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术吧 关注:5贴子:4
  • 0回复贴,共1

主体反馈哲学(SFP)形式化论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引言(Intention)
主命题(SFP-0):
人生意义 = maxₐ(t) ∫ₜ₀ⁿ (Pₜ − Qₜ) dt(0.1)
其中:
Pₜ 为快乐强度(Pleasure intensity)
Qₜ 为痛苦强度(Pain intensity)
1. 定义与公设(Definitions & Axioms)
定义 1.1 (主体构成)
M = (S, B, f_SB)(1.1)
S:自我意识系统(Self-consciousness system)
B:身体系统(Biological system)
f_SB:A → ℝ,行为集合 A 到感受强度的映射。
定义 1.2 (行为与感受)
任意时刻 t ∈ [lbk]t₀, tₙ[rbk]:
Eₜ = f_B(aₜ)(1.2)
Rₜ = g(Eₜ)(1.3)
aₜ ∈ A:行为变量;
Eₜ:身体产生的感受;
Rₜ:意识系统接收的反馈信号。
定义 1.3 (净快乐与总效用)
ΔSₜ = Pₜ − Qₜ = Rₜ(1.4)
U = ∫ₜ₀ⁿ ΔSₜ dt(1.5)
目标: max U(1.6)
公设 1 (自然适存公设)
f_B(aₜ) > 0 ⇒ aₜ 有利于生存。(A1)
公设 2 (意识趋乐公设)
E[lbk]Rₜ | aₜ[rbk] → max(A2)
公设 3 (反馈共生公设)
Sₜ → aₜ → Bₜ → Rₜ → Sₜ₊₁(A3)
2. 命题与推理 (Propositions & Reasoning)
命题 2.1 (闭环反馈存在)
Sₜ₊₁ = Sₜ + ∇Rₜ(2.1)
⇒ S 与 B 构成闭环动态系统。 □
命题 2.2 (正反馈收敛)
limₙ→∞ (1/n) Σₜ₌₁ⁿ Rₜ ≥ 0(2.2)
系统趋向平均正反馈状态。 □
命题 2.3 (意义等价命题)
E[lbk]Rₜ[rbk] = E[lbk]ΔSₜ[rbk] ⇒ max E[lbk]Rₜ[rbk] ≡ max E[lbk]ΔSₜ[rbk](2.3)
反馈最优化 ≡ 净快乐最大化。 □
命题 2.4 (行为选择定律)
aₜ* = arg maxₐₜ∈A E[lbk]Rₜ | aₜ[rbk](2.4)
称为“主体反馈选择律(SFP Law)”。 □
3. 推论体系 (Corollaries)
推论 3.1 (伦理函数)
L(aₜ) = dU/daₜ(3.1)
若 L(aₜ) > 0 → 善; 若 L(aₜ) < 0 → 恶。 □
推论 3.2 (自由度界限)
F = { aₜ ∈ A | E[lbk]Rₜ[rbk] ≥ 0 }(3.2)
自由 = 反馈系统允许的正期望行为集合。 □
推论 3.3 (痛苦的正功能)
若 Qₜ > 0 且 dU/dt > 0 ⇒ Qₜ 为必要痛苦。(3.3) □
4. 定理 (Theorems)
定理 4.1 (存在意义定理)
U* = maxₐ(t) ∫ₜ₀ⁿ (Pₜ − Qₜ) dt(4.1)
称 U* 为生命意义函数(Meaning Function)。 □
定理 4.2 (快乐—生存一致性定理)
E[lbk]Pₜ[rbk] > E[lbk]Qₜ[rbk](4.2)
生存平均状态必偏向快乐:存在本身偏向正反馈。 □
5. 哲学诠释 (Interpretations)
逻辑依据哲学结论含义
(2.1)我感受反馈,故我存在存在不是“我思”,而是“我反馈”
(3.3)痛苦是快乐的导航仪负反馈是修正机制
(4.1)人生意义在优化过程本身存在意义 = 反馈优化
(3.2)自由 = 正反馈空间自由是反馈允许域
6. 总结 (Conclusion)
人生意义 = max ∫ₜ₀ⁿ (Pₜ − Qₜ) dt(6.1)
→ 人生意义 = 最大化净快乐反馈(ΔS)总量。
→ 伦理、自由、意义皆为反馈动力学之函数。
7. 附录 (Symbols & Terms)
符号 含义 定义域
S 自我意识系统 决策空间
B 身体系统 生理空间
aₜ 行为变量 A ⊂ ℝⁿ
Eₜ感受 ℝ
Rₜ反馈信号ℝ
ΔSₜ瞬时净快乐Pₜ − Qₜ
U总效用函数ℝ
L(aₜ)伦理导数dU/daₜ
F自由域A的子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10-07 17: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