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电视剧收视非常火,从各方朋友那里都听到对这个戏的褒奖,当然这其中,大家更对这个戏的导演、主演柳云龙称赞有加。《暗算》是做演员的他第一次做导演和监制。
相对更多数的北京观众来说,我算是较早看过这部戏的人。
那是去年冬天,在工体的“有景阁”与柳云龙面对面,那次采访并没有具体的新闻点,只知道《暗算》在其它地方台收视火爆,于是就着这个话题聊起他做这个戏的过程和感悟。
有一个细节,那天我先到,本以为柳云龙不会认识我。几年前,我只是在一次群访中与他聊过几句,当然那几句就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好演员一个有想法的人。但是,之后他并没有大“火”起来,尤其,感觉他演了电影版《玉观音》的杨瑞后,没有加分反倒有些减分,渐渐地他远离了作为记者的我的视线……
没想到,这次,当他扶梯而上与我握手的瞬间,竟说记得我。我以为他是客套,更没想到,他记得我参与的那次群访。还有没想到的,我以为是我当时的提问或者表现很突出,让他记住了我。他却说是我当时的瘦弱和疲惫的状态,让他注意到了我,他笑言当时我像是从饥饿的边缘走出来。
所以,这次见面,他禁不住仔细打量我,并连连感叹我的变化很大,状态好了人也丰润了,尤其更自信了。
采访进行中,他又几次提起这个话题,并真诚地说我的提问让他有“说”的欲望,这是他最近做采访过程中少有的一种感受。
采访完毕,我对柳云龙也有了一次重新的认识,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男性魅力的人。这样的演员即使永远不能大红大紫,但是却永远让人有解读的冲动。
记得,写完他的稿子已是凌晨,随即给他发了一条很有以上感慨的短信。
第二天收到他的回复,他说“……酒是陈年的香,友是往日的好,这是我今年采访最有感而发的一次交流。”
我很欣慰。这条短信也一直没有删去。
现在,当《暗算》最终赢得北京观众的爱戴时,我把这篇稿子发出来,算是对柳云龙和《暗算》的一种支持把,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内敛、深沉,还有些骄傲的柳云龙。
柳云龙:我看重做人的含金量
相对更多数的北京观众来说,我算是较早看过这部戏的人。
那是去年冬天,在工体的“有景阁”与柳云龙面对面,那次采访并没有具体的新闻点,只知道《暗算》在其它地方台收视火爆,于是就着这个话题聊起他做这个戏的过程和感悟。
有一个细节,那天我先到,本以为柳云龙不会认识我。几年前,我只是在一次群访中与他聊过几句,当然那几句就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好演员一个有想法的人。但是,之后他并没有大“火”起来,尤其,感觉他演了电影版《玉观音》的杨瑞后,没有加分反倒有些减分,渐渐地他远离了作为记者的我的视线……
没想到,这次,当他扶梯而上与我握手的瞬间,竟说记得我。我以为他是客套,更没想到,他记得我参与的那次群访。还有没想到的,我以为是我当时的提问或者表现很突出,让他记住了我。他却说是我当时的瘦弱和疲惫的状态,让他注意到了我,他笑言当时我像是从饥饿的边缘走出来。
所以,这次见面,他禁不住仔细打量我,并连连感叹我的变化很大,状态好了人也丰润了,尤其更自信了。
采访进行中,他又几次提起这个话题,并真诚地说我的提问让他有“说”的欲望,这是他最近做采访过程中少有的一种感受。
采访完毕,我对柳云龙也有了一次重新的认识,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男性魅力的人。这样的演员即使永远不能大红大紫,但是却永远让人有解读的冲动。
记得,写完他的稿子已是凌晨,随即给他发了一条很有以上感慨的短信。
第二天收到他的回复,他说“……酒是陈年的香,友是往日的好,这是我今年采访最有感而发的一次交流。”
我很欣慰。这条短信也一直没有删去。
现在,当《暗算》最终赢得北京观众的爱戴时,我把这篇稿子发出来,算是对柳云龙和《暗算》的一种支持把,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内敛、深沉,还有些骄傲的柳云龙。
柳云龙:我看重做人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