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18日漏签0天
伤寒论吧 关注:32,072贴子:570,39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伤寒论吧
>0< 加载中...

太阴病中“腹满而吐”的“吐”是何意?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江上吟丶700
  •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这样说,很多人是随文解释。吐随文解释很容易。但是你见过太阴病吐的情况吗?我接触的几个太阴病人中,没见吐的。腹满常见,下利也不常见。但是大便稀不成形常见。姑且算自利吧。
吐和呕不一样。呕更多的是恶心,吐是吐出来东西。在太阴病,如果水多,人确实会腹胀,可能恶心想吐,这是呕不是吐。胡希恕也说胃又饮,想吐。但是他这里没说对,这里是吐,不是想吐。
这里解释不通,但是如果把“而”的解释看成“更甚的情况有”,就合理了,如果解释为并且或强调,意思不通。比例麻黄汤证有无汗而喘,这里无汗很常见,喘不太常见,要重视才会有喘。
看仲景书不能只看条文,还得分析症状发生的概率,如果条文中出现的症状,现实生活都遇不到,那就要有怀疑了,是条文错了,还是辨证错了,还是疾病变了。
这里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古代人吃的差,胃的功能较为亢奋,而且蛔虫多,有病的情况容易吐。现在的人卫生好,没我蛔虫。只有小孩子感冒,或者大人确实身体不适才会吐。
吐的症状根据仲景条文,明显能看出来古今的不同。古代大量关于吐的内容。现在几乎没有吐的情况。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伤寒论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