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5,040贴子:74,689,026
  • 4回复贴,共1

历史上最会当皇帝的光武帝刘秀【本文摘自魏新《东汉开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元二十二年十一月的一天,性格老实谨厚的刘秀骑着一头牛,不是像平常那样去土地上耕作,而是去战场上杀敌。这一年刘秀二十八岁,他为什么守着安逸的日子不过,突然铤而走险呢?在这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史书上说,这和一件神秘的事情相关,是谁告诉了刘秀这件神秘的事情?这个人为何会被满门抄斩?
五、关于理想的现场作文
从九岁就没有了父亲的刘秀,一直是一名放牛娃、庄稼汉。他不张扬、不言弃、不着急,耐心等待着命运的转机。二十岁的时候,他去长安上学,然后又回老家南阳郡,一直到二十八岁,才和大哥刘演一起,起兵反王莽。那么这期间刘秀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会在二十八岁这一年突然起兵呢?
史书上对刘秀的这几年并没有多少记载,但是完全可以想象刘秀的苦闷:只能等待,沉默着等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所以,我们相信,一定有一种东西,在支撑着刘秀,才让他意志没有消沉,人没有垮掉。支撑刘秀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理想。说理想是东西,或许有些人不同意。因为在有些人看来,理想确实不是东西。不管理想到底是不是东西,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
《史记》上记载,项羽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秦始皇出游,被他看到了,他一看秦始皇那么排场,项羽即兴写了一篇关于理想的口头作文:
彼可取而代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把秦始皇取而代之,就是项羽的理想,这个理想是不错,充满了霸气,但是也很危险。项羽说这句话时,也就是离秦始皇远,秦始皇听不到,要是听到,照秦始皇那个脾气,还等你把我取而代之,现在就把你捕而获之、斩而杀之了。理想就是这样,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性格。项羽的理想和其性格一样,有一种强烈的冒险精神,所以最后输给了刘邦。刘邦年轻的时候也见到过秦始皇,也写过同样是关于理想的口头作文: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1楼2011-03-29 21:17回复
    项羽那篇作文,要是我们打60分,刘邦这篇就能打80分。这句话说得一点毛病没有,说是夸秦始皇的,没问题,大丈夫嘛,就应该这样,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彪悍的人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怀,我也是大丈夫啊,我觉得自己能够这样,这辈子才值。但是,刘邦的理想有点太大太虚。当时他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他的理想就是当皇帝,大丈夫就得当皇帝,当亭长就是二百五?至少在这个时候,不是理想,是梦想、空想。
    项羽和刘邦的这两篇作文我们比较熟。刘秀也有过一篇作文,是在长安上学的时候写的。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个车队,浩浩荡荡穿过长安城的大街。这应该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豪华的车队,他到长安来是和人合伙买的驴车,相当于是客货两用,而眼前这车队的规格,至少也是奥迪的水准。
    刘秀一打听,这是执金吾的车队。执金吾,是汉代九卿之一、京师卫戍官,相当于首都警备区司令。于是,刘秀在滚滚尘埃之中,感慨一句:“仕宦当作执金吾……”要当官,能当到执金吾这个份上,就很好了。或者说,要能有执金吾这样的排场,就很不错。刘秀的这篇作文,没有项羽那么杀气重重,也没有刘邦那么不合实际,相对比较实在,比较符合他当时的身份,符合他踏踏实实的性格。所以,这篇作文就到这里,也应该打80分,不过这篇作文还没结束,后面还有一句,这一句,带着一种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也是刘秀一生中执着的追求——爱情:“娶妻当得阴丽华。”
    史书记载,阴丽华是南阳郡新野县人,《后汉书》上说,刘秀在去长安求学前,有一次在新野县,听说阴丽华很漂亮,而且是有名的漂亮,就暗恋上了:
    闻后美,心悦之。(《后汉书》卷十《阴皇后纪》)
    


    2楼2011-03-29 21:17
    回复
      2025-08-14 14:5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http://www.u148.net/article/33573.html


      4楼2011-03-29 21:21
      回复
        妈的,老是说有不当内容


        5楼2011-03-29 21:22
        回复
          和谐测试器


          IP属地:安徽6楼2011-03-29 2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