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中取净吧 关注:184贴子:1,876

回复:昨晚的郁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求多福
毛诗大雅文王之什,有「自求多福」之语,求福是一般人同具的心理,但何谓「多福」,如何「自求」,必先了解,始能求之有道,今且试为以下探讨。
尚书洪范篇所说的福有五种,原文是:「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依注疏说,寿是长寿,最长可活一百二十岁。据庄 子盗跖篇说,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据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疏说,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洪范孔传是就最长之寿而言。其次是富,孔传:「财 丰备」,即是财货既丰而又完备。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据说苑建本篇,以今文尚书是「一日富,二日寿」,然而如无长寿,则难大富,甚至像古代大皇帝那样富有 四海,不能长享,又有何用,故仍以「一日寿,二日富」的次序为优。第三康宁,即是身体没有疾病。无论大病小病,都能令人痛苦,如果一生无病,便是一种大 福。第四攸好德,攸字孔传作所字讲,好**好讲,所爱好的是德,这是得福之道。今文家以攸字作修字讲,好字作美好讲,攸好德就是修美好之德。两者解释不 同,意义则很相近,因既爱好美德,当然会修养美德。第五考终命,即是不横不夭,能得善终。人寿虽有长短之异,但如不遭天灾人祸,自自然然的命终,这也是一 种大福。诗经所说的「多福」,详细分析,当然不止以上五种,但洪范五福可以概括其余,如长寿又得子孝孙贤,大富而不遭人侵害等,所以五福细分也有多种。
任何一种福,都不是由他人送上门来,必须自己求之,方能得之。所谓自己求之,并不是自己向外驰求,如长寿、康宁、考终命,谁能向外求得,财富勉强说 可由外得,但讲到真理,也不是外得。这些都从自己的道德中来。所以自求之道即在「攸好德」。德是人人本有,而且与生俱来,寿、富、康宁、考终命等一切福都 以德为根本,有本始有枝叶花果,有德始有福。如不了解此理,不知好德,不能修德,只知一意向外求福,则必如孟子所比喻的「犹缘木求鱼」。
德虽本有,但须有福的人始能好德修德,所以「攸好德」乃为五福中的一种。修德的方法很多,今以诗书而言,文王之什「自求多福」的诗句上面,有「永言 配命」一句诗,洪范九畴有「彝伦攸叙」一句总语,如能依此用功,必有成果。配命,毛诗传以为「当配天命而行」,天命就是天然的法则。彝伦就是不变的道理, 攸叙就是讲秩序。配天命而行即从人身到宇宙一切配合天然的法则而行。彝伦攸叙即将一切不变的道理依序实行。这样修德,可使身心世界一切安然,而无乱相,本 有的美德自然显现,五福之来,便是理所当然,若再进修大道,那又不是「多福」所能比拟了。
——摘自《儒学简说》 徐醒民教授著



17楼2011-03-04 10:59
回复
    回复:14楼
    借你的贴子贴了一大段。


    18楼2011-03-04 11:00
    回复
      2025-08-16 00:52: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呵呵
         闹闹,你真是个博学的人。从记事起,就知道“福气”这个词语,但到底什么是福,今天才算弄明白了。
      以前我认为,父母爱护自己,丈夫宠爱自己,经济能满足自己,工作上要轻松,工资要高,自己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想干什么的时候可以去干。别人都羡慕自己,就是福气。看来我错的不是一般的离谱。呵呵!


      IP属地:四川19楼2011-03-04 13:15
      回复
        回复:15楼


        IP属地:广东20楼2011-03-04 17:40
        回复
          回复:19楼
          何去何从,你这么说我真是太汗颜了,其实可能只是我接触佛法以后养成的一个习惯,每次遇到新内容时,我会搜索一下“净空法师 + 关键字”,只跟老法师学,认定一个老师。前面那位徐醒民老先生,与净空老法师师出一门,都是李炳南老居士的学生。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一下陈柏达居士著的《五福临门》,讲得很详细。
          佛法里面有“净业三福”,我们也应该了解,我贴过全文。
          http://tieba.baidu.com/f?kz=980551686
          


          21楼2011-03-04 21:48
          回复
            ,谢谢!


            IP属地:四川22楼2011-03-07 11: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