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将统帅吧 关注:66贴子:1,341

回复:魏武帝曹操战绩总结:100战82胜6败6不克2不利2平2无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6、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拒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许褚》
《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北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87、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九月,进军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贾诩计,伪许之。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许褚》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杨阜》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马超》
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是岁,曹公西征,与超等战于河渭之交,超等败走。超至安定,遂奔凉州。诏收灭超家属。《典略》
88、冬十月,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与太祖会安定,降杨秋。《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渊》


IP属地:福建31楼2025-10-04 22:04
回复
    89、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


    IP属地:福建32楼2025-10-04 22:04
    回复
      2025-10-12 15:5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0、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91、(不克)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江表传》曰:「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踰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即赐绢千匹,刀百口。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馀,北军便退。
      十八年,权自与操相持于濡须,使将军常雕等以兵五千乘油舡夜入中洲。权使将军严圭、朱桓等率水军击破之,枭其将诸葛虎,并首虏三千人而还。《建康实录》
      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
      92、(无果)(建安十九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公自合肥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九州春秋》曰:参军傅干谏曰:「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唯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公不从,军遂无功。干字彦材,北地人,终于丞相仓曹属。有子曰玄。


      IP属地:福建33楼2025-10-04 22:05
      回复
        93、(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合、朱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操自陈仓出散关,至河池,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蜀鉴》
        94、(不克)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95、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𢢼、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又曰:曹公征张鲁,至阳平。张鲁使弟卫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攻之不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懈。公乃密遣骑将等乘险夜袭,大破之。《太平御览卷三百十五》
        《上明帝表》: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
        96、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巴、汉皆降。……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馀众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张鲁》
        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晔策鲁可克,加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驰白太祖:「不如致攻。」遂进兵,多出弩以射其营。鲁奔走,汉中遂平。《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
        从征张鲁,别从散关入讨叛氐,收其麦以给军食。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张既》
        后袭领丞相长史,随太祖到汉中讨张鲁。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杜袭》


        IP属地:福建34楼2025-10-04 22:05
        回复
          97、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二十一年冬,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二十一年,太祖东征,……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司马朗》


          IP属地:福建35楼2025-10-04 22:06
          回复
            98、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法正》
            《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99、(平)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扰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太祖将拔汉中守,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问既。既曰:「可劝使北出就谷以避贼,前至者厚其宠赏,则先者知利,后必慕之。」太祖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张既》
            100、二十四年,太祖军击破吕布(关羽)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惇》
            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遣徐晃救之,不解。太祖欲自南征,以问群下。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晃等势不便耳。」阶曰:「今仁等处重围之中而守死无贰者,诚以大王远为之势也。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救,大王案六军以示馀力,何忧于败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驻军于摩陂。贼遂退。《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桓阶》


            IP属地:福建36楼2025-10-04 22:06
            回复
              曹操主将歼敌数据
              30+300000+13000+120000+10000+30000+80000+30000+230000+100000+130000+10000+13000=1066030
              1、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2、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3、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4、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
              5、从徵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
              6、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7、杀绍卒凡八万人。
              8、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9、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当时虽有智者,不能复为画计,于是景升儿子,交臂请降,遂为囚虏。
              10、比到当阳,众十馀万人,车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虽拥大众,被甲者少,曹公军至,何以御之?”先主曰:“夫济大事,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忍弃之!”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以轻骑五千追先主。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等数十骑走,公尽获其民众。
              11、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城,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
              12、操自陈仓出散关,至河池,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


              IP属地:福建37楼2025-10-04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