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曹秀娟 通讯员齐伟)4月6日下午5时许,最后一辆载着炉渣的大卡车驶出太化五号大门,这标志着投入1240万元巨资,历时10个月,积攒了半个世纪、占地4万平方米的太化集团工业渣山终于被彻底削平。
太化合成氨渣山的主要成分为煤化工造气炉渣,是太化集团上世纪50年代建厂投产以来不断堆积而成。该渣山占地4万平方米,总储量75万立方米,高度超过30米。遇到大风天气,渣山附近扬尘四起。
“即使夏天也不敢开窗子,不仅尘土飞扬,煤气一样刺鼻的气味实在让人受不了。”紧邻渣山的罗城村村民李铁山告诉记者。2004年以后,渣山形成明火,经采取水浇、石灰石覆盖等措施,明火虽被扑灭,但暗火一直存在,暗火燃烧形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了周边环境。数据显示,渣山治理前周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三项污染物浓度远远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去年6月5日,太原市政府和太化集团痛下决心,共同投入1240万元巨资对其实施搬迁。废渣被拉运至10公里以外的上冶峪村填埋场掩埋处置。该填埋场为规划的国家级填埋场,污染防治设施完善,可消纳这些炉渣,且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日前,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显示,渣山附近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三项污染物浓度大幅减少,分别比治理前下降了99%、98%和95%。
太化合成氨渣山的主要成分为煤化工造气炉渣,是太化集团上世纪50年代建厂投产以来不断堆积而成。该渣山占地4万平方米,总储量75万立方米,高度超过30米。遇到大风天气,渣山附近扬尘四起。
“即使夏天也不敢开窗子,不仅尘土飞扬,煤气一样刺鼻的气味实在让人受不了。”紧邻渣山的罗城村村民李铁山告诉记者。2004年以后,渣山形成明火,经采取水浇、石灰石覆盖等措施,明火虽被扑灭,但暗火一直存在,暗火燃烧形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了周边环境。数据显示,渣山治理前周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三项污染物浓度远远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去年6月5日,太原市政府和太化集团痛下决心,共同投入1240万元巨资对其实施搬迁。废渣被拉运至10公里以外的上冶峪村填埋场掩埋处置。该填埋场为规划的国家级填埋场,污染防治设施完善,可消纳这些炉渣,且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日前,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显示,渣山附近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三项污染物浓度大幅减少,分别比治理前下降了99%、98%和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