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名荼蘼,初夏开花,白软且色香,不结实,其花语为:末路美丽。
佛云:开到荼靡。佛家的荼靡也意指彼岸花(曼珠沙华),每千年花开,每千年花落,花叶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荼靡花开,意味着春光即逝,春花凋零,春景不再。
荼靡的花开是悲哀的,它的花开见证的是落英缤纷,残红片片,无花相伴。
荼靡的花开也是无从选择的,它的花开承接的是春华与秋实,相伴的是喧嚣后趋于落寞的那段时光,慰藉的是繁花落尽后的人世间。
荼蘼花开,极像玉龄之于溥仪。
仿佛中,《非常公民》里最温暖的一刻,似乎就是玉龄与溥仪的初次相见了。玉龄为了成为合格的祥贵人,苦练踩花盆底。一边摇摇晃晃的练着,一边也是闲适地四处浏览。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玉龄见到了那个她误认为路人甲的溥仪。而此时的溥仪也正在看他喜欢的蚂蚁,以排遣心中的抑郁。玉龄娇憨,活泼,纯真,那些看似傻傻的话语却如缕缕阳光,穿过层层阴霾,透射进了溥仪的心中。玉龄不知道,在她转身离去后,路人甲藏在眼镜片后的森森戒备已变成片片和煦。
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刻啊!可是,这温暖的一刻没有发生在蓬勃馥郁的花园,却发生在这见证屈辱,不甘,无奈的所谓的朝堂。屋外,艳阳高照,屋内,却是幽暗沉沉,只有溥仪撩拨蚂蚁时不经意拨开的窗帘,暂时躲闪着,让艳丽的阳光流淌进来。
这一切,溥仪是不知道的,玉龄也是不知道的,只有命运之神在遥远的地方,注视着这一切,发出深深地叹息。
玉龄是乖巧的,温顺的,也是冰雪聪明的。如果说,玉龄在初进宫那段时间里对祥贵人这个身份还有着出于浮华的隐隐虚荣,那么,大婚晚宴上的插曲则让她真正懂得了这个身份所要承受的一切。
看着溥仪冲出大厅,玉龄是惶恐的,不知所措的,只是下意识的紧紧跟随。
她明白:我是他的妻子呀。当听到溥仪责问她,是否来看他笑话时,她委屈:我是他的妻子啊!当溥仪要她笑着和他一同回去时,一开始,她是不愿的,是艰难的,可一瞬间,她决定了:我,是他的妻子!于是,她嫣然一笑,没有丝毫勉强。而他也读懂了她,竟也是莞尔一笑,恍若浮云远去般,安宁平和!
嫣然一笑,这森冷的伪皇宫就多了几分润泽,几分温馨。
嫣然一笑,这遥远苦寒的长春就有了几分昔日紫禁城的闲适静好。
嫣然一笑,天涯便成了家园!
自此,两人心心相印,相伴相依,相濡以沫,一路走来,竟也是暗香浮动的。
自此,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
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终于,聪慧的玉龄不能见容于日本人了。她只能离去。在那两个日本人哄骗玉龄,缓缓将毒药注入时,玉龄微笑着。这笑分明是如往常一样美丽的,和煦的,却又有着一种极致的灿烂。这种灿烂使得那两个日本人在那一刻间也有着几分不忍。毒药继续注入,命运之神在遥远的地方依旧注视着这一切,依旧是深深叹息。
等到溥仪回家已是天人相隔。此时的溥仪五内俱焚,痛入肺腑,却是无言无奈,只能狠狠击打自己的脸,心中仿佛环佩落地,梦碎梦醒。也许以前关于爱情,关于复国,还有着偶尔的幻想,从此刻起,却是彻骨的绝望。一切事了!
开到荼蘼花事了。
是耶?溥仪从此天涯陌路,梦碎时分,余下的仅活着而已。总是千古艰难唯一死!
非耶?溥仪从长春到苏联再到抚顺,一路颠沛,相伴者,唯玉龄骨灰。最后交代安葬时,也剪下自己的发甲以随,并再三叮咛,就像埋葬自己。荼靡委地,化作春泥,却有暗香盈袖,沁入肺腑,永留心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开到荼蘼花事了。荼靡堕离枝头,飞入幽冥,成了遗忘前生的彼岸花。
题记:本想用“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为题,但总觉不妥。以当时环境,两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神仙眷侣的洒脱的。况且,“挽断罗衣留不住”虽也是痛到极致,但到底有着几分决然的壮烈,很不同于溥仪的痛入心扉,却又无可奈何。恰巧上周五午休与同事去花市买花。买完花,看见郁金香,心中喜欢,就询问。老板娘说这花花期快过了,然后所有市场就不再有郁金香了,心中略凉,就马上想到了这句诗。当然,下周我还是要买郁金香的。
佛云:开到荼靡。佛家的荼靡也意指彼岸花(曼珠沙华),每千年花开,每千年花落,花叶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荼靡花开,意味着春光即逝,春花凋零,春景不再。
荼靡的花开是悲哀的,它的花开见证的是落英缤纷,残红片片,无花相伴。
荼靡的花开也是无从选择的,它的花开承接的是春华与秋实,相伴的是喧嚣后趋于落寞的那段时光,慰藉的是繁花落尽后的人世间。
荼蘼花开,极像玉龄之于溥仪。
仿佛中,《非常公民》里最温暖的一刻,似乎就是玉龄与溥仪的初次相见了。玉龄为了成为合格的祥贵人,苦练踩花盆底。一边摇摇晃晃的练着,一边也是闲适地四处浏览。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玉龄见到了那个她误认为路人甲的溥仪。而此时的溥仪也正在看他喜欢的蚂蚁,以排遣心中的抑郁。玉龄娇憨,活泼,纯真,那些看似傻傻的话语却如缕缕阳光,穿过层层阴霾,透射进了溥仪的心中。玉龄不知道,在她转身离去后,路人甲藏在眼镜片后的森森戒备已变成片片和煦。
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刻啊!可是,这温暖的一刻没有发生在蓬勃馥郁的花园,却发生在这见证屈辱,不甘,无奈的所谓的朝堂。屋外,艳阳高照,屋内,却是幽暗沉沉,只有溥仪撩拨蚂蚁时不经意拨开的窗帘,暂时躲闪着,让艳丽的阳光流淌进来。
这一切,溥仪是不知道的,玉龄也是不知道的,只有命运之神在遥远的地方,注视着这一切,发出深深地叹息。
玉龄是乖巧的,温顺的,也是冰雪聪明的。如果说,玉龄在初进宫那段时间里对祥贵人这个身份还有着出于浮华的隐隐虚荣,那么,大婚晚宴上的插曲则让她真正懂得了这个身份所要承受的一切。
看着溥仪冲出大厅,玉龄是惶恐的,不知所措的,只是下意识的紧紧跟随。
她明白:我是他的妻子呀。当听到溥仪责问她,是否来看他笑话时,她委屈:我是他的妻子啊!当溥仪要她笑着和他一同回去时,一开始,她是不愿的,是艰难的,可一瞬间,她决定了:我,是他的妻子!于是,她嫣然一笑,没有丝毫勉强。而他也读懂了她,竟也是莞尔一笑,恍若浮云远去般,安宁平和!
嫣然一笑,这森冷的伪皇宫就多了几分润泽,几分温馨。
嫣然一笑,这遥远苦寒的长春就有了几分昔日紫禁城的闲适静好。
嫣然一笑,天涯便成了家园!
自此,两人心心相印,相伴相依,相濡以沫,一路走来,竟也是暗香浮动的。
自此,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
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终于,聪慧的玉龄不能见容于日本人了。她只能离去。在那两个日本人哄骗玉龄,缓缓将毒药注入时,玉龄微笑着。这笑分明是如往常一样美丽的,和煦的,却又有着一种极致的灿烂。这种灿烂使得那两个日本人在那一刻间也有着几分不忍。毒药继续注入,命运之神在遥远的地方依旧注视着这一切,依旧是深深叹息。
等到溥仪回家已是天人相隔。此时的溥仪五内俱焚,痛入肺腑,却是无言无奈,只能狠狠击打自己的脸,心中仿佛环佩落地,梦碎梦醒。也许以前关于爱情,关于复国,还有着偶尔的幻想,从此刻起,却是彻骨的绝望。一切事了!
开到荼蘼花事了。
是耶?溥仪从此天涯陌路,梦碎时分,余下的仅活着而已。总是千古艰难唯一死!
非耶?溥仪从长春到苏联再到抚顺,一路颠沛,相伴者,唯玉龄骨灰。最后交代安葬时,也剪下自己的发甲以随,并再三叮咛,就像埋葬自己。荼靡委地,化作春泥,却有暗香盈袖,沁入肺腑,永留心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开到荼蘼花事了。荼靡堕离枝头,飞入幽冥,成了遗忘前生的彼岸花。
题记:本想用“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为题,但总觉不妥。以当时环境,两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神仙眷侣的洒脱的。况且,“挽断罗衣留不住”虽也是痛到极致,但到底有着几分决然的壮烈,很不同于溥仪的痛入心扉,却又无可奈何。恰巧上周五午休与同事去花市买花。买完花,看见郁金香,心中喜欢,就询问。老板娘说这花花期快过了,然后所有市场就不再有郁金香了,心中略凉,就马上想到了这句诗。当然,下周我还是要买郁金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