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次郎吧 关注:3,606贴子:25,640
  • 15回复贴,共1

浅谈当我说喜欢 欺人者被欺者 时 我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树下次郎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和不少人的入坑作,这本一直以不好冲著称。同时作为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之一,它给我留下的影响并不是黑深残和胃疼,相反,比起所谓发刀带来的伪高级感,其细腻的人物弧光和其温柔向上的主题,才是最让我惊喜的地方。
最近看好像有不少新人入坑,准备开此贴慢慢聊一下我对此本的一些想法。首先要明确的事,此贴目的并非封神,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份视角,也是给自己记录一下感受。本身只是一个本子,无需像名著一样吹的花天乱坠,但也无需因为他人的只言片语的批评,动摇了自己对其的喜欢,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可能更容易找到自己最纯粹的感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10-07 23:26回复
    1.从整个故事的创作上讲,
    🌲并非按照某种既定的信念去进行由表及里的创作,故事并不是严格按照主题去叙述的被规定好的说明性讲座,而是从内到外的创作。
    这种创作方法是将自己投射进故事中的人物,这点从树下次郎的后记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前期出于xp插画的灵光一现,还是后期情节的调整与扩充。这无疑彰显这本长漫画是一次意料之外,画第一章时候的树下次郎也不知道未来的走向,也不知道最终的主题,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用里面人物的眼睛观察,用人物的大脑去思考,想象经历人物的一切并模拟其选择和行动以延伸故事。
    这种创作方式自然很容易失控,因为作品和作者正在相互影响,特别是在这种一部部发布的作品中,容易出现一些前期人设设置的随意,后续就需要思考怎么找补的情况出现。欺人者自然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大翔的描写,🌲自己也自嘲其初期的简陋。
    但这种模式我认为是惊喜的一部分,就算在完结多年的现在,我阅览合订本时也可从中感受到那份故事发展的多样可能与未知。故事的开头和结局若锁定在一条固定的线上,所有的动作和对白直奔论证主题,将会扼杀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有可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10-08 00:05
    回复
      2025-10-18 14:1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讲得好棒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10-08 00:19
      回复
        有心的创作是对人生的探索,创作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因一个灵感开始,但不知目的驶向何处。人物和事态会因创作者不断的思考和改变有无数种发展的可能——深海的意外邀请,幼时霸凌者的到来,斑翔亲密关系的突然降温。。。而当所有的一切在最后拥抱的那一刻高潮转折点融合时,便会发现故事的意义:
        对校园霸凌及其带来创伤的思考,是这部漫画最表层也是最初的主题,其真正的主题随着故事推荐不断加深,表现出来的是整个社会对 弱势个体 的集体霸凌,这可能是由于慕强心理对一个相对强者行为的模仿,也可能出于社会对"正常人"概念的规定,自然地排斥规则之外的人,还可能纯粹是防御性的从众,为了避免被划为"异类"而去扮演"正常人",去做压垮受害者的最后一根根稻草,挥刀向更弱者,享受《正常人》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这在当时创作的2010年代几乎是个无解的命题,txl作为一个典型的"异类"一直是被认为"不正常""丢人"的死基佬,当有txl在追求小幸福和小确幸时,这种地下恋情却可以成为自己被威胁被攻击的"黑料"。
        天沼这个人物的设置便是将社会对小斑和大翔的霸凌直接摆到了明面上,这也许是一次过于激烈的冲突,那么突然那么残酷,但树下次郎此时想写的不是一辈子躲在角落的窝囊故事,也不是机械降神,来个圣人慷慨激词大伙就欣然接受的童话故事,社会霸凌的矛盾始终存在,大翔和小斑也迟早要面对,这个矛盾也是两位人物弧光中最后更是最重要的一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10-08 00:37
        回复
          在社会对"正常人"的定义难以撼动时,树下次郎自己作为txl的一员,其对非正常的特殊个体的态度从来都是支持面对和自我保持。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信结局大翔肯定没有死亡,因为无论是从封面,还是第八小节的标题《真实的我》,传递出来的是一种自我认同的积极思考,承认自己的特殊性并坦然面对不公的社会审视是小斑和大翔成长的最后一步,原先作为被欺者的自卑在此转化为自强自立而不是自暴自弃,而一向怯懦迎合的小斑,在最后走出了一步步勇敢的举措,拥抱大翔时更是拥抱那个过去的自己,和心爱之人一起面对未知的未来 理应是对勇气者的嘉奖,也是对主题的深化。
          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奇奇怪怪》这个我第二喜欢的短篇漫画上,虽然最终主角还未能坦然接受自己,但树下次郎始终以温柔细腻的笔触为这些挣扎着的"奇怪的""不正常的"人留下可能与空间,不管未来来自社会的压力还会有多少,但至少此刻的温暖是属于他们的。
          这种温柔也许是对树下次郎过去自己的补偿,是对笔下挣扎中角色的偏爱,更是对社会现状的反击。
          这种步步发现步步挖掘步步拓展的创作模式,其魅力在于作者树下次郎努力寻求故事的过程中,树下次郎的研究发现和不断探索,会对故事和人物,换言之,对生活和人性的认知和理解会不断加深,蛰伏于社会浅表之下的隐藏原因会突然的自我暴露,由此而生出对人物更深刻的洞察和见解。这种体验是奇妙的,更是能给关注到的读者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动,《奇奇怪怪》这本无疑是树下次郎在画完小斑后的余热,可以说这两部都是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之作,也深得我的喜爱。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10-08 01:15
          回复
            所以我喜欢这部作品,也会代入剧中各种角色,但代入的时候并非简单地找同类求标签,比如我有点像小斑唯唯诺诺在感情中时长被动,我有点像深海为情所伤没有和爱的人在一起。我更多的是从中获取一次挣扎的经历,一次自我认同的挣扎,也许向社会真正出柜我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但树下次郎笔下的温柔,剧中人物的勇气,画中的遗憾和美好,可以作为一次次鼓励我的燃料,让我知道我也这么想过我也这么害怕过,但未来也许不会那么可怕,而我也并非什么不正常的人,成为我在现在社会压力下心中的一份小归属小温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10-08 01:29
            回复
              对于作品人物的创作分析简直醍醐灌顶,不过细想一下的话受这个方式“毒害”的不像是大翔,相反大翔可能还是最大受益者。在这种形式下创造出的大翔其身上出现的矛盾更贴合人的复杂性,譬如身为斑斑的上位者却心底又把他当做与自己平等的好朋友(第二、三章),当自己的丑态在斑斑面前被揭露后的气恼与作为同类的懊悔(第七章)等等。倘若把大翔的欺凌行为看作人难以改变的劣根性的话大翔身上很多看似费解的点就很好理解了。要说前后设定不一的问题比较大的咱觉得是斑斑,小斑到底合群与否,为什么第六章以前小斑能展现出正常的社交能力(分享照片,与同学插科打诨,与深海的谈心)但在第六章之后这样的能力却好像被砍掉了等等。不过说实在的这种方式制造出的漏洞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表达,因为当你能够代入故事里的人物时这些所谓的漏洞根本不重要。
              楼主说的这种创作模式下会让故事更加扑朔迷离咱很认同,不过对咱来说这种由内向外的创作吸引咱的原因还是因为其极具感性元素,人物内心在事态和背景中展露无遗,对好这口的读者而言看得实在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10-08 10:45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10-08 20:11
                回复
                  2025-10-18 14:1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又爱又恨,童年阴影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10-09 02:42
                  收起回复
                    再次声明,这不是纯吹贴,也欢迎不喜欢小斑本的人来发表意见但希望有理有据,这将有利于我重新调整审视自己的理解。有时候在其他平台看到无理无据地尬吹尬黑都挺low的。后面看看要不要再发点画面分析,树下次郎在这作的镜头语言其实挺丰富的,分镜也很舒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10-13 13:30
                    回复
                      想要这部漫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10-15 12: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