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379贴子:87,720,113
  • 10回复贴,共1

庆祝成为会员第一贴,介绍下佛教里的八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总称八识。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具有摄录外界图像的功能,但它并不能分别事物。如果你马上分别出这个是狗那个是猪,这不是眼睛的功能,而是意识在起作用。刚出生的小孩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这个世界,他的眼中只有图像,他并不能分辨这些图像是怎么回事,此时他的意识尚未发育好。你用手指在婴儿的眼前来回晃,他也不眨一下,他的眼睛就如同两面小镜子,几乎没什么感觉。我们把眼睛的这种摄录功能就叫眼识。
我们的耳朵具有听声音的功能,但它只是接收听的信号,并不能区别是什么声音,如果能听出是鸟叫还是人在说话,那就是意识在起作用了。我们把耳朵的这种听的功能就叫耳识。
我们的鼻子具有嗅的功能,但并不能分辨具体的气味,一分辨出香臭就是意识的作用了,我们把鼻子嗅的功能就叫鼻识。
我们的舌头具有尝味道的功能,但并不能分辨酸甜苦辣,一分辨就是意识的作用。我们舌头尝味道的功能就是舌识。
我们的身体具有触的功能,但并不能分辨软硬,一分辨就是意识的作用。我们把身体触的功能就叫身识。
由上可见,意识是接收了眼耳鼻舌身五识的信号并加以处理分别而产生的。意识具备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功能。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能决定意识,意识和人脑的关系就像时间和手表,手表能表现时间,但时间并不依赖于手表而存在,没有了手表,时间照样转。人脑不过是意识活动的场所而已,更像一个容器,它们之间之所以配合默契,是因为他们有缘,人脑那种结构比较适合意识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就像人喜欢大房子不喜欢狗窝,因为人与狗窝无缘。狗之所以喜欢狗窝,是因为狗与狗窝有缘。如果是野狗,连窝都没有。意识在没窝的情况下就像那只野狗。房子也不能决定人的行为,但人比较喜欢在温度适宜、功能齐全的房子里生活。人也不能决定房子,有人说房子不是人盖的吗?房子是人盖的,这没错!但人类最初的房子是山洞,人类没诞生前山洞早就存在了。人类最初不可能理解山洞的意义,只是人们在面对风雨雷电冰雹严寒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时无处可逃碰巧躲进了山洞里,其他的动物也都往山洞里跑。只是人比其他的动物聪明,当山洞里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住不下时,人们便模仿山洞的样子在外面建草房,后来又建土房,再后来又有了石头房,砖房直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但不论房子的形式如何变化都逃不出山洞的影子,都有一个进出口,里面是空间。人们发现了房子的好处才在里面生存下来,人与房子的结合是由于种种原因因缘和合的结果,什么是因?因就是必然性。什么是缘?缘就是偶然性。人房的关系就是偶然的相遇导致必然结合的结果,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但佛所说的因缘和合范围更大,包括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现象;而辩证法所讲偶然必然一般是指客观物质世界的机械性关系。山洞的存在也不是什么上帝故意给人类设立的,那不过是个自然现象,大自然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自己,有实就有虚,有高就有矮,有长就有短,山洞同那山、那水、那河、那树没有本质的区别,全是自然现象。同理眼睛与眼识、耳朵与耳识等等皆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里没有决定性因素,物质决定意识是错误的。意识决定物质也同样是错误的。佛学认为这种因缘和合的结果并没有意义,房子不能长久,人也不能常住,一切都像虚幻一场,谁决定谁又能怎么样呢?什么沧海桑田、风雨雷电、生老病死,孰对孰错,一切都在演戏,不过是阿赖耶识的自心现量罢了。


1楼2011-04-17 11:52回复
    有人问,没有生命的东西里有没有末那识呢?有!如果说有,比如黄金,它的末那识在哪里呢?黄金的末那识就在它原子核的质子里。质子数就是末那识执着的密码子。我们都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质子数排列的,质子数不同,则元素就不一样,因此元素的性质是由质子数决定的,黄金的质子数是79个,如果你往黄金里再塞进一个质子,它就变成汞了,如果你减去一个质子,它就变成铂了。由此可见一个质子数的差别将导致完全不同的元素。如果你往黄金的原子核里塞进一个中子,它还表现为黄金,去掉一个核外电子,它的物理性质也不发生变化,只是黄金带上了一个正电而已。因此能表现黄金基本化学性质的就是那79个质子数。末那识顽固地执着这79个质子数才表现出黄金的特性来。黄金虽然没有意识,但是有末那识束缚控制它,黄金因为没有意识,不造作,所以它长久,但是它被牢牢锁定,没有自由。铁为什么没有黄金长久?因为铁活跃,喜欢造作,遇到水、氧气便生欢喜,愿意与之化合,因缘和合而生二价铁、三价铁,结果导致它出现锈迹斑斑的情形,最终烂掉。而人或一切生命因为造作,才有生有灭,因为生所以灭,轮回不绝。
    由上可知,末那识是整个宇宙的共有识,它执着于什么就是什么,它执着于山就是山,执着于水就是水,执着于生命就是生命,执着于空就是空,但是它执着于佛它一定成不了佛!有执著心者皆不成佛。成佛的过程就是消灭执著心的过程。有的人成天执着于口念、心念阿弥陀佛,心里总想象着一个高大无比的阿弥陀佛,这就是妄想。如来本性自心清净,内外无相无境,而你心里想的是相,口里念的是相,声音是相,文字是相,即使你了却了尘缘,最多也只能获得一个罗汉果,虽然你摆脱了世间生死,但依然没有摆脱末那识控制下的变易生死,你还有烦恼升起,并不自在,因此你如果不能进一步醒悟,将永远不成佛,弄不好还要打轮回。
    末那识控制宇宙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四种力的作用,即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爱因斯坦总想统一这四种力的作用,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最简洁的数学表达式解释所有的力学现象,但直到死也没能统一了。原因就这在于这四种力讨论到最后都与精神现象有关,无法回避,却又描述不了。精神现象是不能通过实验手段获得的,因为科学实验是建立在物质世界上的,科学家在研究各种力之间关系的时候必须要找出导致出现这些力作用的物理量,比如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等,但这些东西都不属于精神范畴,通过物质手段研究精神现象是不可能的,精神现象是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比如量子纠缠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但透过这四种力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所谓的力就是执着的表现。不执着就没有力,越执着力越强。无情物质属于机械性执着,较为稳定,比如太阳吸引地球;有情生命属于随意性执着,也就是现在我执着,后来我可能不执着了,是可变的。力是能量的精神本质,力缘能量而起作用,能量与力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能量凝聚成质量要通过力来实现,质量要转化成能量也需要力来实现。力是质量和能量转化的主要因素。因而力是末那识控制自然的主要手段。下面我们对这四种力分别加以阐述。


    4楼2011-04-17 11:55
    回复
      2025-11-10 09:0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强相互作用,这种力只发生在原子核内部。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紧紧地抱在一起,这种力十分执着和强大,如果强行将它们拆开,将发生核裂变,导致猛烈爆炸,就像原子弹。这种情景更像把两个深爱着的人强行拆开而发狂是一个道理的。它们能走到一起也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强相互作用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我们的身体里到处都是原子核,如果这些原子核全部发生裂变,焉有我们人在?正是因为末那识通过强相互作用这种执着力将原子核牢牢捆住,才保证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相对稳定。
      弱相互作用力也发生在原子核里。这种作用很奇妙,原子核在衰变的时候,会有中微子等中性粒子产生,中微子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基本粒子,它在原子核中不受强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自由穿行,毫无阻碍,它与其他粒子的作用十分微弱,属于弱力执着。在它面前几乎一切都是空的。宇宙中恐怕没有一种东西阻挡得了它前进的步伐,它以光的速度所向披靡,从太阳的中心穿过丝毫不受损伤,从地球的南极穿过地心直达北极瞬间逃逸,我们的房子、身体包括眼睛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微子穿过,可是我们毫无察觉,它就像宇宙中的小隐身人,来无影去无踪,但它的结构和速度依然受末那识的控制。?
      电磁相互作用发生的范围比较广泛,从宏观到微观,无处不在,末那识就是利用电磁力创造了生命,一切生命现象都是电磁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身体里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电磁相互作用的结果。爱情也是电磁力,对爱生起的执著心其实就是电磁力搞的鬼。当两个人眼中发出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就产生共鸣现象,这种叠加在一起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作用是很强烈的,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心跳反应,导致双方面色潮红,生起欢喜之心,这就是一见钟情的原因。如果两个人眼中发出的电磁波频率不同,就会发生摩擦,导致电磁紊乱,从而生起厌恶之心。
      万有引力相互作用也无处不在,但只在宏观世界里表现明显,末那识利用万有引力构造了宇宙星系的全景。月球之所有执着地围绕地球转,地球执着地围绕太阳转,各个星球各自之所有能紧紧抱成团,这都是末那识控制下的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
      由上可知,这四种力可以统一称作执着力。执着力因执著心而起,执著心生则妄想心生,执着力缘执著心、妄想心而起作用,造作开始。在无情世界中,执着力主要通过执著心而起作用,譬如核力、电磁力等等,这些力似乎有一定规律可循,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只要知道其中的几个物理量就可以导出另外几个量,这种机械决定论发展到量子力学阶段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冲击了包括相对论在内的所有经典物理理论。机械决定论是很愚蠢的,世界没有决定因这一观点佛早就知道了,正如人吃鸟、鸟吃蜻蜓、蜻蜓吃蚊子、蚊子吃人,到底谁决定谁呢?在有情世界中,执着力则要通过执著心、妄想心而起作用。执著心指的是末那识,妄想心指的是意识。当然这两种心都是阿赖耶识自心的表现,非相同非不同,只是为了解说方便才分别对待之。心念一动则万物生焉。自然界本没有的东西,在心念的作用下也能产生。比如骡子这种动物本来并不存在,但当人见到驴和马长相相似时便心生妄想,如果让他们结合会怎么样呢?此妄想心一生,电磁力马上自动发挥了作用,于是驴和马的结合便产生了骡子。由此可见如果你的心念不动,会不会有骡子这样的事发生?当然这种心念属于意识范畴,是最浅的心念作用。如果要触及到世界的本质问题时,那就要从阿赖耶识那里寻找答案。


      5楼2011-04-17 11:55
      回复
        你应该去佛教吧


        6楼2011-04-17 11:56
        回复
          我是谁?
          其次,要断除执我。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总觉得有一个我,我到底是谁呢?我与万事万物有什么联系呢?我与小草、山石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分别,全是自然现象,只是形状各异,变化各异,“我”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命的名,小草知道它是谁吗?蜜蜂知道它是谁吗?飞禽走兽知道它们是谁吗?风雨雷电知道它们是谁吗?它们知道它们都是怎么来的吗?它们知道它们为什么存在吗?所有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只是人类自己把自己看得太伟大了,以为是宇宙的宠儿。人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各种因素偶然聚到一块儿互相攀援进化才导致的这个必然的结果。小草的产生和人类的产生是同样的道理。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你就会感觉到人类的悲哀,忙忙碌碌的人们像蚂蚁一样爬来爬去,一会儿搞出个汽车,一会儿造出个轮船,一会儿又登上了月球,折腾来折腾去,折腾什么呀?三、五十年之内这群人全都消失了,你本事再大又能怎么样呢?即使再让你活一千年你也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人类每天以动植物为食,可是每天又有多少人的尸体成了细菌和昆虫的食物,有多少人的骨灰成了小草的养料,活着的人每时每刻又会遭到多少病毒细菌螨虫等的猛烈攻击?我们的身体内外哪一处不生存繁衍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何时不在吞噬着我们的身体?我们以各类生命为食物,我们又成了各类生命的食物,生命物质不就是这样循环的吗?谁敢说我们周围的小草、大树、微生物体内没有我们人类的成分?我们同这些生命有什么不同吗?我们不过是自然变化中一个转换的环节而已。生命物质又都来自于哪里?归根结底全部来自大自然。阳光、大气、土壤、水因缘和合变化而生万物,是谁将它们撮合到一块儿?没有谁!是因缘和合!月球上为什么没有生命?是因为缘不到,或者说条件不充分,无法和合。月球上有阳光、有月壤,但是没有大气,没有水,无水无气物质如何能循环?在任何一个星球上只要条件具备,生命自然发生。如果有什么所谓的神明创造了生命,那么这个神明既然有如此大的本事,却为什么只能在地球上创造而不能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创造?生命的产生不还是因为离不开地球这种特殊的有利于生命产生的的环境吗?既然是神,创造生命就应该不需要任何条件,既然需要条件,他还算什么神?既然地球有这样良好的条件,本来就可以有效地结合,何须要神?
          生命在形成的过程中,末那识无时不在,伴随着生命的形成,末那识也由控制无生命的碳氢氧氮等元素的状态转化为控制生命的状态,但这并非说末那识有不同的形态,末那识是非异非不异的。如果末那识有层次有结构的话,那它就是物质了。末那识从阿赖耶识那里执取种子,赋予生命以意义,塑造为我,才有了生命,从而保证了生命的连续不断和有序性。由此可见,生命的变化与轮回,完全是阿赖耶识种子意义转化的结果,也就是阿赖耶识自心所现的结果。这些变化升起又破灭,如同梦幻一般在时间的长河里轮回不绝。一切都如同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霎那转空,哪里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呀?阿赖耶识自心本静,是谁招惹了他?是你的心念啊!你的心念就是你的意识,是你的意识在造作!如果你不去执着妄想,不去拼命地争取,不为了那个所谓的名誉而战,不贪、不痴、不忿、不慢、不见、不耿耿于怀,哪来那么多的事?哪来那么多的烦恼?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0楼2011-04-17 11:58
          回复
            什么叫“法无我”
            执我分“执人我”和“执法我”,有人说,断除法我比断除人我还难。其实错了,真正断除人我,做到人无我才是最难的。法我指的是法身有我,也就是认为一切法都有其实在性。我们每天看到的事物总是那么清清楚楚,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实在的,比如屋子、沙发、太阳、月亮、花草树木、山石、大海等等,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实实在在的嘛,人不在了这些东西依然存在嘛,佛为什么说这些东西都是不实在的呢?这些想法就是凡夫之所见,佛以慧眼观之,世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首先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景象,如果把你关在一个黑屋子里,一点光都不见,你还能看到你周围的事物吗?你还能分辨出哪些东西是实在的,哪些东西是不实在的吗?显然不能,我们之所以能看清东西是因为有光将周围不同物体的图像信息反射入我们的眼睛,激发了我们视觉神经上的生物电反应,生物电携带图像信息以电磁波的形式载入我们的大脑,引起我们的知觉,才生起分别的观念,载入我们大脑中的东西都是这些看上去实实在在的物体的影子,也就是它们的相,并非是真实的物体,而我们却把这些幻相当成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了。这就如同电磁波将遥远地方的图像载入我们的电脑一样,电磁波就具有运载图像、声音等的功能。如果你认为我们观察到的东西在我们大脑中的相都是真实的,那么当你打开电脑时为什么不能进入到电脑里那些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啊?我们看到的并非物体本身,而是物体上面被铺上的那层光,就如同在沙发上放了一个沙发罩,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沙发罩,而并非是真实的沙发。因此进入我们眼中的东西皆是幻像,我们永远见不到物体真实本来的面目,没有光注定一片漆黑,有了光全是幻像。这些幻像是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我们闭上眼睛,这些幻像就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复现,通过电脑我们就可以了知万里之外的情景,这些虚幻的影子离真实相去甚远,而我们却把这些当成是真实的。人能分辨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而在老鹰的眼中,这个世界却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者观察世界的情景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实的,这种实就不应该随观察者的角度而改变。海市蜃楼的出现,对于古印度人来说十分神秘,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在大海上出现一座巨大的城市,城市里商人百姓出出进进,忙忙碌碌,人们认为那就是神居住的地方,而佛祖释迦牟尼认为那不过是个幻像,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都是自然现象,很正常。在2000多年前佛祖就能把世间所发生的一切都看破,实在令人赞叹,而相比之下,我们的古人却把海市蜃楼一直当作仙人居住的地方,那个蓬莱仙岛一直是道家向往和皇帝们乞求长命的地方。
            真实的物质本体我们是不能用眼睛和一切感官探测到的。不论科学对物质世界研究得有多深入,人们看到的永远都是假象。当看到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时候,人们以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这一个个实体小颗粒堆积起来的,看上去不同,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形状不同而已,就像用黄金可以打造成首饰、器皿等等,形状用途不同,但本质都是金。其不知,我们通过仪器看到的分子上面也被光覆盖了,看到的依然是假象,并不能确切了解分子的本来面目。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又发现,原来组成物体的分子并不一样,分子的大小结构千差万别,不同分子的数量无法计数,由此可见分子并非物体的本质。后来人们终于弄清楚,原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大小结构与组成它的原子数量有关,看来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我们所看到的原子依旧是假象,人们还是不能确切了知原子的本来面目。后来科学家发现,原来原子也是不一样的,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的,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的数量不同,原子也不一样。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计算,人们发现不同原子的总量有100多个,如果不计算同位素,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这100多个原子变化而来的。后来人们又发现,所有的电子、质子、中子各自都是一样的,那么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变化而来的。爱因斯坦质能转换理论诞生以后,人们进一步了解到,电子、质子、中子最终的形式全是光。原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光变化的啊!看来物质的本质就是光啊!我们所见到的山、水、人、树皆是光能量聚集变化的结果啊!看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光啊!我们的父母兄弟朋友、桌子电脑楼房、苍蝇蚂蚁蜜蜂、云海山石都没有任何分别啊!我们都是平等的光啊!那些杀生害命的人其实都是在杀他自己啊!我们都是光自身显现变化的结果,一切不同其实全都相同。一切都是形式而已,本质都是光。真是一切法如幻啊,一切法都无我啊!本以为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山不能变成水,水不能变成山,它们都有自性,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啊!佛一眼就看穿了这一切,一切都是非有非无的,说它有也行,说它没有也行,说它有是因为我看到了,说它没有是因为一切都是变化的形式啊,就如同一场梦幻一样,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啊。
            


            11楼2011-04-17 11:58
            回复
              但是佛依旧无动于衷,因为在佛看来一切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东西都不是事物的本质,都是不真实的。光又从何而来?难道光有自性吗?光是一种物质存在,只要它是物质的,就表明它是有,而佛认为一切有都是没有。目前物理学界已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如果说光是物质的终极形式,那么它就应该能统一一切,但是光作为一种电磁波目前却无法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统一起来,建在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试图找到希格斯玻色子,从而将前三种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从而为最终统一万有引力打下基础,但是这一切实在太渺茫了,科学家们对此只有30%的希望,即便统一了前三种,要最后统一万有引力也几乎不可能,因为万有引力场与光的电磁场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万有引力的本质至今也无人能搞清楚,万有引力场能够轻松地穿过能量极大的黑洞,而光是无法穿过的,光的电磁性质具备相斥和吸引两种作用力,而万有引力却只有吸引。如今,科学家又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暗物质是什么?无人能回答。如果连四大作用力都无法统一的话,光就称不上物质的终极形式,因为这四种作用力在我们身体里都有作用,这同样会出现差别,每个人的作用力不同就是差别,另外,每个人或其他物质含有光能的多少也是差别,比如山就要比人的能量大得多,尚未发出的光、正在发出的光、已经发出的光有先有后,这些都是差别。而本质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有差别就要起分别心,有分别心就看不透法无我。在物质世界里漫游,人类永远也不会找到本质。物质是无限的。佛祖认为世间的一切不过是物质形式的变化而已,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阿赖耶识自心显现的结果,其理是相当深刻的。


              12楼2011-04-17 11:58
              回复
                达“人无我”证入涅盘
                其实对于法有我无我的问题根本没必要理会,你如果能真正达到人无我的境地,一切法自然空,连我都不存在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呀?离我,离我所(我所摄受的对象),离无我(即连“无我”这样的观念都不要有)。无我谁去想?没有我谁摄受忍受?无我谁分别?没有我谁烦恼?离我谁发脾气?无我谁痛苦?无我谁轮回?无我还有什么是非?但即使你能把这一切都想开,仍然有无我的境界很难达到,那就是当你饿了的时候,依然会想到我要吃.这是末那识控制下的本能反应,没有进入高深境地的人是无法摆脱的,修佛任重而道远。
                断除我执,自然达到禅定的境界。修禅和练气功虽然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最后进入的境界都是一样的。我在18岁时曾练过气功大师李少波的真气运行法,三个月便打通了小周天。当真气到达脊背时,觉背部温暖如春;当真气绕过百会穴从脸部落下时,真如醍醐灌顶般舒坦自在。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真气在我体内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四肢百骸无不畅通。一天深夜,我在练功时忽然见到了闪光,又见有莲花在云中飘动。由于没有老师的指点,我担心会走火入魔,再加上学业紧张,次日便没敢再练。但自从真气产生以后,我常常在梦中感到有真气自动运行,一天我忽觉有一股真气冲进了我的左耳,耳轮中一声霹雳,如一个巨大的光球爆裂,似将我的耳朵炸了粉碎,我一觉惊醒,浑身是汗,用手摸了摸耳朵,却感到无比的轻松。我的左耳曾经受过外伤,经常有耳鸣,但自从那一次以后,我的耳病全好了。
                当你在修禅或练气功时,如果遇到有闪光或奇异的事情发生,说明你已经进入到了第七地菩萨地,气功上讲那是大周天,禅修上讲是证入了涅磐。但佛警告说,不可执着贪恋于那个涅磐,那是很危险的,有则有,无则无,止观双运,顺其自然,消除一切妄想,那个境界并不真实,不是真实的涅磐,如果相信那是真的,将前功尽弃。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境界是很让人迷恋的,会让你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一切烦恼全都不见了。


                13楼2011-04-17 11:58
                回复
                  2025-11-10 09:0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此为佛学八识的第八识。阿,意为“心”。赖耶,意为“积存”。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意思,又译作“藏识”,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意,种子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本性。另外,阿赖耶识还是妄想心种子寄存的地方。我们所造的一切业种,甚至每一个念头都将通过末那识的记录转藏到阿赖耶识那里。因此阿赖耶识是一切事物的本性和妄想心的和合体。阿赖耶识本来自性清净,具如来佛性,却受到妄想心不断染熏而无法清净。妄想心缘自无明,无明的动力来自人体的真气,人未出生前真气来自于父母,出生后主要来自食物和空气,真气的滋养使妄想心不断膨胀,不停地染熏末那识从阿赖耶识那里执取的爱种,这就是生存的本能。为了生存、生长,因而贪求造作,而所造的业种又不断地通过末那识转存到阿赖耶识那里,为来世的投胎积存种业。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八识之间的关系。打个比喻,假如把阿赖耶识比作儒家思想,末那识相当于古代的皇帝,意识相当于宰相,眼、耳、鼻、身识就是宰相以下各部门。皇帝因统治需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精华,制订国家制度,设置宰相并建立相应各部门,宰相必须服从皇帝的意志来管理国家。皇帝从儒家思想那里汲取的精华就相当于末那识从阿赖耶识那里执取过来的种子,这些种子萌发以后马上在全国扎根,播撒进家家户户,从此人们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等一切行为无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不同的封建王朝制订的政策虽然有差异,但儒家思想的本质始终不变。末那识在生死流转的过程中也存在变异,你前生的积业、现世的种业在下辈子传递的过程中都要体现出来,因而一辈一辈中总存在差异,但末那识执着于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的本质不会改变。宰相一茬一茬地换,但国家体制相对稳定。无论哪任宰相都必须按皇帝认定的儒家思想路线的要求管理国家。同样道理,一代又一代的人模样、意识在变,但“我”的本质不变,意识要按照末那识指引的路线图的要求对外造作索取,满足末那识生存本能的需要。宰相要通过其下属各部门获取信息,意识要通过眼耳鼻舌身获取信息。
                  上面的类比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但通过比较却可以大致地了解八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佛法与儒家思想不同之处在于儒家所宣扬的主要是以“仁”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的法,是入世间法,人伦关系要靠理性梳理规范和强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和谐与稳定,从而永保皇权的大一统,事实证明没有一个朝代是长久稳定的,人的思想意识是时刻在变的,儒家们却把这异想天开的人脑意识作用奉为真理了;而佛法是出世间法,揭示的是整个宇宙与人生的本质。意识在佛法中并不是精神本体。意识是会随生命的结束而断灭的。在世间法中,阿赖耶识是不会断灭的。佛法认为人类通过意识作用规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及改造自然与蜜蜂筑巢酿蜜、蜘蛛结网、小鸟垒窝、火山喷发、地震、风雨雷电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尘世上的现象,形式不同罢了,都是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不真实的,一切法如幻,皆是阿赖耶识自心所现的影子,而人类执着于这些影子,深陷其中,轮回不已,不知醒悟。因此佛说心外无物,是指阿赖耶识本心之外无物,一切物辗转变换,如梦一般,都不具有实在性,并非是你的意识之外无物。你的意识之外到处都是物,妄想分别心尔。
                  佛儒两境界之比较
                  我们再以儒家思想为例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统治了两千多年,几乎每个人都信奉儒家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切变化皆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信仰儒家,儒家就驻留在你的心中,从而影响你的一生,儒家思想也就成了你的“心”,你的一切行为都是你这颗儒家“心”的显现。但这颗儒家心并不因你的存在而存在,你不在了,儒家思想依然在起作用。因而说这颗儒家心即是你的心又不是你的心,即在你的心里又不在你的心里,而且儒家思想绝不会因你来到世间而增加,更不会因你的消失而减少,你在与不在儒家思想都是不变的。  
                  


                  17楼2011-04-17 12:04
                  回复
                    佛所说的阿赖耶识也有类似的特点。阿赖耶识是整个宇宙的本质,是人与客观存在的“心”,这颗心无所不在,可以说在你的心里,也可以说不在你的心里。你在的时候,你的一切都是阿赖耶识这颗心的表现,你不在的时候,阿赖耶识也不会消失,阿赖耶识显现的是整个世界,其中也包括你的生死轮回。阿赖耶识自心本静,他的本体绝对不会造作,更不会主动创造,虽然他有无穷的法,但阿赖耶识是无为的,一切造作都是无明缘阿赖耶识而产生的。有人把阿赖耶识比作恒河沙,说阿赖耶识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佛祖对此给予了批评,恒河沙怎么能与阿赖耶识相提并论呢?那分明是两回事。佛所说的恒河沙只是一个譬喻而已,阿赖耶识是不能用数量来表现的,凡是能用数量来表现的都是物质的,比如,一个、两个、三个等等,后面跟着的东西一定是具体的物,因为只有物才有个数。阿赖耶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的一切既可以说是你的心所显现,又可以说不是你的心所显现,但都可以说是阿赖耶识之所现。
                    佛法与儒家思想不同之处在于,你信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就会对你起作用;你不信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可能就不会对你起作用,如果整个社会都信儒家思想,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儒家思想经过历史的变迁之后,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儒家学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佛法则不然,你信佛,心中有佛,佛对你起作用,佛法显现;你不信佛,心中无佛,佛法依旧显现,依旧对你起作用,只是你不觉而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佛性,只是你自己不自知罢了。没有阿赖耶识就不会存在生死,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阿赖耶识永恒不变地与你为缘,历经生命变化的全过程。没有阿赖耶识也就没有末那识,没有末那识也就不存在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因而也就没有生命。阿赖耶识貌似你的灵魂,却不是,他是宇宙的本质。你是小法,阿赖耶识是大法,大法蕴于小法之中,共性蕴于个性之中。
                    儒家思想为何不长久?佛法为何永恒?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儒家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没有人类,儒家思想是否存在?显然是不存在的。儒家思想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是大脑思考出来的东西,是意识的作用。而意识本身就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是无常的、时刻改变的,是随生命的结束而断灭的。即使这样的思想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形成共同而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但随着历史的前进,当这种思想不再适应新社会生产方式的时候,就要被淘汰。不只是儒家思想如此,人类一切靠大脑意识思考出来的东西,包括自然科学在内都是相对的,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牛顿力学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超越的真理,但却被爱因斯坦推翻,如今爱因斯坦的理论也陷入了困境,因为它无法解答宇宙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不一一列举。而佛法则完全不同,不管世界上存不存在人类,佛法永恒存在,佛法不是人类大脑思考出来的东西,人类无论怎么想,都不可能想明白佛法是怎么回事。有人问,佛学不也是人想出来的吗?关于佛的学说应该说是人的意识间接获得的,但佛法是什么,意识永远不能了知。佛永远不会告诉你佛的真如本性是怎么回事,因为这是不可说的,无法说,只要你一开口说,都不是佛法,言语本身就是意识的东西,人活着的时候任何一个念头都是意识作用。佛法只能靠你的自证自悟,无限接近,只有当你圆寂之后,彻底脱离了肉体凡胎,回归佛的本性才能知道佛的究竟。在你圆寂的霎那间你根本无法开口,一开口,哪怕一个微微的念头,都说明你的妄想心依然存在,有妄想心者怎可成佛?如果一个人在临死前突然睁开眼睛说,我涅磐了,那么这个人一定死了,他不可能成佛。但一旦你成佛却又是不可逆转的,再想用语言与人类沟通是不可能的,因此人类不通过修佛永远不能知道佛性。非有非无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岂是人的意识能想出来的?它远远超出了人类感知的极限,这就如同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有大海是一个道理的。在任何一部大乘佛经中,你都无法找到佛所说的究竟境界,不是佛祖不想告诉人类,那实在是无法说的,佛经中所说的那一切都是讲该如何修,如何消除杂念妄想,逐步接近佛性,但绝不可能向你真实地描述佛的真如境界。但当你真正消除杂念的时候,你是有感悟的。佛的境界本来就存在,与人是否存在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你修出来的,不是你想出来的,本来就有,你开悟了,自然而然就踏上了成佛的道路。
                    


                    18楼2011-04-17 12:04
                    回复
                      佛经、佛典这些文字的东西不过是修佛道路上的一座桥梁而已,并不能反映真实。佛是不主张立文字的,但如果不立字、不说法,凡夫不能了知,无法学佛,因此这些文字都是给凡夫看的,不得已而为之。佛祖与老子都有类似的观点,老子论道也不主张立文字,因为关于什么是道,实在是无话可说的,他的《道德经》是应朋友之约勉强写的,而且只留下了短短五千言便匆匆离去了。人类所创造的文字是用来描述物质世界的,比如长宽高大小圆方,父母、朋友,即便是那些抽象文字也是可感可知的,比如友谊、勇敢、善恶等等,两个人的关系好就叫友谊,一个人打死一只虎就是勇敢,施舍给他人财物就是善,杀生害命就是恶,所有的文字均与物质世界紧密相连,无论什么字都无法超越物质世界本身,物质世界是变化的不真实的,因而文字也是不真实的。比如你家的狗叫“逗逗”,你一喊“逗逗”,它便摇着尾巴向你走来,可是后来它死了,你再喊“逗逗”,它是否还会摇着尾巴向你走来?显然名实不符,这个名字不再具有意义。用变化的东西来反映永恒显然是很荒谬的,任何文字都无法反映精神本体,因此真正的佛法是不可言说的,不可用意识分辨的。你只要说出佛是什么样子,那就表示有佛,“有”必然转化成“无”,那么佛必死。如果你说佛就是虚无,那么佛必生,因为“无”能转化成“有”。如果佛在生死轮回中流转那还能称佛吗?
                      试论生死轮回
                      试论生死轮回的真谛。这里只做简要论述。
                      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并非是两个不相干的过程。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在受精卵刚一形成的霎那,生便开始。但生刚一开始,死便相伴而来,生与死紧密交织在一起。人在母体中经过10个月的孕育到即将分娩这一段时间,人已经死了无数次了。因为人从一个细胞分裂为多个细胞的过程中,要不断从母体中汲取营养,汲取营养的同时要不停地新陈代谢,旧的细胞也就不停地被新细胞代替,此时细胞分裂成长的速度远大于细胞死亡的速度,因此表现为生。从人出生到中年这一段时间,生的速度继续大于死的速度。而人到中年时,恰好生与死达到平衡。中年期一过,死的速度开始大于生的速度,也就是细胞分裂更新的速度开始小于细胞死亡的速度,自此以后,人逐渐表现为衰老的状态。当人更新的细胞无法满足人体生存需要的时候,人就走向了死亡。这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体现“我”的眼耳鼻舌身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识是与人体的整个生长过程紧密缠绕在一起的,没有阿赖耶识就不会有生命的本质内容,末那识执我之种性就失去了依据;没有末那识执我的生长繁衍本能就没有生命;没有意识,人类就不知道该如何用手获得食物,用嘴吃食物,因而无法满足末那识生存本能的需要;没有眼耳鼻舌身识,意识就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无法从外界获得信息和能量,意识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毫无用处。关于八识与人体的关系前面已有较多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那么从死到生又是怎样的呢?有人或许认为,人死后,进入死亡的境界里,此时死的速度大于生的速度,因而表现为死。这样理解是错误的。死的速度大于生的速度在人走向衰老的过程中已经体现过了,因此人在死后这种情况不会重复出现。生的境界和死亡的境界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其具体表现并不一样,但最终都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完成一个轮回。“生”是依缘而起的过程,“死”则是待缘而起的过程。人活着的时候,生与死纠缠在一起是依缘于人体细胞更新速度的变化来表现的。而当人死了的时候,人体的细胞已经失去了活性,不可能再呈现出细胞的更新现象,因此也就无法表现生死依缘的过程。细胞如果还会更新,那说明人体还活着。因此生前与死后的变化是不会相同的。当人吐出最后一口气的霎那,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最先离开,人失去知觉。但此时人体的能量尚未耗尽,细胞及其内部的基因密码还有极微弱的活动,这是末那识在对人意识丧失前后做最后的记录。末那识要对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恒审思量,这是由它执我的特点决定的。随着身体的变冷变僵,末那识将这个人生前以及前生的全部记录以种子的形式转存到阿赖耶识那里,这个记录所表达的意义就是“我”,末那识执着于这个“我”并以种子的形式藏进阿赖耶识里。这个死亡了的身体已经无法表现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也随之离开,但阿赖耶识的离开并非主动,不会像人们所想象的灵魂出窍那样,只是不再显示我的生命尔。阿赖耶识是人与宇宙的根本识,他以共性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我死亡了的尸体将经历地水火风的分离,这同样符合阿赖耶识自心所现的规律,但我的生命之种却留在了阿赖耶识的汪洋大海里,我的种性进入待缘的状态。我的种最终会落在哪里?需要等多长时间?这很难说。首先我落脚的地方必须能表现“我”,符合我的意志适合我生长,显然要找到我原来的那个身体已经不可能,但只要能适合我生长就依然会表现出“我”,这要看末那识与谁有缘。只能等。这个等待的时间可长可短,也许很快,也许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或许更长,很难说。如果末那识认为我的种性比较适合做小草,那么我可能会变成小草;如果末那识认为我比较蠢,那我可能会变成猪;如果末那识认为我依然具有人性,那我可能会重新做人。一切都与我前生以及生前所造的因果紧密相连。如果世界上出现一种生命结构与我有缘,末那识便马上显现出来,并把我的种子从阿赖耶识那里执取出来,将我种性的意义与这个生命结构的基因密码有效结合,按照我的意志开始生长。如果这个生命结构是一个受精卵,那我将发育成人。
                      以上就是一个人生死轮回的一个周期。
                      人要想成佛,必须先挣脱这个轮回,而挣脱这个轮回的关键就是要断除与末那识为缘,不受末那识的控制,那么摆脱了末那识的束缚就成佛了吗?只差一步,如果是彻底摆脱了末那识,那表明你已经远离了生死,至少进入菩萨如如不动地,已经不可逆转,不可能再打轮回,但若要成佛,还需转识,什么是转识?这是能否成佛的关键所在,要想知道这个秘密,就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玄奥的佛学世界。


                      19楼2011-04-17 1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