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工作的东京电力公司承认,最终化解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过去两天来,现场的工作人员曾用水泥和遇水膨胀的“高分子聚合物”及锯末和报纸碎屑等混合物封堵2号反应堆附近出现的裂缝,但最终双双宣告失败。
检测数据显示,竖井内污水所含放射性碘-131的浓度相当于正常运转中反应堆内水相关数值的1万倍以上。这就是附近海水放射性污染物来源。调查人员推测,上述裂缝可能是在“311”特大地震中产生的。不过,其他5个反应堆附近建筑未发现类似的泄露现象。
由于地震引起的海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全部摧毁,因此造成四座反应堆中燃料棒温度过高。抢险人员只能通过注入海水这种既原始,同时破坏性又很强的方式来为其降温,而且采取一边注水,一边排水方式工作,结果产生了大量辐射超标的废水却又无处存放。
分析人士指出,解除福岛第一核电站险情需首先让核反应堆自身的冷却系统恢复正常工作。不过,由于电站内很多地区存在着大量放射性污水,抢修冷却系统的工作迟迟不能展开。其他国家担心,泄漏到太平洋的放射性污水可能对海洋生物产生严重影响。
日本救援人员还计划在福岛第一电站附近海域设立用来拦截“油污”的围栏,以便能将“自行泄漏”的高放射性污水控制在一个可控制的小范围内。除了没人知道这些用来阻挡海面油污的围栏何时能到位外,它们能否挡住水体中的放射性污染物更是个巨大的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