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能量槽,经不起过度透支
人一辈子能提起劲的次数是有限的。
我们的社会文化,默认人是能努力一辈子的。但我用亲身实践得知,人的一生只能努力一阵。人生的某个阶段,若过于单精节律、呕心沥血,由此透支的生命体力,可能需要整个人生尺度的休息来偿还。
学生时代的用力过猛,可能带来的是长达数年的懈怠。不要恋战,所以我通常不劝人考研,更不劝人复读和二战三战。不擅长学习的人,赶紧结束学生时代,走进人生下半场。你的能量槽,就像奥特曼的体力值,大招放多了硬撑,胸前的能量灯就会从蓝变成不停闪烁的红。真正能决定人生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恰恰是毕业后的时光——学生时代只是战斗前的预备,可刚开战,你就扛不住了,只能狼狈投降。
少年时许下的宏愿,挣大钱、当大老板、做企业家、从政,刚被社会毒打一点,就统统被自己抛之脑后。想达成长线目标,结果开头用力过猛,中间再也没力气支棱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早衰?我高中就是被衡水模式透支了,大学又经历了几年封控,挂科无数。后来我在校外租了个房子,每天睡到昏天黑地,早课全逃。身边不少名校卷王,考上大学后也累了——985计算机、金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没进大厂996,反而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梦,回家考公选调。
提起劲,不只需要体力,更需要心力。而心力是类似于体力的东西,会随年龄下降,也会在过劳之后“伤筋动骨一百天”。也许在你某天醒来后,会惊讶地发现,心力并没有恢复,昨日的倦怠感一再重现。歇了一周没恢复,一年后仍然是这样,到最后你甚至都习惯了这种麻木。
好奇心、食欲、爱欲、好胜心、面对挫折的恢复能力,我统称为心力。心力消失是什么感觉?你可以观察那些干了一辈子重体力活的长辈,老了后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没有兴趣,觉得熟悉事物以外的东西都繁琐无意义。活着只是为了吃喝和低级娱乐,久而久之,精神状态也会日渐萎靡。
你的人生不能只分给学业和工作啊,留给自己的部分呢?我说的不是下班后打游戏、放假去购物,也不是买最新款的手机包包——这些只是及时的消费和奶头乐。我说的是那些能真正升级你灵魂深处的渴望,是你少年时梦想中的“大人模样”:成为某种角色,创造某些事物,开辟某种先河。这些目标需要大量的心力和体力去支撑,却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上半年我吃了一些抗焦虑的药,整个人突然就失去了心力。没有任何事情能提起我长久的兴趣,也没有什么欲望。你领我去旅行,我还不如躺着;你带我吃美食,在我看来无非就是糖、油、味精、辣椒的混合物。但看起来我还是个正常人,没人能觉察到我内心是一潭死水,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
最近停药后,我终于慢慢恢复了。开始期待第二天发生的一些微小事物,重新有了想要尝试的新目标,想吃好吃的,想大声喊叫,想放肆地跑起来。原来太阳是暖洋洋的,十月份的成都是桂花香的。我重新觉得,活着真好。我妈说:“儿子,你学学别人,多去体验点新鲜事啊。”我说:“我早都没心力了,我的斗志都留给了高中,我打算30岁就退休了。”
人一辈子能提起劲的次数是有限的。
我们的社会文化,默认人是能努力一辈子的。但我用亲身实践得知,人的一生只能努力一阵。人生的某个阶段,若过于单精节律、呕心沥血,由此透支的生命体力,可能需要整个人生尺度的休息来偿还。
学生时代的用力过猛,可能带来的是长达数年的懈怠。不要恋战,所以我通常不劝人考研,更不劝人复读和二战三战。不擅长学习的人,赶紧结束学生时代,走进人生下半场。你的能量槽,就像奥特曼的体力值,大招放多了硬撑,胸前的能量灯就会从蓝变成不停闪烁的红。真正能决定人生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恰恰是毕业后的时光——学生时代只是战斗前的预备,可刚开战,你就扛不住了,只能狼狈投降。
少年时许下的宏愿,挣大钱、当大老板、做企业家、从政,刚被社会毒打一点,就统统被自己抛之脑后。想达成长线目标,结果开头用力过猛,中间再也没力气支棱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早衰?我高中就是被衡水模式透支了,大学又经历了几年封控,挂科无数。后来我在校外租了个房子,每天睡到昏天黑地,早课全逃。身边不少名校卷王,考上大学后也累了——985计算机、金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没进大厂996,反而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梦,回家考公选调。
提起劲,不只需要体力,更需要心力。而心力是类似于体力的东西,会随年龄下降,也会在过劳之后“伤筋动骨一百天”。也许在你某天醒来后,会惊讶地发现,心力并没有恢复,昨日的倦怠感一再重现。歇了一周没恢复,一年后仍然是这样,到最后你甚至都习惯了这种麻木。
好奇心、食欲、爱欲、好胜心、面对挫折的恢复能力,我统称为心力。心力消失是什么感觉?你可以观察那些干了一辈子重体力活的长辈,老了后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没有兴趣,觉得熟悉事物以外的东西都繁琐无意义。活着只是为了吃喝和低级娱乐,久而久之,精神状态也会日渐萎靡。
你的人生不能只分给学业和工作啊,留给自己的部分呢?我说的不是下班后打游戏、放假去购物,也不是买最新款的手机包包——这些只是及时的消费和奶头乐。我说的是那些能真正升级你灵魂深处的渴望,是你少年时梦想中的“大人模样”:成为某种角色,创造某些事物,开辟某种先河。这些目标需要大量的心力和体力去支撑,却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上半年我吃了一些抗焦虑的药,整个人突然就失去了心力。没有任何事情能提起我长久的兴趣,也没有什么欲望。你领我去旅行,我还不如躺着;你带我吃美食,在我看来无非就是糖、油、味精、辣椒的混合物。但看起来我还是个正常人,没人能觉察到我内心是一潭死水,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
最近停药后,我终于慢慢恢复了。开始期待第二天发生的一些微小事物,重新有了想要尝试的新目标,想吃好吃的,想大声喊叫,想放肆地跑起来。原来太阳是暖洋洋的,十月份的成都是桂花香的。我重新觉得,活着真好。我妈说:“儿子,你学学别人,多去体验点新鲜事啊。”我说:“我早都没心力了,我的斗志都留给了高中,我打算30岁就退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