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九吧 关注:192贴子:21,129
  • 3回复贴,共1

一包盐引发的抢购风潮,给我们的启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地震海啸使国人的文字智慧再一次迸发,微博上有段精彩的调侃语言,嘲讽抢盐风,上联:日本人在核辐射中等待碘盐,下联:中国人抢碘盐以等待核辐射,横批 无盐以对。
     一些人盲目以碘防辐射,轻信这样这样传言,引起抢购碘盐风潮。日本地震引发的蝴蝶效应,考验政府应急能力和民众的心态。
      一包盐引发的抢购闹剧,暴露出我们什么稀缺?
      许多参与抢盐的人,未必真的在意什么“核污染”,更谈不上真正了解“核污染”,之所以参与“抢盐”行动,主要是因为周边的亲朋好友及左右邻居都在抢。按照国人的惯常思维,既然都在抢,我为什么不抢?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让从众心理大行其道。
     当年非典期间,板蓝根曾经被疯狂抢购。因为很多民众相信,板蓝根能防治非典,于是板蓝根成了紧俏商品。本次抢盐风波,甚至一时没有抢购到盐的也购买起酱油、碘药,连海带、紫菜、虾皮也不放过。这些盲目之举,首先是因为对于核辐射危险性和防范的介绍,所谓的权威人士也莫衷一是。于是各种流言有了土壤。正如中国科学协会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权威信息的缺位,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严重缺乏,给抢盐风波注入了兴奋剂。
     在媒体的报道中,很多老百姓去抢盐,并非为了防辐射,而是怕不去买就没了。这背后是对物质匮乏的恐慌。大豆、蒜、姜、糖这些生活必需品相继飞速涨价,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只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买不起了。老百姓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承受。但是在承受背后,是心理的变化,老百姓变得有如惊弓之鸟,不知哪一天什么又要涨价。“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太宗……现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又加上了“盐”王爷。抢购的直接原因是有流言称,核辐射污染了海盐。盐不够吃了,马上得涨价。再一次验证了普通人们坚守“省下的就是挣下的”理财经,时下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已经很脆弱了。
     从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到抢盐的过程中,公众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一哄而上,储备所谓的安全盐。如何打消突发性的恐慌和盲目心理?政府应该更加主动地面对公众,及时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当前科学知识的宣传缺乏动力,通俗性科普宣传明显不足,一些百姓容易被误导,更要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满足公众的科学欲望,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科普方式。
      这些就是一包盐引发的抢购风潮,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1楼2011-03-21 10:08回复
    日本核辐射危机,风向不利的老美向来惜命,开始抢购碘片——日本强震发生隔日,美国碘化钾大厂Anbex库存的1万多包14锭装钾片旋即销售一空。
         暂无危险的中国民众向来未雨绸缪,在少数人被谣言和恐慌绑架率先发难以后,更多民众的危机意识被唤醒,加上日常断盐的威胁已经超过想象中核辐射,终促使大批超市无盐以对。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多地现抢购食盐现象,一些商家趁机提价,为此推波助澜
    


    2楼2011-03-21 11:51
    回复
      2025-08-22 05:16: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的对!


      3楼2011-03-21 11:52
      回复
            这次“盐王爷”风潮,从表面看是怕辐射、怕买不到、怕涨价,其实质是:老百姓缺乏对政府的信任,感到孤立无援,没有安全感。特别是物价上涨,由于决策者相信虚数字,不敢对漫无边际的乱涨价者动真格,所以造成老百姓恐慌。比如房价,越压越涨。比如虚数字中的退休职工工资:媒体高喊已平均达到月均1900元,其实,就连垄断行业中的高工资信用社,长治市2010年退休的职工还有月500元的,40年工龄的也仅900元。对于退休,媒体宣传实现全国统筹,但信用社对县统筹都抗拒不办,实行法外运行!“这样好呀,你们的工资少了,我们的就多了,这就叫拉开工资差距!”一滴水折射阳光,一件事反映社会。


        4楼2011-03-21 12: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