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905贴子:1,153,244
  • 9回复贴,共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话,而我在看完戴尔·卡耐基《处世的艺术》后,我想起的,是这句话,也因之把自己的博客改成了这个名字。
     《处世的艺术》其实非常平常、平淡、平易,但是,它正象水的力量一样,在不经意间流淌、浸润,却能够涤荡人的灵魂。其实与《处世的艺术》的缘起,是leader的推荐,而在那段时间,正在被某些事情困挠,读这本书,是让自己平静下来,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做法。当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已经非常汗颜,明白到自己的做法何其武断、幼稚,明白到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缺失。
     而这本书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一个浅显的道理是:要做好事,先做好人。而如何做好人?这本书给予我们答案,固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我们,但是,至理是相通的,读书,其实也就是一个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如何赢得朋友、影响他人,的确是智慧——是知识的更高层级。
     在这些艺术里面,有些是以前在做的,比如微笑待人——我一直提倡一种微笑文化——比如让对方感到重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等,但是,很多方面,也还是做得太不够了,尤其是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和给对方以同情、使对方保有面子。同理心这个名词,知道得也很早了,但是在实践的时候,却通常还是会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而又没有认为是自己的角度,美其名曰“部门的角度”、“公司的角度”,但在工作的立场上,对方的角度又何尝不是部门角度和公司角度呢?人唯有认识到自己的偏狭,才能够宽容地对待他人、解决问题。在这点上,我觉得获益良多。当有争执出现的时候,我会换一个角度去想,寻找共赢的可能。也就因为这样,多次把问题转化成机会,使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另外的收获是,不孤立地看这本书,而是结合其他看过的书藉,比如《影响力》、《说服力》等,现在,当我为了写感悟重读这本书,再读到“生动地表达你的想法”时,我又想起《商业秀》。佛家说:这是一个妙世界。而之所以“妙”,也就是因此,世界是关联的,趋向和谐的。
     在书的开端“如何从本书获得最大收益”中提到了,“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本书,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有一个比什么都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无止境的、深入学习的欲望,一种强烈的提高你的为人处世和社会交际能力的渴望”。而我是怀着这样的渴望去阅读,怀着迷惑而读,读完了这本书,其实也不能够说是读完,因为还要实践,在行动中真正体现自己学习到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这不是一本暂时的书,它应是一生的书。


1楼2011-02-24 13:47回复
    你看的书真多。


    2楼2011-02-24 19:12
    回复
      2025-08-11 03:17: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勤而习之


      3楼2011-02-24 20:12
      回复
        这是一种对比引证....水不强为己形而存,能易为他用而溶....道也....


        4楼2011-02-26 00:17
        回复

          万物本来就扶阳抱阴,当中就有好坏,对错交集...某受益于此而多顾,某受害于此而多虑.....


          6楼2011-02-26 01:41
          回复
            受教了!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IP属地:云南7楼2011-02-26 20:03
            回复
              可惜,求知的欲望与无为而为背道了
              按照LZ所说,《处世》是叫人如何立足社会的吧,这本身带着强烈的欲念,而老子的无为而为的思想却是让人放下欲念。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个思想是说明真正的为善是好比水一样,无论做了什么好事善事最终都归于平静,一切都淡淡然,没有名也没有利
              没有看过《处世》这本书,只是按照LZ透露的意念所想到的一点思想,思想没有对与错,个人见解看法不同而已。
              人世间最失败的就是放不下思想,徒增烦恼而已,好比我一般


              IP属地:广西8楼2011-02-27 01:06
              回复
                @撒旦汪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1-26 22:22
                回复