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核心阵地)聚焦技术突破与赛道开辟,明确 6 大重点领域,目标形成万亿级增长极:
量子科技
细分赛道:量子通信(产业化成熟)、量子计算(实验室向产业过渡)、量子测量(高精度传感)、抗量子密码(安全防护)
技术突破:国盾量子推出 880 比特超导量子集群,全球市占率第一;中科曙光实现量子 - 经典协同计算,应用于金融建模
政策抓手:专项研发资金超 300 亿元,重点支持整机研发与网络工程化
落地场景:金融领域(神州信息为工行提供量子加密清算,跨境交易时效从 3 天缩至 90 秒)、政务通信(京沪干线、京雄量子干线)
核心主体:国盾量子(全产业链龙头)、亨通光电(量子光缆市占率 40%)、天奥电子(原子钟技术国际一流)
生物制造
细分赛道:合成生物学(增长最快)、生物基材料、食品添加剂、农业生物制剂
技术突破:高性能生物反应器量产,合成生物学专利年增超 10 万项
市场规模:2025 年中国下游应用规模达 4800 亿元,全球占比 30%,年均增速 18%
政策导向:衔接「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推动与欧盟绿色标准互认
核心主体:凯赛生物(长链二元酸量产)、华恒生物(氨基酸生物合成)
氢能与核聚变能
技术路线:绿氢(电解水制氢为主)、蓝氢(工业副产氢脱碳);核聚变聚焦 HL-2M 装置实验
政策支持:纳入能源强国建设纲领,氢能储运设施享受土地出让金减免
落地案例:内蒙古鄂尔多斯绿氢制氨项目(年产 20 万吨)、合肥科学岛核聚变实验堆
成本目标:2027 年绿氢成本降至 25 元 /kg 以下
脑机接口
发展阶段:医疗康复向规模化过渡,2030 年进入消费级应用
技术节点:2025 年启动言语皮层植入计划,帮助失语症患者重建交流能力;2030 年累计手术超 2.2 万例
市场规模:中国 2027 年达 55.8 亿元(3 年增 74.4%),全球 2030 年突破 400 亿美元
研发主体:清华(神经信号解码)、天大(植入设备微型化)、Neuralink(国际技术参照)
具身智能
技术重点:人机协同算法、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融合
2025 进展: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8000 亿元,工业协作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至 35%
落地场景:合肥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无人机物流 + 地面无人车 + 空中观光)
核心企业:科大讯飞(人机交互)、大疆创新(工业级无人系统)
第六代移动通信(6G)
技术突破:紫金山实验室实现通智感融合,太赫兹通信速率达 1Tbps
试点场景:低空巡检(电网、光伏电站)、城市物流(无人机编队配送)
生态构建:华为联合亨通光电研发量子兼容型 6G 光模块,2026 年启动组网试验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型增长引擎)强化集群化发展,巩固产业竞争力,涵盖 4 大方向:
新能源与储能
技术分类:
新型储能:液流电池(长时储能主力)、压缩空气储能(低成本规模化)
光伏:TOPCon 电池量产效率超 26%,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中试
政策激励:新型储能电站享受度电补贴 0.3 元,电网接入优先保障
示范项目:青海海西 1000MW 液流电池储能基地、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配套储能项目
核心企业:宁德时代(储能电池)、金风科技(风电整机)
新材料
突破领域:
稀土功能材料:中科三环的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
电池材料: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硅基负极(能量密度 300Wh/kg)
量子材料:福晶科技无铍 LSBO 晶体(全球市占率超 70%)
政策保障:「卡脖子」材料专项攻关清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至 175%
集群布局:宁波(稀土永磁)、宁德(动力电池材料)、合肥(量子材料)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细分:
载人出行:合翼航空 EH216-S 无人驾驶飞行器(全球首个「三证齐全」eVTOL)
物流配送:顺丰无人机跨省医疗样本运输(珠三角试点)
空管系统:中国电科「低空智管」平台(覆盖长三角 12 城)
政策红利:合肥 2025-2027 年场景示范方案,给予运营企业最高 500 万元补贴
市场目标:2027 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超 1.5 万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产品:
工业机器人:库卡协作机器人(精度 ±0.02mm)、埃斯顿 SCARA 机器人(国产替代率 40%)
精密仪器:中船重工 702 所深海测深仪(下潜深度 11000 米)
升级路径:传统装备企业技改补贴(最高覆盖投资额 30%),推动数控化率从 55% 提至 70%
应用场景:汽车焊接(机器人替代率 90%)、半导体封装(精密贴片机)
三、传统产业升级(实体经济基本盘)覆盖制造业、农业等基础领域,预计五年新增 10 万亿元市场空间:
工业提质
细分行业举措:
化工:推行「绿电 + CCUS」改造,山东东营石化园区碳排放强度下降 20%
机械:三一重工「灯塔工厂」模式复制,生产效率提升 50%
造船:沪东中华 LNG 船用殷瓦钢焊接国产化(打破日韩垄断)
政策工具:先进制造业集群专项债(2025 年发行规模超 2000 亿元)
集群代表:长三角高端装备集群、珠三角智能家电集群
农业现代化
技术应用:
智慧农业:大疆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 150 亩 / 小时)、京东农场物联网监测系统
精深加工:金龙鱼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附加值提升 3 倍)
产能目标:2030 年粮食产能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经济作物加工率超 70%
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园区享受「三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农机购置补贴覆盖 90% 品类
服务业融合
典型模式:
工服融合: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 4.3 万家制造企业)
农服融合:拼多多「农地云拼」+ 顺丰冷链(农产品损耗率从 25% 降至 8%)
区域试点:浙江义乌「电商 + 制造」柔性供应链、四川崇州「农业 + 旅游」田园综合体
四、绿色与民生适配产业(政策强托底领域)紧扣「双碳」与民生刚需,形成刚性增长赛道:
绿色低碳产业
核心领域:
碳交易:全国碳市场扩容至建材、化工行业,2025 年配额成交量超 5 亿吨
节能改造: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北方清洁取暖覆盖率达 80%
固废利用: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化率 99.3%)
政策约束:钢铁、水泥行业执行阶梯式碳排放电价,超排成本提高 50%
银发经济
细分市场:
适老化改造:住建部要求 2027 年既有住宅改造率超 40%,每户补贴 3000-5000 元
养老护理:缺口达 300 万人,持证护理员月薪指导价 8000-12000 元
老年医疗:泰康之家「医养结合」模式,布局 29 个城市养老社区
需求数据:2030 年失能、半失能老人超 7700 万,康复辅具市场规模破 5000 亿元
健康产业
创新方向:
创新药:PD-1 抑制剂国产化率达 60%,医保谈判后价格降幅超 50%
医疗设备:联影医疗 3.0T 核磁共振仪(国产替代率提升至 35%)
健康管理:阿里健康「AI 慢病管理」平台,服务超 2000 万高血压患者
政策加速: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周期从 12 个月缩至 6 个月,罕见病药享受税收优惠
数字经济
基础设施:2027 年实现 5G-A 全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超 50%
重点应用:
数字政务:浙江「一网通办」覆盖 95%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 70%
工业数字化:宝武钢铁数字孪生工厂,设备故障率下降 40%
安全保障:《数据安全法》配套细则落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常态化
量子科技
细分赛道:量子通信(产业化成熟)、量子计算(实验室向产业过渡)、量子测量(高精度传感)、抗量子密码(安全防护)
技术突破:国盾量子推出 880 比特超导量子集群,全球市占率第一;中科曙光实现量子 - 经典协同计算,应用于金融建模
政策抓手:专项研发资金超 300 亿元,重点支持整机研发与网络工程化
落地场景:金融领域(神州信息为工行提供量子加密清算,跨境交易时效从 3 天缩至 90 秒)、政务通信(京沪干线、京雄量子干线)
核心主体:国盾量子(全产业链龙头)、亨通光电(量子光缆市占率 40%)、天奥电子(原子钟技术国际一流)
生物制造
细分赛道:合成生物学(增长最快)、生物基材料、食品添加剂、农业生物制剂
技术突破:高性能生物反应器量产,合成生物学专利年增超 10 万项
市场规模:2025 年中国下游应用规模达 4800 亿元,全球占比 30%,年均增速 18%
政策导向:衔接「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推动与欧盟绿色标准互认
核心主体:凯赛生物(长链二元酸量产)、华恒生物(氨基酸生物合成)
氢能与核聚变能
技术路线:绿氢(电解水制氢为主)、蓝氢(工业副产氢脱碳);核聚变聚焦 HL-2M 装置实验
政策支持:纳入能源强国建设纲领,氢能储运设施享受土地出让金减免
落地案例:内蒙古鄂尔多斯绿氢制氨项目(年产 20 万吨)、合肥科学岛核聚变实验堆
成本目标:2027 年绿氢成本降至 25 元 /kg 以下
脑机接口
发展阶段:医疗康复向规模化过渡,2030 年进入消费级应用
技术节点:2025 年启动言语皮层植入计划,帮助失语症患者重建交流能力;2030 年累计手术超 2.2 万例
市场规模:中国 2027 年达 55.8 亿元(3 年增 74.4%),全球 2030 年突破 400 亿美元
研发主体:清华(神经信号解码)、天大(植入设备微型化)、Neuralink(国际技术参照)
具身智能
技术重点:人机协同算法、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融合
2025 进展: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8000 亿元,工业协作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至 35%
落地场景:合肥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无人机物流 + 地面无人车 + 空中观光)
核心企业:科大讯飞(人机交互)、大疆创新(工业级无人系统)
第六代移动通信(6G)
技术突破:紫金山实验室实现通智感融合,太赫兹通信速率达 1Tbps
试点场景:低空巡检(电网、光伏电站)、城市物流(无人机编队配送)
生态构建:华为联合亨通光电研发量子兼容型 6G 光模块,2026 年启动组网试验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型增长引擎)强化集群化发展,巩固产业竞争力,涵盖 4 大方向:
新能源与储能
技术分类:
新型储能:液流电池(长时储能主力)、压缩空气储能(低成本规模化)
光伏:TOPCon 电池量产效率超 26%,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中试
政策激励:新型储能电站享受度电补贴 0.3 元,电网接入优先保障
示范项目:青海海西 1000MW 液流电池储能基地、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配套储能项目
核心企业:宁德时代(储能电池)、金风科技(风电整机)
新材料
突破领域:
稀土功能材料:中科三环的高性能钕铁硼磁体(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
电池材料: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硅基负极(能量密度 300Wh/kg)
量子材料:福晶科技无铍 LSBO 晶体(全球市占率超 70%)
政策保障:「卡脖子」材料专项攻关清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至 175%
集群布局:宁波(稀土永磁)、宁德(动力电池材料)、合肥(量子材料)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细分:
载人出行:合翼航空 EH216-S 无人驾驶飞行器(全球首个「三证齐全」eVTOL)
物流配送:顺丰无人机跨省医疗样本运输(珠三角试点)
空管系统:中国电科「低空智管」平台(覆盖长三角 12 城)
政策红利:合肥 2025-2027 年场景示范方案,给予运营企业最高 500 万元补贴
市场目标:2027 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超 1.5 万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产品:
工业机器人:库卡协作机器人(精度 ±0.02mm)、埃斯顿 SCARA 机器人(国产替代率 40%)
精密仪器:中船重工 702 所深海测深仪(下潜深度 11000 米)
升级路径:传统装备企业技改补贴(最高覆盖投资额 30%),推动数控化率从 55% 提至 70%
应用场景:汽车焊接(机器人替代率 90%)、半导体封装(精密贴片机)
三、传统产业升级(实体经济基本盘)覆盖制造业、农业等基础领域,预计五年新增 10 万亿元市场空间:
工业提质
细分行业举措:
化工:推行「绿电 + CCUS」改造,山东东营石化园区碳排放强度下降 20%
机械:三一重工「灯塔工厂」模式复制,生产效率提升 50%
造船:沪东中华 LNG 船用殷瓦钢焊接国产化(打破日韩垄断)
政策工具:先进制造业集群专项债(2025 年发行规模超 2000 亿元)
集群代表:长三角高端装备集群、珠三角智能家电集群
农业现代化
技术应用:
智慧农业:大疆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 150 亩 / 小时)、京东农场物联网监测系统
精深加工:金龙鱼大豆蛋白肽生产线(附加值提升 3 倍)
产能目标:2030 年粮食产能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经济作物加工率超 70%
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园区享受「三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农机购置补贴覆盖 90% 品类
服务业融合
典型模式:
工服融合: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 4.3 万家制造企业)
农服融合:拼多多「农地云拼」+ 顺丰冷链(农产品损耗率从 25% 降至 8%)
区域试点:浙江义乌「电商 + 制造」柔性供应链、四川崇州「农业 + 旅游」田园综合体
四、绿色与民生适配产业(政策强托底领域)紧扣「双碳」与民生刚需,形成刚性增长赛道:
绿色低碳产业
核心领域:
碳交易:全国碳市场扩容至建材、化工行业,2025 年配额成交量超 5 亿吨
节能改造: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北方清洁取暖覆盖率达 80%
固废利用: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化率 99.3%)
政策约束:钢铁、水泥行业执行阶梯式碳排放电价,超排成本提高 50%
银发经济
细分市场:
适老化改造:住建部要求 2027 年既有住宅改造率超 40%,每户补贴 3000-5000 元
养老护理:缺口达 300 万人,持证护理员月薪指导价 8000-12000 元
老年医疗:泰康之家「医养结合」模式,布局 29 个城市养老社区
需求数据:2030 年失能、半失能老人超 7700 万,康复辅具市场规模破 5000 亿元
健康产业
创新方向:
创新药:PD-1 抑制剂国产化率达 60%,医保谈判后价格降幅超 50%
医疗设备:联影医疗 3.0T 核磁共振仪(国产替代率提升至 35%)
健康管理:阿里健康「AI 慢病管理」平台,服务超 2000 万高血压患者
政策加速: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周期从 12 个月缩至 6 个月,罕见病药享受税收优惠
数字经济
基础设施:2027 年实现 5G-A 全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超 50%
重点应用:
数字政务:浙江「一网通办」覆盖 95%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 70%
工业数字化:宝武钢铁数字孪生工厂,设备故障率下降 40%
安全保障:《数据安全法》配套细则落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常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