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诗韵吧 关注:7,938贴子:146,397
  • 5回复贴,共1

学诗与写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现在我们学习欣赏古人的诗词和个人写诗是两事,并非一定要深入了解古人的诗词才能写诗。而且是写诗易,学诗难。
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虽然另有深意,但仅就其表面意思也是很对的。在我们学习诗词的过程中,除了首先要学习诗体,格律,音韵,句式;还要学习诗词一些语言特点以及诗文修辞手法;为了能理解诗词的内容,可能还需要学习诗词中涉及的天文历法,地理风俗,职官科举,星象分野,甚至车马衣食等古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


1楼2011-04-14 21:18回复
    另外,古人们要是都能明明白白的诗言志也就罢了,总是会有人喜欢曲折迂回,暗喻夸饰,还得我们在字里行间琢磨半天他到底想表达个啥。由此可知,欣赏古人诗词,孰非易事。


    2楼2011-04-14 21:24
    回复
      2025-08-19 10:32: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写诗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我们现代人写诗,我觉得只掌握一条规律就行了。那就是,随便写。要求再高点的话,知道绝句律诗双句末字押个韵,律诗中间对个偶,那就好极了。要是押不住这个韵,换个别的韵,或者不押都行。大不了说自己写的是古风诗。古人他也有押不住韵的时候啊。


      3楼2011-04-14 21:38
      回复
        还有就是写诗的时候,不须忌讳口语和白话,只要能清楚简洁的表达就行。古人写诗也经常用口语的,不胜枚举。


        4楼2011-04-14 21:46
        回复
          最后,我觉得写诗也是讲语感的。看多了别人的诗难免模仿,这挺好。前天我在这里看到一个朋友写的诗第一句和第二句末用的韵字分别是:憧,同。我误看作成:僮,同。非要给人家把“同”改作“重”。显见大家都是依足汉魏六朝诗人的习惯不爱用重韵。实则这是无所谓的事,不过下意识的模仿一些古人写诗的习惯也挺好。


          5楼2011-04-14 22:09
          回复
            最后之最后,再说下那天在这里写的咏梅诗。我跟在别人后面,装模作样的写了首笑话前面二位小诗。只是开个玩笑,大不了您二位再嘲回来,勿要认真啊。
            另外一事,不知这里有无教语文或中文的老师。望能交流些教学事宜。


            6楼2011-04-14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