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缸者
————————————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我照例在来学校卖打折书的小摊前看书,却听到一句极不和谐的声音:“怎么有人写这本书哦,谁敢看哦!”走近一看,《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早有耳闻,今日终于得见,不禁欣喜;可一想到刚才那位仁兄的话,却又黯然神伤。谁敢看啊!我也只是粗看几眼,不敢买下,怕被说成另类。心痒之余,就偷偷在网上下载来看。越看我越是触目惊心,似乎我的身上也涂满了泥酱。
柏杨,人文大师,自称是“野生动物”。被两岸三地的人熟知,著名作家。他的言论和书籍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争议。 代表作《中国人史纲》。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祖籍为河南省辉县;不知道出生日期,最终被认可的生日是3月7日,以纪念1968年被捕入狱的日子。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被减为8年。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
第一次了解柏杨这个人,是在我高中时期看的一本杂志中。当时我因为写了一篇反映教育界的文章被封笔一个月,我也因此不敢再写同类作文。看到那篇介绍柏杨的文章时,我很惊讶,世上居然有这种人!被如此折磨还敢继续抬笔!也许别人不了解,但我却明白,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心里不禁佩服。我本应把他比作鲁迅,可今天看了他的文,却发现他和鲁迅先生有很多不同点。他不懂得内敛,一动笔,其目的就是要把人刺伤才甘心。而鲁迅先生的文笔是很涵蓄生涩的。但他们的魂却都是烈焰做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骂他,说他崇洋媚外,叛徒,看不得国家兴盛。对此我感到很心酸,为所有的“柏杨”们感到心酸。我们的努力竟被误解至此!也许,人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吧,反面的总是排斥。这些人为什么磨尖了笔来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只是为了提醒大家,在民族大步发展的如今,不要忘了居安思危。他们奋力的写那些反面的东西,是为了让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原来我们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想当初鲁迅写看客时,也是同样遭遇吧!如今课本上到处都有鲁迅的影子,教育我们改变民族劣根性,我们做到了吗?都向鲁迅学习,为何却到处抹杀“鲁迅传人”?鲁迅教我们要敢说真话,可为何敢说真话的人都被打成了当年的“政治犯”?我苦苦思量,却终不得解。
对于新闻报道中那些美好的事,我早已麻木。我苦苦寻找那些反映真实生活的东西,却是凤毛麟角。我并不是幸灾乐祸的人,我只是杞人忧天那些不是很美好的事,一旦到了不得不报道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
以柏杨的诗来结束吧:
吴刚伐树我洗缸
古今相遇一感伤
千年挥斧树仍在
井蛙洗缸费思量
屈原徒怀家国恨
谏臣鲜血洒刑场
多少捶胸扼腕事
端赖几人不寻常
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怕我看完这本书时,已经深埋于酱诟之中了。
————————————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我照例在来学校卖打折书的小摊前看书,却听到一句极不和谐的声音:“怎么有人写这本书哦,谁敢看哦!”走近一看,《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早有耳闻,今日终于得见,不禁欣喜;可一想到刚才那位仁兄的话,却又黯然神伤。谁敢看啊!我也只是粗看几眼,不敢买下,怕被说成另类。心痒之余,就偷偷在网上下载来看。越看我越是触目惊心,似乎我的身上也涂满了泥酱。
柏杨,人文大师,自称是“野生动物”。被两岸三地的人熟知,著名作家。他的言论和书籍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争议。 代表作《中国人史纲》。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祖籍为河南省辉县;不知道出生日期,最终被认可的生日是3月7日,以纪念1968年被捕入狱的日子。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被减为8年。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
第一次了解柏杨这个人,是在我高中时期看的一本杂志中。当时我因为写了一篇反映教育界的文章被封笔一个月,我也因此不敢再写同类作文。看到那篇介绍柏杨的文章时,我很惊讶,世上居然有这种人!被如此折磨还敢继续抬笔!也许别人不了解,但我却明白,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心里不禁佩服。我本应把他比作鲁迅,可今天看了他的文,却发现他和鲁迅先生有很多不同点。他不懂得内敛,一动笔,其目的就是要把人刺伤才甘心。而鲁迅先生的文笔是很涵蓄生涩的。但他们的魂却都是烈焰做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骂他,说他崇洋媚外,叛徒,看不得国家兴盛。对此我感到很心酸,为所有的“柏杨”们感到心酸。我们的努力竟被误解至此!也许,人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吧,反面的总是排斥。这些人为什么磨尖了笔来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只是为了提醒大家,在民族大步发展的如今,不要忘了居安思危。他们奋力的写那些反面的东西,是为了让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原来我们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想当初鲁迅写看客时,也是同样遭遇吧!如今课本上到处都有鲁迅的影子,教育我们改变民族劣根性,我们做到了吗?都向鲁迅学习,为何却到处抹杀“鲁迅传人”?鲁迅教我们要敢说真话,可为何敢说真话的人都被打成了当年的“政治犯”?我苦苦思量,却终不得解。
对于新闻报道中那些美好的事,我早已麻木。我苦苦寻找那些反映真实生活的东西,却是凤毛麟角。我并不是幸灾乐祸的人,我只是杞人忧天那些不是很美好的事,一旦到了不得不报道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
以柏杨的诗来结束吧:
吴刚伐树我洗缸
古今相遇一感伤
千年挥斧树仍在
井蛙洗缸费思量
屈原徒怀家国恨
谏臣鲜血洒刑场
多少捶胸扼腕事
端赖几人不寻常
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怕我看完这本书时,已经深埋于酱诟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