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吧 关注:12,481贴子:270,371
  • 8回复贴,共1

另一位岳迷小妹查到的:果然又是走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是最早否定《满江红》词为岳飞真作的发端人的余嘉锡,在“伪华北临时政府”傀儡政权控制下辅仁大学执教,后来还做了文学院院长余氏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但在当时却颇具政治色彩。因为抗战期间,岳飞《满江红》词曲作为激励国人抗战的精神武器,被广泛传唱而继承余嘉锡观点,并将之发扬的夏承焘身上也很有意思,1962年2月,夏承焘在日本《中国文学报》(第16册)发表《岳飞〈满江红〉词考辨》一文,由于夏是在日本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因而在后来的运动中被指责为“给民族英雄抹黑”,是“卖国贼”。
作者:飞龙小卒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10-09 11:25回复
    支持这些走狗学说的人,都有问题。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10-09 11:28
    回复
      2025-10-26 02:40: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以下重新粘贴蜀侠毒史大佬的考证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10-09 12:56
      回复
        “踏破贺兰山阙”是化用北宋姚嗣宗诗句“踏碎贺兰石”,岳飞满江红出来后,此句改为“踏破贺兰石”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10-09 12:57
        收起回复
          宋·曾慥《类说》卷五七《西清诗话·张元》曰:“姚嗣宗守华州,狂士张元天圣间坐累终身,托兴吟咏,如咏雪诗‘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咏白鹰‘有心待捻月中兔,故向天边飞白云’。崆峒山诗有云:‘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能办此,可惜作穷鳞。’公曰:‘此人若不收拾,失一张元矣。’因表荐官之。”
          曾慥(?-1155年),字伯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南宋初道教学者。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曾慥为仓部郎官。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成书《类说》,绍兴九年(1139年),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太府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京湖军马钱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
          绍兴九年十一月乙巳,右朝散大夫、曾慥行尚书户部员外郎、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时户部员外郎邵相在鄂州,以乏军储,为宣抚使岳飞所劾。言者亦论,相到官以来,追催积欠,侵夺榷酤。故以慥代之,中书舍人又劾相坐视诸路违欠数多,并不按劾。后二日夺相直秘阁,令吏部与远小监当。言者论相罢总领,在此月乙酉,今联书之。相为岳飞劾奏,据洪迈夷坚志所言,今以臣僚所劾行下者,盖不欲令出于将帅之意云耳。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〇
          绍兴十一年五月辛丑,直秘阁、淮东转运副使胡纺为司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置司楚州;尚书度支员外郎、总领提举大军钱粮等事吴彦璋为太府少卿、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置司建康府;太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曾慥为太府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京湖军马钱粮,置司鄂州。各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诸军并听节制。盖使之与闻军事,不独职馈饷云,总领官正名自此始。
          曾慥《类说》自序:“小道可观,圣人之训也。余侨寓银峰,居多暇日,因集百家之说,采摭事实,编纂成书,分五十卷,名曰《类说》。可以资治体,助名教,供谈笑,广见闻。如嗜常珍,不废异馔,下箸之处,水陆具陈矣。览者其详择焉。绍兴六年四月望日,温陵曾慥引。”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10-09 12:58
          回复
            姚嗣宗此诗,两宋记载汇总起来,有十六种。其中,成书并流传于北宋的《续湘山野录》、《诗话总龟前集》及所引《古今诗话》、《西清诗话》、《吟窗杂录》,都是岳飞有可能看到的。
            曾慥绍兴六年(1136年)成书《类说》,绍兴九年(1139年),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太府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京湖军马钱粮。在应办岳家军钱粮期间,曾慥两年时间在鄂州,必定与岳飞多次会面。根据岳飞极喜与文人学士交往唱和的史实,他与曾慥交往过程中,完全有条件了解到此诗或者看到《类说》。江少虞是常州人,饶州也是岳飞曾往来的地方,也存在从其了解到这首诗的可能。
            岳珂记载岳飞“室有邺架”,是有可能收藏以上书籍的。即使没有书籍,岳飞还有渠道获知这首诗。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10-09 12:58
            回复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〇七《炎兴下帙》引佚名《岳侯传》曰:“侯名飞,字鹏举,相州人也。少为韩魏公家庄客,耕种为生。”卷二〇八《炎兴下帙》引佚名《林泉野记》曰:“(岳)飞,相州人,为韩魏公家佃户。”宋人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二《本朝》六《中兴至今日人物》下记朱熹曰:“岳太尉飞,本是韩魏公家佃客,每见韩家子弟必拜。”
              “韩魏公”即韩琦,英宗时封魏国公。他出将入相,是北宋时期相州最出名的大人物。他镇守西北边境,抵御西夏入侵的那些传奇故事,包括他因见姚嗣宗诗而奏请朝廷授姚官职的故事,应为家乡人所津津乐道。在韩家做佃客的岳飞完全有可能接触到这首诗。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10-09 12:58
              回复
                《书驿壁二首其一》
                宋·姚嗣宗
                踏破贺兰石,
                扫清西海尘。
                布衣能效死,
                可惜作穷鳞。
                这首诗前两句,志在灭西夏,与岳飞灭金的志向相通。岳飞接触到此诗,是可能化用在自己的《满江红.写怀》词里,表达自己灭金志向,“唾手燕云”,“直捣黄龙”。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10-09 12:59
                回复
                  2025-10-26 02:34: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另外鄙人也查到过,宗泽写诗自称“臣子”,以岳飞是宗泽部下时的交情来讲,岳飞自称“臣子”,也是有出处的,即来自于宗泽。)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10-09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