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75,862贴子:75,591,669
  • 8回复贴,共1

党的“团结少数民族”方针。"长征催生和孕育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内容转载自“长征催生和孕育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一文(作者:孙国林 来源:党史博采)。
“第一次遇到少数民族问题
1934年12月上旬,红军付出惨重代价(由八万多人锐减为三万余人)渡过湘江。继续向西进入苗族聚居地区。这时,建(和谐)党建军以来第一次遇到了少数民族问题”。
“红军进入苗族地区后,见到他们生活极苦。许多家庭只有一条裤子,家里人轮流穿。妇女没有衣服不能出门,十多岁的少女赤(和谐)裸着在地里干活是常事。许多人用树叶杂草护身。他们的粮食、牲畜被汉人地主和国民党军抢去,被逼到山坡瘠地生活”。
“由于受反动宣传的影响,红军未到时就有不少苗民逃去。后来,红军加强了宣传,对他们秋毫无犯,尊重民俗,才逐渐得到他们的信任,主动接近红军。部队领导趁此机会向他们宣讲党和红军的主张,对特别贫苦的人家进行救济。当他们听到“苗族兄弟们”这亲切的称呼时,个个面带笑容”。
“在苗族地区,毛(和谐和谐和谐)主(和谐和谐和谐)席随时对战士讲解民族政策,使党第一次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就取得巨大成功。在以后的征程中,党对“团结少数民族”方针的认识不断深化、具体,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民族政策”。
“歃血结盟传佳话
1935年5月19日,中革军(和谐)委在四川西昌县决定组成强渡大渡河先遣队,任命刘伯承为司令,聂荣臻为政委。他们必须穿过彝族地区,才能抵达大渡河。
临行前,毛(和谐和谐和谐)主(和谐和谐和谐)席要先遣队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沽基家族首领结盟修好。他对刘伯承说:先遣队的任务不是去打仗,而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与彝族达到友好。只要我们全军模范地执行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取得彝族人民的信任和同情,彝人就不会打我们,还会帮助我们通过彝区,抢先渡过大渡河"。
刘伯承说:“彝人反对军阀刘湘和刘文辉以及国民党,红军也反对;彝人要捍卫他们的独立,红军的政策是赞成中国各少数民族实行自治;彝人恨汉人是因为汉人压迫他们,但正像有‘白’ 彝和‘黑’ 彝一样,汉人也有‘白’汉与‘红’汉,经常屠杀和欺压彝人的是‘白’汉。难道‘红’汉和‘黑’彝不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共同的敌人白汉吗?”彝族首领小叶丹听了非常高兴。”
“经过藏民聚居区
1935年6月30日左右,中(和谐和谐)共中(和谐)央、中革军(和谐)委率红一方面军离开两河口北进,翻越第二座大雪山。7月3日,在卓克基召开中(和谐和谐)央政(和谐)治(和谐)局会议,讨论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斗争纲领》。”
“红军与藏族向导成了朋友,向他们赠送物品,讲解红军的政治(和谐)主张;再通过他们向藏民解释,逐渐得到理解和支持。通过草地后,这些做向导的藏胞,大都愿意跟红军继续北上抗日。长征胜利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红军战士或共(和谐和谐)产(和谐)党员。”
“党(和谐)中(和谐)央首设少数民族委员会
1935年6月,中(和谐和谐)共中(和谐)央政(和谐)治(和谐)局候补委员凯丰(何克全),根据长征以来所遇到的少数民族问题和中央的相关精神,写成《番民工作的几个问题》,发表在中(和谐和谐)共(和谐)中(和谐)央和总政(和谐)治部出版的《前进报》创刊号上。该文长约3000字,是建(和谐)党14年以来党(和谐)中(和谐)央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专论。它对少数民族工作的意义、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做了论述。
此前,党虽然对少数民族工作日益重视和加强,但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去研究和推动这项工作。组织机构是革命事业成功的保证,在8月间召开的中(和谐和谐)共(和谐)中(和谐)央政(和谐)治(和谐)局会议(即沙窝会议)上,决定在中央设立少数民族委员会。也许是因为凯丰写过那篇《番民工作的几个问题》文章并受到好评,所以在讨论政(和谐)治(和谐)局委员分工时,大家一致推举长期负责青年团工作的凯丰,担任少数民族委员会负责人。这个机构是建党以来的首创,标志着党的民族工作意识的自觉和成熟。”
“长征中诞生的少数民族委员及其工作实践,为后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的国(和谐)务(和谐)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就是长征路上党的少数民族委员会的继承和发展。”


IP属地:浙江1楼2025-11-17 11:19回复
    “民族政策伴长征
    长征所经过的西南、西北地区,是中国族种较多的地区。现实要求党必须正确处理面临的复杂的民族问题。为此,中央制定和颁布了许多文件,民族政策伴随着长征的始终。
    红军长征一个月后,接连突破了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潇水、湘水苗族聚居地区。11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和谐)治部首次发出《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求指战员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反对大汉族主义,争取少数民族加入红军。”
    “因为陕北与内蒙古毗邻,12月20日教员(输入名字被和谐)以主(和谐和谐)席名义发布《中华苏维埃中央(和谐)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这是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后中央制定的第一个民族问题文件。“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蒙古民族的阴谋,申明红军和苏维埃政府是为解放中华民族及其他弱小民族而英勇奋斗的。内蒙古民族只有与红军共同战斗,才能避免民族灭亡,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宣言”提5点建议,号召内蒙古人民一起奋起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从1934年11月至1936年8月,在长征中中(和谐和谐)共(和谐)中(和谐)央和红军至少制发了14个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文件。此外,还有许多电报、信函,指示少数民族工作。它们涉及苗、瑶、彝、藏、回、蒙等六个少数民族的政策,其内容日益丰富、全面和科学。这不仅保证了长征的最后胜利,也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详见“长征催生和孕育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一文(作者:孙国林 来源:党史博采),https://scsqw.cn/ztzl/hjczzsc/zzyj/content_187314


    IP属地:浙江2楼2025-11-17 11:21
    回复
      2025-11-20 05:09: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现在政策已经转型了,趋向于正常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11-17 12:27
      回复
        事后诸葛亮


        IP属地:广东5楼2025-11-17 12:2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11-17 12:58
          回复
            对少数民族的团结是我党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这些人是历朝历代无法被动员的人群,国家对西南边疆的有效治理就依赖正确的民族政策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11-17 23:08
            收起回复
              哥们辛苦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11-18 11:13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11-18 1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