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23日漏签0天
李少春吧 关注:2,139贴子:75,79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李少春吧
>0< 加载中...

【转】“喜的是”及其他:“完全用普通话唱京戏是不可能的”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梨园居士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吴小如
 报载:言菊朋之孙兴朋(少朋之子)来京公演,在演全部《打金砖》“绑子上殿”一折出场时,所唱的二黄慢三眼中,唱了一个普通话的语音,即把“喜的是五谷丰登”的“的”字唱成了“得”而未唱作“的”,从而誉为善于处理“上口字”,是“别具匠心”、打破常规,并称他这种唱法与当年李少春唱《卖马》西皮三眼的“如”“主”等字不上口有“异曲同工之妙”云云。


  • 梨园居士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以为,这一系列提法都是值得研究的。
 首先,把“的”唱成“得”,无所谓上口不上口,因为京戏里所谓“上口字”并没有“的”字在内。
 其次,言派也好,谭派或余派也好,这一句都唱“喜得是”。
 既非把“的”唱成普通话的语音,更非首创于言兴朋(亦非首创于言菊朋),谈不上什么“破此常规”“别具匠心”。
 何况,“绑子上殿”(即《上天台》)的大段唱词中并不止一个“的”字,如“因此上发湖北灭他的情性”“孤是有道的明君”等句,菊朋也好,少朋、兴朋也好,其中的“的”字仍唱“di”而不唱“de”。可见这样捧言兴朋是并不符合实际的。
 至于李少春当年主张不唱上口字,自然也是一种探索。如果说这是少春自我作古,则殊不尽然,《卖马》这段三眼是谭鑫培唱红的,而谭在这一唱段中本来就有不上口的字,如“但不知此马落在谁家”的“知”就唱“之”而不唱“机”。
 京戏的唱法与普通话语音的距离,除上口字外还有声调上的差异。而事实上,完全用普通话的声调来唱京戏是根本不可能的。
 除非今后一切京戏唱腔都改成京韵大鼓或梅花调。
《吴小如戏曲文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李少春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