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吧 关注:70,729贴子:1,920,017
  • 0回复贴,共1

婚育与否并非完全自由决定,部分受限于客观经济基础和社会基本规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婚育与否并非完全自由决定,部分受限于客观经济基础和社会基本规律,具体受限程度因地区和阶级有差异。(“只要想不结婚就可以不结婚不生育”“觉得彩礼有问题就不要结婚”“不想给彩礼就去找不要彩礼的)都是典型的局部伪命题
这是因为忽视了不同地域,不同阶级水平的差异,在特定的经济结构下,其中的男女个体会发现周围的群体都是要彩礼的,或都是不要彩礼的。(二者并非均匀分布)其中的个体并没有自由选择权,整体统计的时候并不会完全的自由移动。
人类的婚姻与生育源于1.生物本能2.个体利己3.情感和其他外源因素
婚姻和生育对于个体有哪些好坏影响?
坏处是养育孩子有巨大压力,金钱,时间,机会成本,女性有更大的生育成本和风险,男性有更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婚姻成本与压力(正负皆有),这些现代压力令人望而却步。(人的标准提高)
好处例如“养孩防老”这是最明显的,无孩养老难(养老金和保险明显有阶级差异,源于政府的社会保障也有地方差异。从统计层面超过37%的社会中下层资金准备不足以独立维持老年生活水平,需要亲友经济支持或服务),在此之上的中等收入水平群体也受此影响,只是更弱。没有孩子,他们的确会生活水平相对下降或压根无法生存…
情感和心理影响的正与负暂且不计,因为有好有坏,有的家人其乐融融,有的众叛亲离还不如没有,相当主观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平均寿命现在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5.37岁,女性则更长一些,为80.88岁。我们以60岁开始有养老照料需求算,(男性退休很大可能得推迟到63岁,女性推迟到55-58岁,15年完成,因为退休后总体劳动时长在统计学上稍长,因为那时才退休,每天得去工位有月薪算不上养老,计入退休后仍然有劳动的群体。),男女先天就有养老需求时长的差异。老光棍和老年单身妇女的收入和储蓄率和养老水平也有显著的差异,在步入老年的时候的准备也是截然不同的。
(现代2024)男性需要准备12年到15年生活所需的养老资金以及照料,女性退休早活得长需要准备30年到25年左右的养老资金,20年左右的照料需求。(照料来源可以是孩子或保姆或养老院,得用钱买)
很明显女性对于养老的资金需求和照料需求在时长方面几乎是男性的2.1倍,而中国薪资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男女储蓄率数据就在统计局官网,人尽皆知。
人对孩子以及带来孩子的婚姻的需求程度并不完全是主观因素“我觉得我不需要孩子”,是有客观的经济学需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10-12 11: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