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篇:
入手 PD10 的第一感受,是毫不含糊的规整感。作为播放器,它的机身尺寸不算小巧,却通过削减厚度,将机身尺寸控制在了舒适范围,没有笨重的厚实感。
设计语言上,它跳出了艾利和以往的光影设计惯性,熟悉的音量旋钮也消失了,转而用更简洁的直板形态呈现。这种取舍,或许是为了在机身尺寸与续航之间找到最优解,毕竟高集成度的直板设计,更能兼顾平衡。
细节处仍能看见艾利和的一贯风格:右上角的抛光转角按键与电源键浑然一体,触感细腻且位置醒目,宛如画龙点睛般;背板印有logo 纹理,低调中透着辨识度;屏幕框架采用拉丝工艺,侧视时能看见细微的光泽层次,让机身多了几分精致质感。
底座设计也有许多巧思:连接口可以前后调节,即便装上皮套,也能精准对接,不需要反复拆卸;底座上的logo 灯设计更是艾利和的拿手好戏 —— 它会随音频码率变化颜色,每一处细节都在体现着艾利和的风格。



入手 PD10 的第一感受,是毫不含糊的规整感。作为播放器,它的机身尺寸不算小巧,却通过削减厚度,将机身尺寸控制在了舒适范围,没有笨重的厚实感。
设计语言上,它跳出了艾利和以往的光影设计惯性,熟悉的音量旋钮也消失了,转而用更简洁的直板形态呈现。这种取舍,或许是为了在机身尺寸与续航之间找到最优解,毕竟高集成度的直板设计,更能兼顾平衡。
细节处仍能看见艾利和的一贯风格:右上角的抛光转角按键与电源键浑然一体,触感细腻且位置醒目,宛如画龙点睛般;背板印有logo 纹理,低调中透着辨识度;屏幕框架采用拉丝工艺,侧视时能看见细微的光泽层次,让机身多了几分精致质感。
底座设计也有许多巧思:连接口可以前后调节,即便装上皮套,也能精准对接,不需要反复拆卸;底座上的logo 灯设计更是艾利和的拿手好戏 —— 它会随音频码率变化颜色,每一处细节都在体现着艾利和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