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彻查威海乳山银滩海滨高尔夫球场土地交易黑幕的举报
乳山银滩长江路海岸带违规批地圈地建设高尔夫球场,因遭投诉举报停业而长期荒废,加持几公里锈腐铁网荆棘杂草,以脏乱差的显著特点,横亘银滩东部海滨。由于围挡圈占撂荒土地,违法阻止通行亲海而引发广大市民无休止的投诉反映,然而乳山市政府职能部门极尽推诿扯皮编造谎言掩盖纵容之能事,致使这一严重破坏威海乳山形象,损害公众合法权益的东部海岸超级“伤疤”“牛皮癣”20年霸王式的存在(见图)。乱象之所长此以往,熟视无睹,没有任何整治,其根本原因就是乳山市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乃至违法作为。
一、高尔夫球场地块违法批地圈占围挡的严重问题。从官方公开资料显示这片土地原属于大陶家村集体所有农田及果园,2003年9月威海市收为储备用地,2005年9月乳山市政府批准出让给泰行置业公司开发建设东方国际城,项目主体是高尔夫球场建设。违法事实:①该宗土地2003年9月之前是大陶家村集体农田,种有大量的庄稼和果树。征地开建高尔夫球场,违反中发1997.11号文件有关规定。②违反国务院2004年1月有关停建和清理整治高尔夫球场建设通知。③有关资料规划细目显示该宗土共有156公顷。而自然资源局长期答复900亩,直至被揭露后又改口1400亩,但与156公顷,依然差数巨大。地球人知道,土地规划不可能在空中,刻意掩盖只能暴露这块土地面积问题极大。乳山市政府至今没能拿出一个可信的准确的面积数字。④超级大面积的20年抛荒闲置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收回(见图)。⑤沿长江路东南侧数公里的铁丝网长期围挡,严重阻碍大量市民亲海活动,违反宪法法律及威海海岸带保护条例规定。⑥据村民反映,由于建设高尔夫球场必须人为制造地表地貌,于是对原有大片黑松林进行大肆砍伐,严重破坏海岸带的防风固沙及其景观,至今无法恢复。
二、乳山政府职能部门20年违法掩盖纵容问题。
(一)自然资源局之回声
①针对高尔夫球场的圈占围挡投诉由来已久却从未查处纠治,而2024年8月该局突然抛出有关高尔夫球场土地项目为“绿地”之说(附文件),一改以往高尔夫球场事实认定,就为逃避国务院2004.01有关禁令的规制。那么,既然项目是“绿地”,却建成高尔夫球场,市政府明摆失察,失职渎职。既然是绿地,那么为什么2022年却代表省委林武书记在人民网对社会公众公开答复是:高尔夫球场已关停(见附件)?这不明摆着代表省委领导向社会公开撒谎,是否该就追究乳山市领导责任?事实明摆着是建成高尔夫球场,乳山市政府却以文件定性是“绿地”,那么是眼瞎还是睁眼说瞎话?!
②所谓的绿地,除了高尔夫球场核心地块,大片的土地撂荒闲置20年,成了荒郊野地(见图),乳山市政府不依法收回(国有土地集体耕地,闲置浪费均有相应处罚依据)而长期掩盖包庇纵容,应当责任追究。面对大量投诉却是千方百计为违法企业编造理由借口,掩盖开脱纵容,其用意何在,职能职责何在?
③为解释面积问题,声称向大陶家村租赁500亩用于种树搞绿化,那么树种在哪里?绿化在哪里(见图)?
④声称几公里的铁丝网海滨围挡“考虑的是更大更多的公众利益”,然而就近居民6、7个小区数万人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不能依法享有亲海的权利,哪来的更多更大的公众利益??
⑤中发1997. 11号文明确强调土地出让主要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为何这千亩土地竟然以协议出让?相关事项至今仍然强调是“秘密”而不公开,到底密在方??
⑥该高尔夫球场项目摇身一变“绿地”,那么20年到底绿了什么怎么绿,绿在哪里?政府领导查看过没有,依法履职监管过没有?事实胜于雄辩——见附图!
既然乳山市政府一说起这块地就闪烁其词瞎编糊弄极尽掩盖,那么更足见其中的问题和奥秘。
要揭开该大片土地的交易、违建、闲置、违法阻挡亲海、包庇掩盖不纠的神秘面纱,唯有恳望巡视组,组织查处。彻底揭开这块土地交易黑幕以及违法建设高尔夫球场却长期不处理的巨大问题,以回应公众关切。
(二)发改局之回声
①“该土地2002年建高尔夫球场,2004年1月建成,2004年2月自然资源局进行处罚”,多么精妙的编排。但是编者却忽视了基本事实:2002年土地还在农民手上,种植大量的庄稼果树。那么中发1997【11】号明文规定:禁止征用耕地林地宜农荒地用于高尔夫球场建设及房产开发。如此作为,是无视中央禁令!
②“这块土地的征用处罚涉及机密”。一块抛荒的海滨超级“牛皮癣”会涉及多大的机密呢?该土地的协议及出让标的资金、处罚数额仍然是个谜,敬请巡视组调查核实,依照密级等级做出相应公开。
(三)银滩新区管委会之回声
①长期雇佣一个神秘匿名人回答公众的投诉。对众多的12345平台及网路投诉的答复,管委会此人坚持拒不透露姓氏。匿名可以不负任何责任。他也一再强调他有权保守个人隐私。然而他忘记了他是在履行公职,行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公开身份是必须的。这也足见乳山机关在人员岗位管理上的问题。正因为他的匿名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所以大量答复就是向每个投诉者千篇一律背诵土地法12条:“企业买地有权围挡”,却忘记了大量违法事实存在。
②后期派一个姓杨的接岗,他的任务就是机械式告诉所有的投诉者,远处的浪花别墅有建一座桥可以通海。不顾历史上东部固有通海道路的事实,也殊不知这桥与东部6、7个小区数万住民游客不搭界。逻辑上,姓杨的也不可能反向走2—3公里再走向目的地。被骗到银滩买高价房的90%以上是老年人,叫他们去家门口的海边须绕行一两个小时,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③浪花别墅建桥“解决通海边”之说,如果没有其他目的,我们姑且认定它为西侧一带市民亲海便利锦上添花,与东部急需雪中送炭基本无关,说是解决东部6、7个小区市民游客的亲海,完全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的瞎编。
(四) 海洋发展局之回声。 威海《海岸带保护条例》44条明确规定违反30条规定,由海洋局负责处理。而海洋局应对投诉围挡亲海回答是:他们只管水面,陆地不管。这就是乳山政府机关对百姓呼声的态度。
威海乳山银滩海滨高尔夫球场土地交易黑幕违规建设问题由来已久,多少投诉举报都无效,乳山市政府对付群众举报的法宝就是瞎编睁眼说瞎话。违法沉疴来点真的,下点猛药来点疗效。否则又是20年不变的重复昨天的故事——编造托词乃至谎言,掩盖问题,把问题推向流程空转的死循环,激发更大的矛盾与上访!
乳山银滩淮河路一号小区业主气愤控诉
2025.10.11
乳山银滩长江路海岸带违规批地圈地建设高尔夫球场,因遭投诉举报停业而长期荒废,加持几公里锈腐铁网荆棘杂草,以脏乱差的显著特点,横亘银滩东部海滨。由于围挡圈占撂荒土地,违法阻止通行亲海而引发广大市民无休止的投诉反映,然而乳山市政府职能部门极尽推诿扯皮编造谎言掩盖纵容之能事,致使这一严重破坏威海乳山形象,损害公众合法权益的东部海岸超级“伤疤”“牛皮癣”20年霸王式的存在(见图)。乱象之所长此以往,熟视无睹,没有任何整治,其根本原因就是乳山市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乃至违法作为。
一、高尔夫球场地块违法批地圈占围挡的严重问题。从官方公开资料显示这片土地原属于大陶家村集体所有农田及果园,2003年9月威海市收为储备用地,2005年9月乳山市政府批准出让给泰行置业公司开发建设东方国际城,项目主体是高尔夫球场建设。违法事实:①该宗土地2003年9月之前是大陶家村集体农田,种有大量的庄稼和果树。征地开建高尔夫球场,违反中发1997.11号文件有关规定。②违反国务院2004年1月有关停建和清理整治高尔夫球场建设通知。③有关资料规划细目显示该宗土共有156公顷。而自然资源局长期答复900亩,直至被揭露后又改口1400亩,但与156公顷,依然差数巨大。地球人知道,土地规划不可能在空中,刻意掩盖只能暴露这块土地面积问题极大。乳山市政府至今没能拿出一个可信的准确的面积数字。④超级大面积的20年抛荒闲置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收回(见图)。⑤沿长江路东南侧数公里的铁丝网长期围挡,严重阻碍大量市民亲海活动,违反宪法法律及威海海岸带保护条例规定。⑥据村民反映,由于建设高尔夫球场必须人为制造地表地貌,于是对原有大片黑松林进行大肆砍伐,严重破坏海岸带的防风固沙及其景观,至今无法恢复。
二、乳山政府职能部门20年违法掩盖纵容问题。
(一)自然资源局之回声
①针对高尔夫球场的圈占围挡投诉由来已久却从未查处纠治,而2024年8月该局突然抛出有关高尔夫球场土地项目为“绿地”之说(附文件),一改以往高尔夫球场事实认定,就为逃避国务院2004.01有关禁令的规制。那么,既然项目是“绿地”,却建成高尔夫球场,市政府明摆失察,失职渎职。既然是绿地,那么为什么2022年却代表省委林武书记在人民网对社会公众公开答复是:高尔夫球场已关停(见附件)?这不明摆着代表省委领导向社会公开撒谎,是否该就追究乳山市领导责任?事实明摆着是建成高尔夫球场,乳山市政府却以文件定性是“绿地”,那么是眼瞎还是睁眼说瞎话?!
②所谓的绿地,除了高尔夫球场核心地块,大片的土地撂荒闲置20年,成了荒郊野地(见图),乳山市政府不依法收回(国有土地集体耕地,闲置浪费均有相应处罚依据)而长期掩盖包庇纵容,应当责任追究。面对大量投诉却是千方百计为违法企业编造理由借口,掩盖开脱纵容,其用意何在,职能职责何在?
③为解释面积问题,声称向大陶家村租赁500亩用于种树搞绿化,那么树种在哪里?绿化在哪里(见图)?
④声称几公里的铁丝网海滨围挡“考虑的是更大更多的公众利益”,然而就近居民6、7个小区数万人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不能依法享有亲海的权利,哪来的更多更大的公众利益??
⑤中发1997. 11号文明确强调土地出让主要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为何这千亩土地竟然以协议出让?相关事项至今仍然强调是“秘密”而不公开,到底密在方??
⑥该高尔夫球场项目摇身一变“绿地”,那么20年到底绿了什么怎么绿,绿在哪里?政府领导查看过没有,依法履职监管过没有?事实胜于雄辩——见附图!
既然乳山市政府一说起这块地就闪烁其词瞎编糊弄极尽掩盖,那么更足见其中的问题和奥秘。
要揭开该大片土地的交易、违建、闲置、违法阻挡亲海、包庇掩盖不纠的神秘面纱,唯有恳望巡视组,组织查处。彻底揭开这块土地交易黑幕以及违法建设高尔夫球场却长期不处理的巨大问题,以回应公众关切。
(二)发改局之回声
①“该土地2002年建高尔夫球场,2004年1月建成,2004年2月自然资源局进行处罚”,多么精妙的编排。但是编者却忽视了基本事实:2002年土地还在农民手上,种植大量的庄稼果树。那么中发1997【11】号明文规定:禁止征用耕地林地宜农荒地用于高尔夫球场建设及房产开发。如此作为,是无视中央禁令!
②“这块土地的征用处罚涉及机密”。一块抛荒的海滨超级“牛皮癣”会涉及多大的机密呢?该土地的协议及出让标的资金、处罚数额仍然是个谜,敬请巡视组调查核实,依照密级等级做出相应公开。
(三)银滩新区管委会之回声
①长期雇佣一个神秘匿名人回答公众的投诉。对众多的12345平台及网路投诉的答复,管委会此人坚持拒不透露姓氏。匿名可以不负任何责任。他也一再强调他有权保守个人隐私。然而他忘记了他是在履行公职,行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公开身份是必须的。这也足见乳山机关在人员岗位管理上的问题。正因为他的匿名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所以大量答复就是向每个投诉者千篇一律背诵土地法12条:“企业买地有权围挡”,却忘记了大量违法事实存在。
②后期派一个姓杨的接岗,他的任务就是机械式告诉所有的投诉者,远处的浪花别墅有建一座桥可以通海。不顾历史上东部固有通海道路的事实,也殊不知这桥与东部6、7个小区数万住民游客不搭界。逻辑上,姓杨的也不可能反向走2—3公里再走向目的地。被骗到银滩买高价房的90%以上是老年人,叫他们去家门口的海边须绕行一两个小时,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③浪花别墅建桥“解决通海边”之说,如果没有其他目的,我们姑且认定它为西侧一带市民亲海便利锦上添花,与东部急需雪中送炭基本无关,说是解决东部6、7个小区市民游客的亲海,完全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的瞎编。
(四) 海洋发展局之回声。 威海《海岸带保护条例》44条明确规定违反30条规定,由海洋局负责处理。而海洋局应对投诉围挡亲海回答是:他们只管水面,陆地不管。这就是乳山政府机关对百姓呼声的态度。
威海乳山银滩海滨高尔夫球场土地交易黑幕违规建设问题由来已久,多少投诉举报都无效,乳山市政府对付群众举报的法宝就是瞎编睁眼说瞎话。违法沉疴来点真的,下点猛药来点疗效。否则又是20年不变的重复昨天的故事——编造托词乃至谎言,掩盖问题,把问题推向流程空转的死循环,激发更大的矛盾与上访!
乳山银滩淮河路一号小区业主气愤控诉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