。于是,李斯和赵高拥立秦始皇的少子胡 亥即位,是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信任赵高,统治更为残暴,人民更加痛苦,终于爆发了 陈胜等的抗暴运动。
大陆p41、p42
秦始皇希望自己的帝位万世相传,但他万万没有料到,威势喧赫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 的15年。首先高举反秦大旗,点燃农民战争的烈火的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从揭竿而起到失败只有几个月时间。但他们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 灭的。
异同比较
对于陈胜、吴广的事件,台湾版只是简单的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这一类农民战 争非常赞颂,花了二页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的感受出大陆强调农民起义。两岸对于秦 王朝的评价是一致的,都属于负面的;对于陈胜等人的评价也是一致的,只是大陆特别强 调「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三、三国鼎立
台湾版p77、78
图片的说明-曹操,少好兵法,有雄才,多权诈,为影响三国历史发展的关键人物。
一、夏商周三代
台湾版p12~15
尧和舜都是大公无私的人,他们都把帝位传给贤能的人,不传给儿子。这种传贤不传 子的方式,很受后世的赞美,史称禅让政治。
禹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主,他不仅消除水患,而且大兴水利,使百姓过着安定的生活 。
禹年老时,也想效法舜,把帝位禅让给帮助治水有功的益。但他死后,四方诸侯不拥 戴益,而拥戴禹的儿子启。这是因为禹有治平洪水的大功,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加上启也 很贤能,所以获得诸侯的拥戴。从此,君主成为世袭,开了传子或传弟的局面。夏朝因此 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与后来的商、周,合称三代。
大陆版p8~10
相传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都是由部落推举生的。这种 公共推举首领的制度,后人把它叫做禅让制。
传说的尧、舜、禹时期,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那时候部落首领逐渐取 得了特殊地位,贫富分化明显。传说舜的家里有了储藏粮食的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来保 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建立和发展时期,共1300年左右。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 的第一阶段。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治水有功的禹,是站在阶级社会门槛上的人。他本人是由各 部落共同推举的首领,但已经拥有凌驾于各部落之上的权力。有一次,召开部落联盟会议 ,一个部落首领迟到了,禹竟然把他处死。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自称为王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国家-夏朝。
异同比较
对于禅让政治的解释上,台湾版与大陆版有很大的不同,台湾版是说「把帝位传给 贤能的人,不传给儿子」,而大陆版却强调「由部落推举产生的」,由此可以感觉出大陆 版认同这种共同推举的方式。台湾版则非常赞扬这一种政治概念。
台湾版对于夏、商、周三代都以正面的叙述,并认为尧、舜、禹是历代不可多得的 明君,肯定他们的重要性,但大陆版却说夏、商、周是我国奴隶制的王朝,其中对禹更是 大肆批评,例如:台湾版「禹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主……使百姓过着安定的生活」,而大 陆版「治水有功的禹,是站在阶级社会门槛上的人……有一次,召开部落联盟会议,一个 部落首领迟到了,禹竟然把他处死」
台湾版认为启的继位是,因为百姓感念禹的恩德,加上启也很贤能,所以获得诸侯 的拥戴,但大陆版却说启是自称为王,并在小字的部份说启和益为王位相互战争,结果启 胜利了。
二、秦的灭亡
台湾版p47
秦始皇在统一后的第十二年,死于东巡途中。于是,李斯和赵高拥立秦始皇的少子胡 亥即位,是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信任赵高,统治更为残暴,人民更加痛苦,终于爆发了 陈胜等的抗暴运动。
大陆p41、p42
秦始皇希望自己的帝位万世相传,但他万万没有料到,威势喧赫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 的15年。首先高举反秦大旗,点燃农民战争的烈火的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从揭竿而起到失败只有几个月时间。但他们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 灭的。
异同比较
对于陈胜、吴广的事件,台湾版只是简单的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这一类农民战 争非常赞颂,花了二页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的感受出大陆强调农民起义。两岸对于秦 王朝的评价是一致的,都属于负面的;对于陈胜等人的评价也是一致的,只是大陆特别强 调「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三、三国鼎立
台湾版p77、78
图片的说明-曹操,少好兵法,有雄才,多权诈,为影响三国历史发展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