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吧 关注:204,655贴子:246,255
  • 4回复贴,共1

覃记新版泛泰主义的幽灵在两广云贵四省上空游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好


1楼2011-04-03 22:44回复
    大家要团结


    2楼2011-04-03 22:44
    回复
      2025-08-20 20:34: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反对那些搞分离的


      3楼2011-04-03 22:45
      回复
        一起努力


        4楼2011-04-03 22:45
        回复

          但中国某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重新捡起泛泰主义的大旗,将之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之后,四处推销。某些人之所以经常抬出所谓旧版泛泰主义包括广西,其一,是为自己鼓吹的新版泛泰主义追加"历史正当性",愈久愈好嘛;其二,是掩饰因至今泰国学术界主流对所谓的壮泰同源论态度暧昧,自己的尴尬;其三,是为再臆想出所谓“壮族反对当时的旧版泛泰主义树立靶子从而减轻当局的疑虑为自己的新版泛泰主义的宣传工作扫清障碍(其实他们当时根本不了解所谓什么是泛泰主义,哪来的反对?)。
          2,         覃圣敏先生的壮泰同源论调与对其考证过程的质疑
          曾经大胆考证出妲己是壮族的覃圣敏教授宣称,根据他的研究结果,壮族与泰人有着亲缘关系,那么他的结论是如何的出来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论证过程:
          “….课题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 就是运用体质人类学对壮、泰两个民族的体质特征进行比较。当时,覃圣敏委托广西中医学院的专家来搞这个子课题。在此之前,有人曾对武鸣县的壮族进行过活体测量, 因为武鸣县大部分人口都是壮族, 而且该县的壮话被定为标准壮语。
          但圣敏认为,武鸣县靠近南宁,南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贸交易的重镇, 与外来人口接触、通婚的机率很高,与之相邻的武鸣难免会受到民族交融的影响。因此,单在武鸣采集样本, 显然缺乏学术上的“典型意义”。
               为此,覃圣敏提出,在广西北边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南边的大新县、中间的马山县,各选一个交通封闭、民族杂居较少的壮族村庄, 对十几代都是壮族的村民进行调查。他的建议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随后,专家们深入这三个县,采集了数百例活体体质特征的测量数据和血液、毛发、唾液等样本,为日后开展壮泰民族的体质特征比较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尤其注意这一句:“各选一个交通封闭、民族杂居较少的壮族村庄, 对十几代都是壮族的村民进行调查”。
          任何有着最起码统计学知识的人都知道,选择研究对象一定要有代表性,请问覃圣敏先生出于某种目的,仅仅采用“交通封闭、民族杂居较少的壮族村庄”,并且是“对十几代都是壮族的村民”的调查结果,并以这种完全不具代表性的所谓的调查结果与资料,来作为1700万壮族的代表,这是否符合统计学的取样原则呢?或者更直接点,是否是严正的治学态度呢?
          而如此荒谬的样本居然“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在做完这些工作后,为了更加证明自己的观点,覃圣敏等人利用我国的经费支持,收集了2000个壮族古老、常用的生活词汇,然后从中挑选出1000个词汇, 跟泰族对应的词汇进行比较,结果相同相近率达到70%以上。
          并以此为理由,正式作为自己的“壮泰同源论”的“最有力”的例证 。
          殊不知,以这种论调的话,根据“知名蒙古族语言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亚细亚民族溯源研究所创始人芒•牧林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汉族跟蒙古族更是同源民族了!而且汉语和蒙古语之间的同源比例高达94%。
          请看: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探察蒙古语词源的过程中,芒•牧林发现,汉语与蒙古语之间音同义近或谐音义同的词多达5000余条,而且都是基本词汇。
             对此,他依据两种语言流变规律,与藏语、满语及突厥语进行深入的纵横比较考察,结果呈现出极有意思的特点:这几种语言有着严整的语音对应规律,对应的词全部是见于秦汉以前典籍、文献的常用词汇。构词规则和语法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痕迹。词类俱全,不仅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而且还有代词、数词、副词等。
             芒•牧林对121个核心词进行的比较探察表明,汉-蒙、汉-满、满-蒙语之间的同源比例,均在80%以上,其中,汉语和蒙古语之间的同源比例高达94%。”
          


          6楼2011-04-03 22: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