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料到成品”操作,人均生产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200%—230%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2025-10-17

波司登(哈尔滨)羽绒产业智能工厂(一期)现代化车间。
日前,在波司登(哈尔滨)羽绒产业智能工厂(一期)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全自动传送系统将羽绒输送至下一工序,整个生产流程不见羽绒飞扬,只有几名年轻技术人员在控制台前监控着数据——这标志着国内首条羽绒数字化生产线正式迈入试生产阶段,传统羽绒产业迎来智能化变革的重要时刻。
高效建设
从奠基到试产用时不到一年
波司登(哈尔滨)羽绒产业智能工厂(一期)项目自去年8月20日奠基动工以来,建设进程高效推进。项目占地约2.5万平方米,仅用两个多月就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经历“冬休期”后,自今年4月复工以来,项目创新采用主体建设与设备安装交叉作业模式,7月完成厂房建设,9月完成全部设备安装与调试,目前已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试生产车间里,全自动生产平台实现了羽绒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不落地”操作。令人惊讶的是,偌大的车间仅配置了4名员工,平均年龄28岁,最年轻的仅24岁,与传统羽绒工厂的“老龄化”团队形成鲜明对比。
“硬件与软件同步开发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波司登(哈尔滨)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邢宝彤介绍,由于国内尚无成熟案例可借鉴,团队创新采用了同步开发模式,将单台设备软件调试周期压缩至7天,创下羽绒行业软件调试效率新纪录。
效能跃升
人均效率提升超200%
试生产数据显示,这条智能生产线的人均生产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200%—230%,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远超预期目标。这些数字,充分验证了智能生产模式在“降本、提效、提质”上的显著优势。
作为国内羽绒行业的领军企业,波司登将首个自主羽绒加工工厂落户平房区,既得益于黑龙江省优厚的产业政策支持,也充分依托了当地位于北纬43度“黄金羽绒带”的天然区位优势。
“我们的原料基地覆盖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核心羽绒产区。”波司登(哈尔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表示,“该项目的意义在于补上了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让黑龙江的优质羽绒从‘初加工’走向‘深加工’,真正实现了点‘绒’成金,将资源禀赋变成核心竞争力。”
因地制宜
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典范
波司登哈尔滨项目的成功落地,是传统产业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平房区“无事不扰,有事帮办”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王华说,自企业落地以来,平房区积极为企业对接上下游合作伙伴、匹配相关政策红利、助力打造数智产线,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尔滨”速度。
目前,企业试生产顺利开展,各类机器参数运行稳定,软件系统操作流畅。面向未来,企业计划引进全自动打包生产线,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布局,推动羽绒生产全链条的智能化升级。
这条国内首条羽绒数字化生产线的成功试产,不仅为波司登开启了智能制造新篇章,更为整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真正实现了“农头工尾”产业链价值提升,让传统产业在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波司登(哈尔滨)羽绒产业智能工厂(一期)现代化车间。
日前,在波司登(哈尔滨)羽绒产业智能工厂(一期)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全自动传送系统将羽绒输送至下一工序,整个生产流程不见羽绒飞扬,只有几名年轻技术人员在控制台前监控着数据——这标志着国内首条羽绒数字化生产线正式迈入试生产阶段,传统羽绒产业迎来智能化变革的重要时刻。
高效建设
从奠基到试产用时不到一年
波司登(哈尔滨)羽绒产业智能工厂(一期)项目自去年8月20日奠基动工以来,建设进程高效推进。项目占地约2.5万平方米,仅用两个多月就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经历“冬休期”后,自今年4月复工以来,项目创新采用主体建设与设备安装交叉作业模式,7月完成厂房建设,9月完成全部设备安装与调试,目前已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试生产车间里,全自动生产平台实现了羽绒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不落地”操作。令人惊讶的是,偌大的车间仅配置了4名员工,平均年龄28岁,最年轻的仅24岁,与传统羽绒工厂的“老龄化”团队形成鲜明对比。
“硬件与软件同步开发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波司登(哈尔滨)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邢宝彤介绍,由于国内尚无成熟案例可借鉴,团队创新采用了同步开发模式,将单台设备软件调试周期压缩至7天,创下羽绒行业软件调试效率新纪录。
效能跃升
人均效率提升超200%
试生产数据显示,这条智能生产线的人均生产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200%—230%,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远超预期目标。这些数字,充分验证了智能生产模式在“降本、提效、提质”上的显著优势。
作为国内羽绒行业的领军企业,波司登将首个自主羽绒加工工厂落户平房区,既得益于黑龙江省优厚的产业政策支持,也充分依托了当地位于北纬43度“黄金羽绒带”的天然区位优势。
“我们的原料基地覆盖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核心羽绒产区。”波司登(哈尔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表示,“该项目的意义在于补上了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让黑龙江的优质羽绒从‘初加工’走向‘深加工’,真正实现了点‘绒’成金,将资源禀赋变成核心竞争力。”
因地制宜
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典范
波司登哈尔滨项目的成功落地,是传统产业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平房区“无事不扰,有事帮办”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王华说,自企业落地以来,平房区积极为企业对接上下游合作伙伴、匹配相关政策红利、助力打造数智产线,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尔滨”速度。
目前,企业试生产顺利开展,各类机器参数运行稳定,软件系统操作流畅。面向未来,企业计划引进全自动打包生产线,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布局,推动羽绒生产全链条的智能化升级。
这条国内首条羽绒数字化生产线的成功试产,不仅为波司登开启了智能制造新篇章,更为整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真正实现了“农头工尾”产业链价值提升,让传统产业在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