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进化论吧 关注:1,822贴子:161,688
  • 10回复贴,共1

如果拉马克错了,那么人类是怎么进化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认为,拉马克的学说相比于达尔文的学说是错误的。可是,如果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如何解释从猿到人的进化。就拿直立行走来说,动物从趴着到站立,不是一代两代能够完成的,要历经多个不同程度的半趴半站状态,如果没有”获得性遗传“,那怎么完成进化的积累?用达尔文的理论又怎么解释?请知道的人分析一下吧。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10-08 11:55回复
    会不会认真学一下进化论就有答案了?


    IP属地:广东2楼2025-10-08 12:37
    回复
      2025-10-11 16:45: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基因对于骨骼的表达修改。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10-09 16:29
      收起回复
        你知道么,现代进化论建立在基因突变上的。而基因测序告诉我们普遍来看,每个孩子相较于父母,平均会出现约 20~100 个新的基因突变(de novo mutations)。这来自于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在复制 DNA 时出现的错误。如果取中间值就是 60(60 这个中间值使用的比较多),不是嘎一下子就变了,而一代代缓慢变化,过程中,合适当前环境的基因会被自然保留(不合适就死了)。突然一下子获得直立行走能力的话是活不下去的,因为髋关节为了适应树栖便于脚抓握的生活,猿猴的髋关节很浅,所以能大幅度活动,直接获得直立行走能力的话跑几步髋关节就要散架了,参考狒狒,能直走 但是由于髋关节浅,遇到危险还是手脚并用的跑,而且比传统丝足动物慢的多。人类进化过程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加强韧带。基因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别能单纯的看某个功能合不合适。有可能的方式是由于环境变化,人猿被迫下树寻找其他的森林,一个偶然的突变导致某一个(仅代表开始不代表就一个)个体的幼崽能直立行走,但是跑的还没其他人猿快,然后后续又有个体产生了相同或者能互补的突变,然后基因进行混合杂交突变,最终更适应在不同林地迁徙的直立行走模式的基因(带补丁)占主流,没有的要么灭绝要么进行融合成为隐形基因存在。


        IP属地:保加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10-11 00:12
        回复
          你和猴比较,你会使用工具,你更邪恶,你会放火,你会吃烧烤,你用脚走路,,你要劳作。作为剥削阶级的进化猴就说了,现在的你从猴变化而来就在于猴没有,而你有。进化猴说了啥,废话呗。制造工具,解放双手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吃熟食,会思考,更邪恶。剥削阶级本性全暴露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10-11 02:13
          回复
            进化猴欺负你,没文化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10-11 02:14
            回复
              遗传学是研究物种内部繁衍规律的,不能跨越物种,没有支持进化论的证据。


              IP属地:北京7楼2025-10-11 14:26
              回复
                看得出楼主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你说的没错,进化论无法解释这些,事实上基因突变学说也根本无法解释这些,因为基因突变是单发的,无固定方向的,绝大多数是恶性的。不过话说回来,用进废退学说还不如自然选择学说,我本人倾向于环境变化引起的基因觉醒才是进化的源动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10-11 16: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