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m之风正盛,无论是纠结车架的,秀车的,秀骑行的都让am在国内热起来了。我也是骑am,和xc比较,那种畅快刺激和从容与探索,是非常让人神往的。我自己购买了三台全避震车,从xc到am功能不重叠,每辆车的诞生都是纠结许久的产物。同时幸运的认识很多骑全避震车的车友,尝试过不少车辆,也经常一起讨论车,结合自己骑行感受,写下文和大家分享,看看能否帮助到需要购买am车的朋友。此文不是枪文,不涉及具体车辆性能,自己水平浅薄,同时手机上网,发帖缓慢,如有得罪,欢迎板砖爆头。买车第一步,先审视掂量下自己。盲目跟风是国内玩车的一个特点,一阵一阵的流行风吹个不停。买am,切不可跟风,什么现在流行am,就去买个,结果发现不适合自己,沦为压马路的通勤工具,是自己的杯具,也是车的杯具。如果你现在骑xc硬架,但只要有时间就往山里钻,一上山就热血沸腾,远方若隐若现的山路就能激发你探索的**,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越野技巧,感觉xc硬架限制了你尽兴,通过障碍让你拘谨,想疯一把,但又保持一定理智,fr,dh你是玩不顺畅的,而且国内玩dh的条件也不成熟,而am最适合你,买!第二点,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是很多人骑了多年车烧了不少配件,但还是搞不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am分两种,一种是偏xc的,一种是偏fr的,原因是am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同样的难度路线,你冲的很快,很流畅,经常借地势腾越,就可以说是fr,这时候am只是让你上坡的时候更轻松,踩踏乐趣更多。如果下的时候一直靠刹车控制,同时小心的选择路线,那么就可以叫xc,这时候am车相对xc软尾只是让你感觉更安全,更容易些。这样的骑法差异,其实就是在在反映骑手技术水平和胆识高低,好好反问下自己,我希望的是哪种骑法,我喜欢在哪种骑法中获得自己需要的爽快。比如我就喜欢紧贴地面不断选择最佳路线,灵活穿梭,不断踩踏加速的感觉,而我好朋友中就有人是喜欢无视障碍,怒雷过去,玩落差。找准自己喜欢的骑行方式,才能找准具有相应性能优势的车架。第三点,准备装车预算。虽然骑好车不一定快乐,但买车的钱都没有,确实高兴不起来。市面上的am车架,我分为奢侈型,性能优异型,性能不理想型,和不称职型。钱够多,但骑得时间少直接奢侈型吧,金钱买快乐的作用要发挥。这样的车,能给你更多的满足感,特点是全碳,手工,外观很炫,车也很轻,性能也很好。大多数爱好者其实选的基本是性能优异型,说实在的,因为giant的存在,价格便宜但又很好用的am车入手门槛并不算太高。绝大多数车友买的其实都是这个类型的车架。至于后两个类型,不多说了,反而现在不好买到了,也没见多少人用。其他的配件上,除了前叉一定要保证预算,剩下的都可以其中节省钱,像slx,x7 档次都够用,轮组找合格的师傅自编,把组什么的买便宜结实的,就外胎讲究点,这样的am都可以给你带来很多乐趣。当然,预算够高,厂家为你准备了很多很毒很贵的产品让你掏钱。其实预算准备应该是第四条的,但我们太穷了,钱来的太不容易了,位置提前吧第四点,好好研究下自己拥有的山地资源。这点实在是太重要了,什么车要跑在什么路上跑,这是根本问题,但大家经常忽视加无视。很多人,看了国外视频,热血沸腾,马上调集了自己所有能用的钱,装了一台可以红牛赛,可以uci比赛的车。计划的时候辛苦爬文,装车的时候受围观群众膜拜,交钱的时候受车行老板爱戴,回家上cb受车友崇拜,自己感觉非常良好。兴冲冲的推车出门准备上山一展风彩的时候突然迷茫了,我去哪骑车?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了便利自驾游,很多精彩的越野路线已消失,中国虽然山多,但分布不均,为了避免自己杀气腾腾的车只有在马路上懒洋洋碾压,建议还是先研究下自己能骑的路吧。买车之前,多上山,多交朋友,多找路,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山地资源。根据自己要骑的路线来选车架的行程,最好根据路线综合考虑。别盲目贪图长行程,也别在行程上蹑手蹑脚。自己身边的路难度大,自己骑法奔放,那行程就要长。如果发现上山之后,除了人车一起滚下山的路线之外,其他的下山路一台前叉好点的xc就够了,那am计划还是算了吧。自己准备要用am骑的路,那就多骑骑,多用自己现在的车感受下,自己需要的是那份从容还是刺激,要知道,车架前叉20mm行程差别,感觉都大不一样。同时和朋友一起讨论下,这样根据路线情况结合自己骑乘风格,才能知道自己需要的车架避震行程到底是多少。一味贪长,结果因为路线震动都被吸收,也会索然无味。行程短了,老是刹车控制,不连贯顺畅,也少了乐趣同时危险性也增加了。买am车之前,疯狂的骑现在的车吧,你获得的信息越多,也就越不容易选错车。勿忘考虑上山方式。有上才有下,如果必须自己骑上去,那么踩踏效率和车重量一定要注意,这些钱完全省不下来了,免得上山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影响下坡。第五点,爬文请教确定车架特性。上面几点,确定了车种,确定了预算,确定了行程,那么现在来确定具体型号吧。你要找的资料,不是哪个车架最好,而是哪个车架的设计最符合自己的要求。因为一线品牌的产品,不会说性能差的,差异是性能的侧重点。同时各家产品也存在一定性能同质化。测评要看,但不能盲目的看。在权威客观的测试,你看了之后也总是满堂彩。。。。要看到一些细节上的词语形容,比如风格,重量,路感,刚性等等。把疑问留下,通过国内外论坛,从老鸟用户的评价上找答案,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就算你实际选错了车架,但自己骑着也会很高兴,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老喜欢说自己喜欢哪个选哪个,不会错。对于高端车架,我谈点自己的感受,如果试骑之后,发现都挺爽,踩踏和震动吸收能力也都强,但车架风格和特点也确实不一样。没尝试的机会,那就只有问人,那么发帖请教,问的内容应该是车架特点,而不是哪个更好。就连大家看不上的单转点车架,因为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而且反映灵敏,骑行舒适度很高,加上相对便宜的售价,也很适合一些车友的需要。最后一个忠告,买am车可能是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除了买房,买汽车之外最大的一笔花销,一定要量力而行,把预算严格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免得因为买车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