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纱沉烟吧 关注:553贴子:67,268
  • 8回复贴,共1

端午节快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端午节的源起,历来众说纷纭。早于东汉末年已有探索其源流典故的记载,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时代诗人屈原;近人闻一多之《端午考》则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祭祀图腾——「龙」的活动日,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用树叶包裹,扔向水里,并在急鼓声中划着装饰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竞渡,后来此项活动演变为吃粽子和赛龙舟。其后亦有学者提出端午节是由远古越人(今浙江绍兴一带)的新年演变而来的。

根据有关典籍的记载,端午本为「端五」,先秦时代人们已视五月五日为不祥之日,其后并逐渐约定俗成于当天以朱索(结股五色丝)和五色桃印等悬于门上、系五色丝于臂上、挂纸书赤灵符于胸口前等,亦习惯以兰草这被认为有辟邪功效的草药沐浴,足见最初的端午节风俗应与古人于酷暑来临前,希望辟邪去疾有关。

自汉朝末年起,端午节才逐渐由原始崇拜、禁忌演变为祭奠有关的历史人物。其中流传最广、最富影响力的是纪念大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从历史上的南北朝统一之后,中国的南北节俗趋向统一,端午节祭奠屈原便由楚地而远播全国。



1楼2006-05-31 08:49回复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和包粽子,除自家吃外,亲友之间还相互馈赠。早于东汉时,人们已习惯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期间开始吃独具清香而消暑的粽子了;吃粽子的习俗要到晋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节,当时民间食用的粽子是用芦叶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粽子已经成为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了。历经多朝,粽子的风味和粽馅的种类更形多样了,如明代有以艾叶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宫廷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间出现的「火腿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更已远传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现代粽子的品种、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状、用料和馅类亦按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2楼2006-05-31 08:50
    回复
      2025-08-16 16:53: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是一种矿物质,把它调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黄酒。因端午节临近酷暑,各种虫类病菌纷纷活跃起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间传说《白蛇传》里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黄酒后现出原形,所以民间都起而仿效,在端午节以菖蒲根泡雄黄酒,更会以雄黄酒给小孩擦鼻子、耳朵,或在额上写上「王」字,据说一样有驱毒的效能,这种风俗称为「画额」。

      除此之外,古时没有消毒药水或清洁剂,人们多趁酷暑虫疫瘟生之前,即端午节期间,于房子四周洒上雄黄酒,用以杀虫解毒。虽然如此,因现今人们了解到雄黄含有致癌的物质,即使喝少量也对人体有害,故这种「因时制宜」的药酒亦已被淘汰。


      3楼2006-05-31 08:51
      回复
        z


        4楼2006-05-31 08:52
        回复
          x


          5楼2006-05-31 08:52
          回复
            端午习俗点雄


            6楼2006-05-31 08:53
            回复
              z


              7楼2006-05-31 08:54
              回复
                z


                8楼2006-05-31 08:55
                回复
                  2025-08-16 16:47: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z


                  9楼2006-05-31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