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吧 关注:119,455贴子:274,221

尼古拉·特斯拉传记-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度~娘


1楼2011-03-01 11:07回复
    就,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科学创造精神以及非凡的毅力。他几乎丧身
    高压电之下,可是无所顾忌;他的试验室连同宝贵的研究成果被一场
    大火烧成灰烬,但他没有丧失继续奋斗的勇气;他的身体因长期劳累
    过度被搞垮了,他却毫不退缩。为了献身科学研究事业,他终身不娶。
    他说,“电给我疲乏衰弱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活力,
    精神的活力”。  
          当然,特斯拉象所有杰出人物一样,不是也不可能是什么完人。
    他在科学活动中时而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甚至故弄玄虚。他在精
    神上不能解脱时,往往沉于心灵感应之类的虚幻中。  
          此外,本书对一些科学概念和实验的叙述尚欠准确和严格。但对
    于这样一部传记性的作品,我们是不能用教科书的标难来苛求的。  
          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作了一些删节。限于知识和语言水平,确
    译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参加本书描译工作的还有马沛然、唐凌两同志。  


    3楼2011-03-01 11:09
    回复
      2025-09-01 12:40: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目       录  
      序言                                             1  
      第一章 现代普罗米修斯                            7  
      第二章 赌徒                                     14  
      第三章 高等侨民                                 33  
      第四章 投靠爱迪生                               41  
      笫五章 电流之战                                 55  
      第六章 神通广大的魔术师                         72  
      第七章 无线电                                   86  
      第八章 上层社会                                104  
      第九章 风云莫测                                121  
      第十章 判断错误                                134  
      第十一章 飞向火星                              147  
      第十二章 机器人                                161  
      第十三章 投掷雷电的勇士                        176  
      第十四章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灯火熄灭了          187  
      第十五章 壮志何日酬                            199  
      翦十六章 嘲讽,非难和打击                      220  
      第十七章 无线电大争论                          240  
      第十八章 险象丛生                              252  
      第十九章 诺贝尔奖金事件                        258  
      第二十章“飞炉”                               267  


      4楼2011-03-01 11:10
      回复
        第二十一章 雷达                                279  
        第二十二章 受奖人                              288  
        第二十三章 鸽子                                297  
        第二十四章 转折                                309  
        第二十五章 祝寿                                316  
        第二十六章 水浮子                              324  
        第二十七章 宇宙通信                            335  
        第二十八章 逝世                                343  
        第二十九章 下落不明的文件材料                  349  
        第三十章 遗产                                  365  
        后记 文件的下落                                378  


        5楼2011-03-01 11:10
        回复
                                            序     言  
                尼古拉·特斯拉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里,曾有过他雄踞一
          方的鼎盛时期。当年他蜚声遐迩,风云一时,常常成为万众瞩目的显
          赫人物。但是尽管如此,他却过着十分孤单的生活。他孑然一身,终
          生不娶,单枪匹马地独自工作,既不参加公司社团,也不结交朋友,
          外界对他的私人生活知道得很少。世界科学和工程技术界之佼佼者,
          一生遁世隐居,不免使为他立传的作家们遇到分析研究上的极大困
          难。不过在1943 年特斯拉逝世(享年八十七岁)之后不久,《纽约先驱
          论坛报》科学专栏编辑J.J.奥尼尔(J.J.O'Neill)就出版了他写的《慷
          慨的天才》-书。长年以来,这一直是有关特斯拉的唯一传记著作,
          因为别人要想为特斯拉立传,再很难发掘出有关这位发明家的任何重
          要情况了。  
                第二次世界大觇结束后,特斯拉有数以吨计的藏书和文稿材料被
          运回他出生的故土——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特斯拉巳加入美国籍)。
          后来在贝尔格莱德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立博物馆。将他的
          遗产移交给南斯拉夫一事的前后情况,是十分耐人寻味的,这里不拟
          赘述。不过应当指出,美国的传记作家和这样一座博物馆相距太遥远
          了,而且即使研究人员不远千里来到博物馆,他们想要接触其间档案
          材料也会受到产格的限制。  
                1959 年,有两本篇幅较短的特斯拉传记问世。一本是 H.沃尔特
          (H.Walter)博士专门为青年人编写的,但是很奇怪,卷首和书中的
          插图同特斯拉的外貌都不相象。另一本是M.斯托姆(M.Storm)编写的,
          


          6楼2011-03-01 11:13
          回复
            由她自己出版,用绿墨油印刷。这本书贯穿一个思想:特斯拉是从金
            星飞来的超级生物的化身! 1961 年又出版了另一本为青年人写的短
            篇传记,作者是 A.贝克哈德(A.Beckhard)。可是,印在包书皮上的特
            斯拉名字被拼写错了(有一次特斯拉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要是有哪位
            批评家把他的姓名拼错了,他定将实验室中的所有叉形闪电统统引到
            他们的头上),而且这本书实质上把特斯拉1900年(当时四十四岁)
            以后的全部生活经历都遗漏了。所有这三位作者,无一不大量抄袭奥
            尼尔所写的传记,这是有言为证的,因为当中有一些错误的传说,后
            来经过研究都被推翻了,而选三位作者还是一一照搬,以讹传讹。他
            们没有一人能跳出奥尼尔的框框。  
                  1964 年,在奥尼尔所写传记出版二十年之后,《他手心中的闪电:
            尼·特斯拉的生活故事》一书问世。作者I.亨特(Inez Hunt)和W.德
            拉帕(Wanetta Draper),是科罗拉多斯普林斯一带的人。科罗拉多斯
            普林斯是特斯拉 1899 年建立试验站的地方,他在这里进行的电气试
            验,直到今日仍然  
                  使全世界科学家惊奇不已。奥尼尔没有到过科罗拉多新普林斯,
            因此,当地人所提供的他们与特斯拉相互交往的一些情况,那是奥尼
            尔闻所未闻的。在亨特和德拉帕编著的传记里,特斯拉的形象有所充
            实,而且书中附有大量照片。这本传记用相当篇幅,着重描写了特斯
            拉在斯普林斯的半年生活 - 作者的最初意图也在于此。  
                  既然有了奥尼尔的《慷慨的天才》,为什么还有人想另外写一部
            传记呢?《慷慨的天才》 --直被视为迄今最有杖威的传记.而且在
            


            7楼2011-03-01 11:14
            回复
              当时来说,大概也算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盖世之作了。堪称例外的
              只有 K.斯维西(Kenneth SwezeV):他是一位科学作家,在特斯拉一生
              的最后二十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与这位发明家过从甚密的挚友。可是
              随着时光流逝,我们现今再回过头来看看奥尼尔所写的传记,就不难
              看出其中对特斯拉这个人物的分析十分无力,对特斯拉与同事和朋友
              之间交往的描写也很少。就算奥尼尔和特斯拉关系不错,但特斯拉对
              奥尼尔始终是颇为疏远的;奥尼尔要花很大功夫才能打听到特斯拉的
              一些情况,从中挤出一星半点材料。对于一个传记作家来说,这当然
              并非良策。  


              8楼2011-03-01 12:12
              回复
                      我自己对特斯拉的发明感兴趣始于中学时代。使特斯拉名扬四海
                的那些高频、高压研究工作,从那时起就把我深深迷住了,可是我很
                苦恼,因为要想找到特斯拉技术著作的复制件,或者要考证一下他人
                论述特斯拉研究工作的著作涉及的参考文献,简直比登天还难。我不 


                10楼2011-03-01 12:13
                回复
                  2025-09-01 12:34: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了激发创造发明的鼓舞力;  
                         “无论电力工程还是无线电技术,只要向前迈进一步,我们都可
                  以从中追溯到特斯拉的思想火花。的确,很少有人能够在他们有生之
                  年亲自看到如此纵横驰骋的想象付诸实现。”[E.F.W.阿历山德逊
                  (E.F.W.Alexanderson)]  
                         “在阅读特斯拉著作的时候,我们不断被他的许多建议所打动。
                  他的这些建议,已经超越了后来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发展。”[L.柯恩
                  (Louis Kohen)]  
                         “您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您解决了当时电气工程技术中的最重
                  大问题,给世界创造了多相电机和配电系统,给电力技术带来**,
                  并为后来的非凡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哥伦比亚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高
                  频问题报告会上以及在后来一段时间里,我曾当过您的助手,与您有
                  过接触,这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给我以毕生受益的
                  极大鼓舞。"[G.邓恩(Gano Dunn)]  
                         “潜藏在我心中的对于气态传导的兴趣,因您的煽动而发展成为
                  永不熄灭之火。1894年初,我曾经对我们俩都认识的一位朋友说,您
                  那本……收录了您早期报告材料的书,再过一百年仍不失为一部经典
                  之作:我至今仍不改口。”[D.M.莫尔(D.MoFarlan Moore)]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在四十多年以前,我是何等贪婪和狂热地
                  阅读您关于高压试验的论著。这些论著极有创见,富有勇气,它们为
                  探索新的思想和实验途径开拓了天地。”[W.H.布莱格(W.H.Bragg)]  
                         “特斯拉的著作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钦佩:从实际意义上
                  


                  12楼2011-03-01 12:14
                  回复
                    看,这些成就本身极其重要;从观点的论证、新结果的推导来看,逻
                    辑清楚,思路分明,对未来高瞻远瞩,很有眼力,充满灵感,甚至可
                    以说充满勇气,要为人类开辟出新的阳关大道。”[I.C.M.布连达诺
                    (I.C.M.Brentano)]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觉得,特斯拉的著作对读者的鼓舞力量丝毫没
                    有减弱。特斯拉的确是“超越时代”,而这部传记克服了不同寻常的
                    研究上的困难,将特斯拉的卓越一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
                    样不愧是一项出色的成就。  
                                             里兰·安德森,于科罗拉多,丹佛  


                    13楼2011-03-01 12:15
                    回复
                            第一章 现代普罗米修斯  
                            晚上准八点钟,一位三十开外的体面人物,来到华多夫一阿斯多
                      丽亚大饭店的“棕榈”餐厅,在他惯用的饭桌跟前就座。他身材修长,
                      穿着考究,立刻招来了所有在座人的欣羡目光。但是,到这里用餐的
                      人大都懂得,这位著名的发明家此刻需要恬静,因此大家都装出不去
                      看他的样子。  
                            在他的座位上,照例高高地堆放着一叠洁净的亚麻布餐巾,总共
                      十八条。尼古拉·特斯拉自己说不清,他为什么喜欢用能被三整除的
                      数字,也说不清他为什么害怕病菌到了有点神经质的程度,为什么老
                      是有一大堆各式各样怪诞不经的思虑折磨着他的心灵,使他不得安
                      宁。  
                            他一手捡起亚麻布餐巾,一手把着那本来已经晶明铮亮的银质刀
                      叉和水晶玻璃杯盏,漫不经心地擦个不停。餐巾擦一下换一块,不一
                      会在他跟前的餐具桌上,就撂起满满一大堆浆得又白又硬的餐巾。待
                      到上菜的时候,他总要一本正经地事先计算一下每道菜的份量,然后
                      才拣一些送到嘴里。要不这样,这餐饭就显得兴致索然啦。  
                            凡是特意到“棕橱”餐厅来领略这位发明家丰采的人,都看出他
                      不是现要菜单点菜的。饭店一向根据他电话的吩咐,特地事先把菜做
                      好,而且进餐的时候,按照他的要求不用招待员侍候,而是由饭店老
                      板亲自关照。  
                            特斯拉正挑拣着吃些东西,这时 W.K.万德比特插空走了过来。他
                      责怪这位年轻的塞尔维亚人,说他本来在歌剧院订好了包厢,而特斯
                      


                      14楼2011-03-01 12:15
                      收起回复
                        拉没有光临。万德比特刚走,接着是一位下巴留着一小撮尖须、鼻粱
                        上架着一副小巧的无边眼腈的学者模榉的男子,走到特斯拉桌子跟
                        前,深情地向他请安。来人名叫R.U.约翰逊,他不但是一家杂志的编
                        辑和一位诗人,而且成天出没社交场所,是个交游甚广、讲吃会喝的
                        花花公子。  
                              约翰逊笑眯咪地躬下身子,贴着特斯拉的耳朵低声嘀咕说,最近
                        在名门望族当中有个流言,说什幺有一位娴淑的女学生名叫安妮·摩
                        根,她一心迷上了发明家,使劲缠着他爸爸 J·彼邦特·摩根给她牵
                        线搭桥。  
                              特斯拄微微一笑,岔开话题,问起他夫人凯瑟琳的情况。  
                               “凯蒂要我邀请你星期六过去吃饭呢!”约翰逊说。  
                              他们议论起另外一位客人,她的名字叫做 M·梅琳顿,是一位姿
                        色动人的青年钢琴手。特斯拉很爱慕她,但不过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上
                        的爱幕而已。特斯拉得知她也在被邀之列,于是欣然接受了邀请。  
                              大编辑走开了,特斯拉又把心思收回来,开始计算甜食点心的甜
                        量。他刚刚计算完毕,一位信差走到桌旁递给他一张条子。一看这豪
                        放潦草的字迹,他立刻认出是好友马克·吐温的亲笔手书。  
                              这位幽默过人的作家写道.“如果晚上你没有什幺更加叫人兴奋
                        的安排,但愿你赏光到演员俱乐部来。”  
                              特斯拉疾笔回复道;“天呀,我忙得脱不开身!不过你要是午夜能
                        到我的实验室来,我一定叫你尽情痛快一番。”  
                              照例准十点,特斯拉起身离开餐桌,消逝在曼哈顿灯火阑珊的街
                        


                        15楼2011-03-01 12:16
                        回复
                          警告过特斯拉,据别人告发,入夜以后经常看到他的窗**出一道道
                          蓝光,弄得街上老是电光闪闪。  
                                他耸耸肩膀,转过身来投人工作,着手对一台机器进行一系列精
                          密调节。他全砷贯注地埋头千活,丝毫察觉不到时问的消逝,待听到
                          楼下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才猛然清醒过来。  
                                特斯拉赶到楼下,把彼尔森杂志社的英国记者 C.莫戈文迎进门
                          来。  
                                 “莫戈文先生,你能来我太高兴啦。”  
                                 “先生,我想这主要归功于读者。现在伦敦无人不谈西方出了一
                          个新的奇才,当然他们指的不是爱迪生先生。”  
                                 “好吧,请上楼吧,让我们看看,我是不是配得上这番赞誉。”  
                                他们刚要踏上楼梯,突然从街门口飞进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特斯
                          拉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啊,是马克!”  
                                他再次把门打开,马克·吐温和演员 J.杰弗逊走了进来。他们两
                          人是直接从演员俱乐部来的。马克·吐温两限闪闪发光,充满了期待
                          之情。  
                                 “特斯拉,让我们看看你的表演吧。你知道我有一句经常挂在嘴
                          边的话。”  
                                 “我不知道。马克,你常说什幺来着?”发明家微笑着问道。  
                                 “何止我常说,你且记住,日后别人也一定会照着说。这话就是
                          --雷鸣动听,雷鸣惊人,但要是没有闪电就没有雷鸣。”  
                          


                          17楼2011-03-01 12:25
                          回复
                                   “那么朋友们,今晚让我们雷电交加地大干一场吧!请跟我来。”  
                                  莫戈文后来回忆道,“谁敢到尼古拉·特斯拉实验室去看他表演
                            而不畏缩动摇,真得有非凡的坚强意志……  
                                   “想一想,你坐在一间灯光明亮的宽敞房屋里,四处堆满了各种
                            奇形怪状的机器。一位个子瘦长的年青人走到你的跟前,只见他捻了
                            一下手指,劈啪一声响,顿时就冒出熠熠一团红色火球,而他将火球
                            捧在手上,泰然自若。你越看越惊异,这团火怎么不烧手指?他把火
                            球贴到自己的衣服上,搁到自己的头发上,又塞到你的怀里,最后干
                            脆装进一个木头盒子里。简直叫人不敢相信,这团火不论烧到哪里,
                            都不留丝毫痕迹。你禁不住揉揉眼睛,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哩!”  
                                  莫戈文对特斯拉的火球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何止莫戈文,那些与
                            莫戈文同时代的人,没有谁能说得清特斯拉何以一次又一次地造成这
                            种效果,而且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  
                                  奇怪之火神秘地出现,又神奇地熄灭了。特斯拉把灯关掉,房屋
                            里又象原来那样陷入了漆黑的探渊。  
                                   “好啦,朋友们,我现在让你们看到阳光灿烂的大白天!”  
                                  说话间,整个实验室顷刻充满了奇异美丽的光芒。莫戈文、马
                            克·吐温和杰弗逊将整个屋子环视一遍,但是始终找不到光线来源的
                            丝毫迹象。莫戈文恍恍惚惚地想,这番吓人的把戏可能和特斯拉在巴
                            黎的一次汇报表演有点瓜葛。那次特斯拉在舞台两边各竖一块大板,
                            西块大板之间虽然看不到光源,却照耀得通明透亮。(直到今天依然
                            没有人能够成功地仿效这种袁演)  
                            


                            18楼2011-03-01 12:26
                            回复
                              2025-09-01 12:28: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是,灯光表演不过是给发明家邀来的客人们引引兴头,好戏还
                              在后头哩。特斯拉面孔上一道道严峻的皱纹,透出他对下一出“表演”
                              的紧张心情。  
                                    他从笼子里取出一只小动物,将它绑在一个平台上,一下子就把
                              它电死了。电压表上的指针清楚地表明是一千伏。死了的小动物给拿
                              开了,然后特斯拉一只手插在口袋里,轻轻一跃就跳上了平台。只见
                              电压表的指针开始缓缓上升……。最后,整整200 万伏高压电流“穿
                              过”这位高个子年青人的身躯,但他纹丝不动。他垒身上下到处冒出
                              无数火舌,形成一个电晕,把他的身影衬托得格外分明。  
                                    特斯拉看到莫戈文面色惊呆,使向他伸出一只手来。这位英国记
                              者对他当时的奇特感觉,作过如此描写;“我猛然缩了回来,那情形
                              就象有人抓住高功率蓄电池的极板一样。这位年青人简直是一个人体
                                 ‘活电线”。  
                                    发明家从台上跳下来,切断电流结束了这场表演,就象玩小把戏
                              一样干净利落,观众这才卸下心上一块石头。“呸!这不过是些小玩意
                              儿,不值一提。对伟大的科学事业来说,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到这边
                              来,我给你们看些东西。一旦我把这家伙搞到适合实用的程度,立刻
                              就会给每座医院和每个住家带来一场**!”  
                                    他把客人领到一个角落,只见那里摆着一座装着橡皮垫的奇怪平
                              台。他把开关轻轻一扳,平台立即不声不响地迅速震动起来。  
                                    马克·吐温十分好奇地往前跨了一步。“特斯拉,让我上去玩玩。”  
                                     “不行,不行,它不能停。”  
                              


                              19楼2011-03-01 1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