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线在拍框上施加了超出拍框承受限度的局部压力,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拍框自身的原因,拍框的工艺,内发泡工艺的拍框会有局部出现因为发泡材料膨胀造成拍框碳纱薄,产生薄弱隐患,拍框受力拉线后这个薄弱位置会首先受力形变下塌,这属于原厂的质量瑕疵问题,也是内发泡工艺至今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能质保的。然后是拍框的设计原因,有些球拍厂家为了涂装精致,涂装了很厚的漆水层,那个漆水层刚性是比不上内坯的碳素的,拉线后漆水受力会被挤压形变,这种也属于原厂设计的原因,不影响拍子的强度,但是影响美观性,比如天斧99和77p这种球拍。再就是拍子的自身结构设计,比如1000z那种极致的破风框型,那种框型很薄,加上内发泡工艺,拉高磅数后双线孔位置这种受力集中的地方,必然会出现下塌痕迹,这是设计的缺陷,只能上连钉来缓解局部的球线压力,来减缓这个问题,但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再就是拍框的线孔设计,72或者68线孔,由于甜区集中和双线孔数量多,同样的磅数下更容易造成双线孔位置拉力集中,造成塌陷,这也是设计缺陷。再就是拉线的手法,这也就是yy质保只认4结的穿法的原因所在,2结的张人穿线法需要频繁的加磅减磅数,在拍框局部造成更大的拍框拉线压力,拍框不够结实的拍子拉张人2结很容易出现下塌,这是穿线法的问题。再就是个人的维护,护线管长期不更换维护,护线管老化开裂或者严重形变,球线几乎是直接压在拍框上,也容易造成塌陷,最后是长期高磅不剪线,因为拍框的碳素会老化,长期保持一个高磅数的球线状态,加上护线管老化,会造成先压漆水然后慢慢的塌陷。
焊接小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