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26日 14:36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尤

羊城晚报记者 肖执缨 实习生 李尤
在《幸福来敲门》里,他是对爱执着的上世纪80年代的“完美男人”宋宇生;在《说好不分手》里,他是爱妻如命的“新好男人”林易南。主演的两部新剧接连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如此好事最近就落到演员孙淳的头上,他也成为近来最受瞩目的男演员之一。对于自己成为开春荧屏的赢家,这位入行近30年的男演员平静地说:“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接到了两部反映家庭生活的剧,剧本读起来让我很感动,于是就前后脚地上了。”谈到这两个“好男人”形象,孙淳感慨地说:“我远不如林易南和宋宇生伟大,他们的生活远比我尖锐得多。”
演好男人,
谈爱情观
“对于不同时期的爱情观,我不做孰对孰错的评判”
《幸福来敲门》掀起了观众对80年代爱情的集体追忆。80年代简单朴素的爱情,不仅让中年观众沉醉其中,就连80后、90后的新新人类也被打动。在演绎过众多中年人的感情经历后,1956年生的孙淳,如今更有资格回答“中年人的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了。
羊城晚报:80年代时你才20多岁,当时的人的感情留给你怎样的记忆?
孙淳:80年代的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还是比较纯粹的,当时人的物欲没那么强。那时候男的要娶女的,就会跟女的说“我会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女的可能就相信了———现在一个承诺还能换来婚姻吗?!现在大家都要能看得到、可以衡量的东西。80年代的江路放弃一个物质条件更好的男人,放弃去美国定居生活的机会,选择了宋宇生,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可能会不理解。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理解,正是因为和现在的恋爱观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才吸引80后、90后的孩子来观看。
羊城晚报:你认为80年代的爱情观和现在的爱情观,孰优孰劣?
孙淳:不能因为我拍了《幸福来敲门》,我就否定现在的价值观。我不会做一个谁对谁错的评判。我们拍出来给现在的年轻人看,如果他们能受到震动、对人生有所启迪的话,那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羊城晚报:诠释角色时,很多演员以“人戏不分”而自豪,你会吗?
孙淳:绝对不会。演员这个职业使我和某个角色有了某种关系,但演员本人永远不可能和角色画等号。性格方面也是两个概念,否则就不能称我们为演员了。你可能会在演戏时为角色付出很多,过分地投入,但要完全混淆是绝不可能的。只能说,我在塑造角色、在借角色说话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共鸣。人生就像一种修行。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他们会对我产生影响,能帮我修炼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出色。
羊城晚报:你和陈小艺合作过《糟糠之妻》和《说好不分手》,和蒋雯丽合作过《好想好想谈恋爱》和《幸福来敲门》。你能说说她们两位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孙淳:首先两个演员就很不同,陈小艺是川妹子,很干脆;蒋雯丽是安徽人,挺有女人味,对事对人态度非常从容。从角色来说,小艺演的是一个知识女性,在工作上独当一面;蒋雯丽演的是在个人情感上非常特立独行的一个80年代女性。角色不一样,表演当然也不会一样,各有特点,也都有一些即兴发挥的表演。
羊城晚报:现在可不可以说是你事业上的黄金期?
孙淳:我觉得男人到这个份上最好,因为岁月在你身上留下了沧桑,再现到电视屏幕上,不用语言就能让观众读出你的经历来,这是作为男演员的优势所在。我觉得我现在是处于最好的时期,但你要说现在是不是我专业演技最好的时候,我不好说。
羊城晚报:一下子演了两个好男人,以后还会接类似的角色吗?
孙淳:如果同类题材作品找到我,我还是要看剧本能不能打动我。能打动我,我就还会演;打动不了就不演了。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尤

羊城晚报记者 肖执缨 实习生 李尤
在《幸福来敲门》里,他是对爱执着的上世纪80年代的“完美男人”宋宇生;在《说好不分手》里,他是爱妻如命的“新好男人”林易南。主演的两部新剧接连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如此好事最近就落到演员孙淳的头上,他也成为近来最受瞩目的男演员之一。对于自己成为开春荧屏的赢家,这位入行近30年的男演员平静地说:“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接到了两部反映家庭生活的剧,剧本读起来让我很感动,于是就前后脚地上了。”谈到这两个“好男人”形象,孙淳感慨地说:“我远不如林易南和宋宇生伟大,他们的生活远比我尖锐得多。”
演好男人,
谈爱情观
“对于不同时期的爱情观,我不做孰对孰错的评判”
《幸福来敲门》掀起了观众对80年代爱情的集体追忆。80年代简单朴素的爱情,不仅让中年观众沉醉其中,就连80后、90后的新新人类也被打动。在演绎过众多中年人的感情经历后,1956年生的孙淳,如今更有资格回答“中年人的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了。
羊城晚报:80年代时你才20多岁,当时的人的感情留给你怎样的记忆?
孙淳:80年代的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还是比较纯粹的,当时人的物欲没那么强。那时候男的要娶女的,就会跟女的说“我会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女的可能就相信了———现在一个承诺还能换来婚姻吗?!现在大家都要能看得到、可以衡量的东西。80年代的江路放弃一个物质条件更好的男人,放弃去美国定居生活的机会,选择了宋宇生,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可能会不理解。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理解,正是因为和现在的恋爱观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才吸引80后、90后的孩子来观看。
羊城晚报:你认为80年代的爱情观和现在的爱情观,孰优孰劣?
孙淳:不能因为我拍了《幸福来敲门》,我就否定现在的价值观。我不会做一个谁对谁错的评判。我们拍出来给现在的年轻人看,如果他们能受到震动、对人生有所启迪的话,那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羊城晚报:诠释角色时,很多演员以“人戏不分”而自豪,你会吗?
孙淳:绝对不会。演员这个职业使我和某个角色有了某种关系,但演员本人永远不可能和角色画等号。性格方面也是两个概念,否则就不能称我们为演员了。你可能会在演戏时为角色付出很多,过分地投入,但要完全混淆是绝不可能的。只能说,我在塑造角色、在借角色说话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共鸣。人生就像一种修行。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他们会对我产生影响,能帮我修炼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出色。
羊城晚报:你和陈小艺合作过《糟糠之妻》和《说好不分手》,和蒋雯丽合作过《好想好想谈恋爱》和《幸福来敲门》。你能说说她们两位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孙淳:首先两个演员就很不同,陈小艺是川妹子,很干脆;蒋雯丽是安徽人,挺有女人味,对事对人态度非常从容。从角色来说,小艺演的是一个知识女性,在工作上独当一面;蒋雯丽演的是在个人情感上非常特立独行的一个80年代女性。角色不一样,表演当然也不会一样,各有特点,也都有一些即兴发挥的表演。
羊城晚报:现在可不可以说是你事业上的黄金期?
孙淳:我觉得男人到这个份上最好,因为岁月在你身上留下了沧桑,再现到电视屏幕上,不用语言就能让观众读出你的经历来,这是作为男演员的优势所在。我觉得我现在是处于最好的时期,但你要说现在是不是我专业演技最好的时候,我不好说。
羊城晚报:一下子演了两个好男人,以后还会接类似的角色吗?
孙淳:如果同类题材作品找到我,我还是要看剧本能不能打动我。能打动我,我就还会演;打动不了就不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