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吧 关注:41,499贴子:558,910
  • 5回复贴,共1

个人对彝陵之战的小小看法,请大家指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觉得:刘备火烧彝陵的败,其实,也不能全部归咎于刘备.人,很多面,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就像这篇文章一样,大家的观点都会有很多,而每一个人会有一个主观点,但是次要观点也会一大堆,所以,觉得刘备虽然那个时候在布军的时候有失误,但,如果我们都不熟知历史,全然不知道后果的话,大军酷热难当,会有什么选择呢?你面对的是,一,敌军坚守不出,己方军士水土不服,酷热难挡,时日久了,病到一片,士气一落千丈;二,我方避入树林,遮日避暑,以寻他机.而,刘备选择了后者,原因一呢?兵势强,且前战连连告捷,连连告捷的时候,我想,会有一种轻视的感觉出现,而且当时的兵势浩大,想一想,刘备在此之前,没有过这么声势浩大的战事吧?且连连告捷的事情也没有,在心理上,大概会有一种想强势推出的概念产生吧?我猜测的心理活动:"我生平战事,前半生,飘零各处,且战且走,踏入中期,赤壁大捷,还基本不关我事,进入益州,先挂掉了大谋,座位未稳,二弟又去,征讨复仇,没出家门,三弟又挂,哎,怎是一个"惨"字了得?目前,兵势强盛,吴防每破,今至彝陵,连战连胜,前事无有,乘势再战,兵不可退,暑天酷热,水土不符,兵士多病,欲还蜀都,恐为天下笑,唯避暑以养兵病,伺机再战."天下笑,笑什么?“我为弟报仇,结果,中途因为酷热难当,且带如此强盛之兵势,轻易撤兵,弟亲如何思悼?万兵之众如何思悼?为弟之兄,为国之主,言不可收,势不能停。”
我想大家都知道,金口玉言吧?既然是当权者,面子,是一定会要的,那时候,如果撤兵,失掉的面子会有多大吧?为人父时,行为表率,为国之主,一诺千金,全国人都在看他。
所以,兵入林,虽然战法上,觉得有点欠妥,有人说那么做很失败,如果换成自己是当时人的时候,太阳都晒毛了你和你的部下,你又不能撤退,该如何?军士酷暑难当,你又不能撤退,又该如何?攻不能进,又处在劣势,人家在营地里冰凉的喝着冰水,这帮傻小子却在外面日晒火烤,受得了吗?就算不被火烧,待了几天,热的累的跟什么似的,人家轻兵突袭,就够他们受的了,一面利用这段时间迂回埋伏,一面等待时间偷袭,这边趁夜偷袭,小兵袭,大军进,刘备那时候再逃,迂回的埋伏兵士又突袭,不晓得刘备还到不到得了白帝城了,想逃?至少得有力气逃,得有有力气的将士陪着逃啊,否则,跑不了了。所以,觉得刘备被火烧彝陵的事件不可以说是他什么什么,换做谁大体都一样,在那种境况中,做那样的决定,我觉得还是有情可原的。
所以,只能说,当初的那个决定有误,但是刘备也有他自己内心的世界,我们无从得知,只能猜测,而,战事的胜败,不是因为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就能够成就的.赤壁,东南风起;樊城,时逢大雨.
天时,地利,人和,经典三人组。


IP属地:广东1楼2006-06-01 23:14回复
    • 222.67.20.*
    大丈夫能屈能伸,刘备原先不是将这话发挥的淋漓尽致么?用兵不能做到进退有度难道还不是错么?


    2楼2006-06-01 23:19
    回复
      2025-08-31 11:1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谢谢指教,我只是觉得,他屈了大半辈子了,好不容易得了几个大胜,大胜之后再屈,觉得未必做得到,身份也比以前有了不同.


      IP属地:广东3楼2006-06-02 00:08
      回复
        • 222.67.20.*
        所以说夷陵之败刘备还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当然客观原因也不能忽视.我基本还是赞同LZ的见解.顶一


        4楼2006-06-02 00:17
        回复
          这件事刘备和诸葛亮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开始发动战争的战略思想就是错的


          5楼2006-06-02 11:44
          回复
            刘备的命运是大起大落呀~~


            6楼2006-06-02 1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