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吧 关注:17,988贴子:925,542
  • 25回复贴,共1

高句丽语与新罗语是否互通【答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句丽语:句丽语、夫余语、东沃沮语、獩语、乐浪语的融合。
看起来很复杂、恐怖,实际上超级简单,因为这些语言都相同,如下:
"东夷相传以为夫馀别种,故言语法则多同...(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丽)"
"言语、食饮、居处、衣服有似句丽...(后汉书/东夷列传/东沃沮)"
"獩及沃沮、句丽,本皆朝鲜之地也...老旧自谓与句丽同种,言语法则大抵相类...(后汉书/东夷列传/獩)"
"至元封三年,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同上)"
这些同语异群最终都融为高句丽人、高句丽语。
网上一些人总说:高句丽人里汉人占一半(依据是资治通鉴里的一条记载);
"上遣职方郎中陈大德使高丽,八月,己亥,自高丽还。大德初入其境,欲知山川风俗,所至城邑,以绫绮遗其守者,曰:‘吾雅好山水,此有胜处,吾欲观之。’守者喜,导之游历,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资治通鉴/641年)"
这些人两眼盯住了两小段:<往往见中国人>、<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得出高句丽人中汉人占一半的逆天结论。
但凡把这条史料从头到尾读过的人就会知道此处<往往见中国人>指的是被高句丽抓去当劳动力的隋军俘虏,而<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指的是这些俘虏中与高句丽游女结婚的占全俘虏数的一半。
接着看新罗语,新罗兴起于辰韩地,后来统一辰韩;新罗语基本等同于辰韩语。
"先是,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为六村,一曰阏川 杨山村,二曰突山 高墟村,三曰觜山 珍支村 或云干珍村,四曰茂山 大树村,五曰金山 加利村,六曰明活山 高耶村,是为辰韩六部。(三国史记/新罗本纪)"
"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耆老传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来适韩国,马韩割其东界地与之。有城栅。其言语不与马韩同,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齐之名物也。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残,谓乐浪人本其残余人。(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辰韩)"
"魏略曰:初,右渠未破时,朝鲜相历谿卿以谏右渠不用,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余户,亦与朝鲜贡蕃不相往来。至王莽地皇时,廉斯鑡为辰韩右渠帅,闻乐浪土地美...(同上)"
据《三国史记》、《三国志》及《魏略》记载,辰韩人是从卫满朝鲜的乐浪地区来的移民(朝鲜遗民、谓乐浪为阿残、东之辰国...辰韩右渠帅...)。
因此辰韩语 = 古朝鲜语(乐浪语);与上面的句丽、夫余、沃沮、獩语相同。
"魏将毌丘俭讨高丽,破之,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留者遂为新罗焉。(隋书/东夷传/新罗)",相同的内容《北史》、《通典》等唐代文献皆有记载。
到了唐代,新罗的真相被揭开了,统一辰韩前的新罗是以高句丽遗民为主(讲高句丽语),统一辰韩后的新罗以辰韩人为主(讲卫满朝鲜语 = 高句丽语)。
由于篇幅有限,简单阐述。如有疑问,评论区给予解答。
【本贴有效期48小时,48小时内若无回复将手动删帖。】


IP属地:吉林1楼2025-10-08 10:29回复
    三国史记新罗人记载是朝鲜遗民,应是乐浪人建立的小国。 乐浪与高句丽同种,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不少高句丽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10-08 15:30
    收起回复
      2025-10-15 14:53: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渤海国呢发一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10-08 17:09
      收起回复
        高句丽语与百济、新罗语存在显著差异,现代研究认为两者分属不同语言体系。根据中国史书《魏略》记载,朝鲜三国时代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使用同一种语言。三国时期使用汉字表音,形成了吏读、乡札等书写方式,为研究古朝鲜语提供了重要线索。


        IP属地:广东5楼2025-10-09 17: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